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罗生门读书赏析(3)篇

罗生门
作者:芥川龙之介
罗生门下,竹林丛中。他们理直气壮,强取豪夺;他们为了私欲,编织谎言。披着生存的外衣,他们肆无忌惮。——“鬼才”作家芥川龙之介探究人性深层的真实。
罗生门读书赏析 第(1)篇

一个初中生推荐来看的,说芥川和太宰治是他最喜欢的作者,绝望的彼岸总有希望。先看了两个人的介绍,说太宰治很喜欢芥川,也深受芥川的影响。而不管太宰治还是这个初中生,他们对死亡对自杀都和芥川有着类似的态度。于是先看了芥川的代表作《罗生门》。这本集子的文章及其排序不知道是不是芥川定的,开篇便是《罗生门》——小说里的罗生门是无可去的可去,也是天堂地狱的大门,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家将的一念让他堕落走向地狱,也打开了芥川地狱世界的大门。后面的每一篇文章所呈现的世界无不是地狱,第三篇《地狱变》的那幅画则将地狱的里世界呈现在我们面前,那么张牙舞抓地就呈现了,让人震撼。即便最后一篇小说《河童》,看到主人公到了河童的世界,很多读者说好似世外桃源,其实这也只是另一个人间地狱。好像芥川真的是去无可去了,他应该也有担心死后的灵魂会不会真的归处是安。芥川生活在经济社会动荡的时期,社会紊乱人性扭曲,对于本就聪慧敏感的他来说应该会有更多痛苦的发现。他以瘦弱之躯口诛笔伐这人间地狱,确实振聋发聩。他的绝望在当时也似真的无望,所以他选择了自杀——他认为有勇气有追求的选择。我们感谢并感动于芥川对人性的探讨。可是,人性不可能完美,芥川所看到的许多人性的暗黑都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逝,也许,正是因为种种不完美才称之为人。所以,不管生于何时,我们都需要对人性有一定的包容,接纳他人接纳这个世界的不完美,在不完美中获得自我生命的完满——对,是完满,不是完美。这完满包含着他所推崇的“中庸”,也即平衡,自我的角度来讲它包含了自我向内与向外的平衡,也包括了自由和限制的平衡、欲望和利他的平衡……更是包含了对自我这种平衡状态的接纳。——芥川虽然认同并推崇这种平衡,可是他并没有真正接纳他。这也是他最终选择自杀的原因之一吧。青春期的孩子正处于自我确立的时期,也是批判思维发展的时期,他们既固执又脆弱,还有众所周知的叛逆。我想,芥川在青少年还是有一定受众的,只是我不希望芥川成为他们完全要模仿或者追随的偶像。特别是关于自杀!n

罗生门读书赏析 第(2)篇

人从出生到死亡在普遍意义上都没有绝对的自由。结合芥川龙之介结束生命的方式,我强烈地感受到了他对于生命自由的    执着追求。

     由这本书产生了一些思考:

      1.命运是必然的,“性格决定命运”。对于这句话,我到目前为止是认同的。总说改变命运,可命运是什么呢?我们从来不知道,却总是嚷嚷着改变。就像一个人世世代代是农民,到他成了文人,世人便会评价他改变了家族命运。谁又说过他家族本身的命运就是世世代代为农民呢?所以,毋宁说命运是必然的。我曾经试图在不同的身份和职业以及环境跳来跳去,然而,我的性格决定了我为人处世的风格,在哪里都是这样。那么,是否改变性格就奏效了呢?于是便有了“修行”二字。然而,有因必有果,不要说“本性难移”,只本性种下的因就足够让命运这只无形的手有所操控了。

      2.人,从来都不是自由的。其实从命运这一角度来说,就消除了自由的可能性。再者,通过文中对于河童的叙述,我更为明显地见识到了世界对于人类的种种束缚。我们的出生不受自己掌控,我们的成长环境不由自己选择,我们的一生充满着偶然。我们,什么也做不了。

     3.虽然人生就是这样,我还是会存有越来越好的希望。我们无法得知一个生命未形成之前是否愿意存在,可当一个生命出世以后,便要足够尊重其身心自由。不能把孩子当成过度付出的对象,当成实现自己理想的工具。不能用自己的思维去定义别人的想法。

       4.人性,是理不清的乱麻。

罗生门读书赏析 第(3)篇

看的版本和这个不大一样,是楼适夷先生翻译的一板

芥川龙之介不愧为“鬼才”

受日漫和江南《龙族》的影响,我对日本文化还是比较感兴趣的。《罗生门》《地狱变》《莽丛中》取自日本古典,小说集以《罗生门》命名,续写弱肉强食的社会,人们为了生存不择手段的故事。算是对当时社会一次深刻的剖析。不过我相对比较喜欢的是《莽丛中》,以一种法庭作证的形式,当事人各执一词,都把自己在事件中尽可能美化,靠说谎来掩饰罪恶,无疑是对人性的一次考究。

当然题材并不仅限于此,还有取自天主教故事、古代神话、佛教故事、中国艺术等。构思大多十分巧妙,笔触细腻微妙,但对我来说有些地方不是很容易理解。

芥川对中国文化文学也有许多了解,《细作三昧》虽然取自江湖时代的人物马琴,他对《水浒传》的喜爱也透露出作者对中国文学的积极态度。

风格当真独树一帜。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