
总是在网上和书上看到很多人转发一些类似“其实我只是想追求内心的平静”之类的话,在大多数人的心里,平静是一个理想的状态,大家都渴望“平静”,变相说明“平静”在这个喧嚣的社会是多么可望而不可求,尤其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社会,把手机关机半天都可能会让我们在惶恐不安中度过。
我们每个人成长的环境不同,遇到的人不同,经历的东西不同,生活在这个社会,无论是你我他,都会受到各种牵绊,不要说平静了,想要有一丝丝自己独处的时光都很难得,因为一个熟悉的微信的提示音,会立马让我们回归到与人交际的状态。
最近刚看完《零极限》这本书,刚看书名的时候,以为是讲关于极限挑战的,作者会举一些极限者的例子,鼓励你打破框架,不给自己设限,鼓励你发掘自身更多的潜能,完成以前你觉得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但实际上,这是一本心理学书籍,关于冥想,关于平静的书。
书里面对零极限是这样定义的,“零极限就是回归到零的状态,也就是什么都不存在,但一切都皆有可能的状态。在零状态里,没有思想,没有言语,没有行为,没有记忆,没有模式,没有信仰,没有任何东西,只是空无。”我看到这句话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不是要我做那庙里的和尚,天天敲钟拜佛,六根清净,与世界隔离,看破红尘,因为我觉得只有那样,才能真正做到无欲无求,心无任何杂念,做到佛所说的“空无”的状态。那真的是一种大境界,我们小普通老百姓真的能做到?
在互联网和信息时代,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房价越来越高,菜价越来越高,离婚率越来越高,养老成本越来越高,养孩子成本越来越大,退休年龄越来越延后……这些实际的问题迫使我们不得不延长工作时间,每天恨不得有25个小时,甚至30个小时去披荆斩棘,努力奋斗,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们的大脑好像除了睡觉都在运转,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更需要让自己清零,让自己的心灵回归平静。
除了能够带给我们心灵的平静,零极限还能够带给我们什么呢?“当一个人的潜意识处于零状态时,它是无始无终、无边无际、无穷无尽、无声无息的。当你的心智处于零状态,创造力才能发挥作用,那叫做灵(零)感。空就意味着无限”。光是看着这些话,就无比的吸引我达到这样的境界,我喜欢一本,是写登山家的,书名叫做《因为山就在那里》,很多时候,我们做事情只是本能地追随内心的指引,没有那么多的原因,就是喜欢,因为“空无”就在那里。
一个好的作者除了告诉你高深的道理之外,还要教给你切实可行的方法,让你不断去实践。作者说了那么多,无非就是讲了两个方法:第一,不断地“清理和归零”。第二,当自己有杂念的时候,跟自己说“我爱你。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 说实话,我非常喜欢这四句话,简短精悍,几乎浓缩了人与人之间所有的重要关系。自我对话本来就是一个极好的自我发泄的方式。表达出来远比藏着掖着更让人畅快。
我现在越来越觉得,这世间很多的道理其实真的都是非常简单的,可是为什么越简单的道理,大家却还是没有成功呢?道理是简单,难的是做和坚持。我们总是喜欢问,“你当作家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每天坚持写1000字,然后发布在网络平台上。“你减肥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每天坚持运动45分钟,晚上只吃七分饱。“你皮肤怎么那么好?”——每天晚上10点半之前上床睡觉,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听起来都很简单吧,真的那样做就能成功吗?不要不相信,因为人家就是这样成功的。你没成功,先问自己坚持了多久。
看完这本书之后,我开始实践。我深刻的记得第一次,我一个人静静的坐在床上,灯开着,闭上眼睛,开始试图让自己进入冥想和零极限的状态,但是显然是失败的,灯开着让我感到很多生活气息和很多没有处理完的事情。于是我关掉灯。在黑暗中,你本能的会减少一些杂念,潜意识里可能觉得要休息和睡觉了。最开始都还好,但这没有持续太久,很快我开始想各种事情:今天我做了什么?明天我要吃什么?为什么那女上司身材那么好,怎么保养的啊?这周末我要和朋友去买衣服,买什么款式呢?这个周末该给妈妈打电话了…乱七八糟的杂念充斥着黑暗中的自己。万事开头难。
我开始用作者说的方法,不断地默念“我爱你。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这四句话。当脑袋里冒出想法和杂念的时候,也提醒自己不断清除。提醒自己什么都不要想。并且配合很深很深的呼吸,闭上眼睛,感受自己气流的流进和流出,什么都不想,清除,清除,清除,也许你不会做到清除100%的杂念,但是在那一刻,你很平静,你发现你能够放下很多东西。坚持几周后,起到了一定的效果。甚至慢慢的爱上了这种感觉。所以每天睡前我都尽量给自己10分钟去努力达到零极限的状态,我也深信,只要坚持,自然水到渠成。事实上,这不是说只有晚上才可以做,只要你愿意选择清零,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你都可以随时开始。
你选择归零了吗?你开始清理了吗?愿平静与你我同在。
零极限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2)篇断断续续感觉这本书我读了很久,在阅读的过程中,对于对那些作者提到的例子,我还是保留怀疑的态度。但是本书里的一些理念我还是认同的。记得我在没有生孩子之前,遇事是不太会忍耐,后来有了孩子,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出来上班。在一边上班一边带孩子的过程中,会遇到跟孩子的爸爸、奶奶很多摩擦。开始我也非常的痛苦(虽然现在还是会有很多问题,一样会纠结),但为了孩子,慢慢的我学会了接受---那或许是从一个忍耐到接受的过程。经过了一件一件的事情以后,慢慢明白,有些事情是不能抗拒的,无论生活还是工作,只有学习接受,接受后再学会放下,慢慢的就发现自己不那么难过了,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了。开心、难过都与别人没有太大关系了,你要开心还是一直难过,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决定。
在这过程中我也不断的安慰自己,感恩于他们,有时候觉的他们就是上天派来成就和让我成长的人。曾在非常纠结的时候看了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那时候就觉的要从自己身上找问题,但不知道怎么去化解有些问题。我要感谢自己,感谢自己继续选择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很多书籍也好像是在一个合适的时间出现,并让你遇见,并阅读到它们。在读这本书之前,读的是《秘密》,但其实《秘密》的纸质版,我也已经买了好几年了,但一直没有阅读完,今年在微信阅读了把秘密读完,并通过秘密知道了《零极限》这本书。感恩遇见!
在阅读的过程中,在工作、生活中遇到事情的时候,我也在不断的对自己、对生活说:
“我爱你”
“对不起”
“请原谅”
“谢谢你”
......
无论如何生活一定要学会感恩,唯有爱能化解一切的痛苦。
接触零极限疗愈始于涵德包老师的大课《力量之源》。再次看到原版时,正值遇到多方面的困境——我以时下流行的“中年危机”对所有发生的状况做了定义……苦痛,纠结伴随着伤痛迎面而至,流着血泪不得不逆风飞扬……读本书的过程中,出现与原文故事近乎一模一样的事情,我随着作者的引领也在做清理,可是解除不了心里的怨怼,只是在减轻……也许需要时间,需要不断地完善、挑战、整理,但不容怀疑,质疑,不确信。“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不断地清理、清理、再清理……要为自己的生命负百分百的责任,要为发生在自己生命里的事情负百分百的责任,所有的发生不是你的错误,但一定是你的责任……臣服,接纳,清理,不断地清理……中断记忆的重复播放,交托于神性的接管,该做什么时就做什么……好的会过去,坏的也同様会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