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浮生六记(汪涵推荐,张佳玮译)读书赏析(3)篇

浮生六记(汪涵推荐,张佳玮译)
作者:沈复
《浮生六记》为自传散文体小说,书中记闺房之乐,琴瑟相和、缱绻情深;记闲情雅趣,贫士心性、喜恶爱憎;记人生坎坷,困顿离合、人情世态;记各地浪游,山水名胜、奇闻趣观。作者以纯朴的文笔,记叙大半生的经历,欢愉与愁苦两相对照,真切动人。书中描述了他和妻子陈芸志趣投合,伉俪情深,愿意过一种布衣蔬食的生活,可由于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经历了生离死别的惨痛。
浮生六记(汪涵推荐,张佳玮译)读书赏析 第(1)篇

钱钟书在为杨绛的《干校六记》作序时,提到他不喜欢《浮生六记》,读完之后,我算是理解钱钟书的感受了。最早知道浮生六记,是在另一本书里,作者引用了沈复和陈芸的趣事,赞美这一对夫妇伉俪情深。第一部分“闺房记乐”是整本书最精彩的部分,难怪林语堂说陈芸是中国历史上最可爱的女人,她当真是个妙人儿,女扮男装,泛江出游,租馄炖担子外出游玩…各种奇思妙想,有趣极了。简直就是男人理想伴侣的模版:美丽大方、知书达理、可爱有趣、贤惠持家、痴心一片,竭力为丈夫纳妾,到死还纠结于纳妾不成。沈复呢,自诩甚高,恃才放旷,虽然有着文人的情趣,和陈芸引为知己。但是陈芸竭心尽力履行封建社会妻子的责任,他却没有尽到封建社会男人应尽的义务。软弱无能,家里的矛盾让妻子出面去挡,弄得陈芸在公婆面前里外不是人。走仕途打点不好人心,做生意没有眼光。好不容易南下广州,挣了点钱,却散尽百金在妓女身上,还以自己比土豪更会怜香惜玉而沾沾自喜,留妻子独自在家乡盼他归去。“浪游记快”的“浪”和“闺房记乐”中描述的对妻子情比金坚,形成讽刺的对比。在封建社会的大环境下,不能以是否专一作为道德标准,但是沈复没有封建社会男子的担当,最后妻子生病无钱治病,无能抚养孩子,妻儿相继离世,真是应了他自己的话,“人生坎坷何为乎来哉?往往皆自作孽耳。”n陈芸虽然兰质蕙心,但她跳不出封建社会对女人的桎梏。没有独立的能力,察言观色、小心翼翼仍然不能讨好公婆,情感上支持丈夫,生活中料理家务,生儿育女,恪守妇道,却逃不出心力交瘁、郁郁而终的宿命。这么一个有趣可爱的女人,如果她有来生,愿她有爱与被爱的能力,得到真正的幸福。

浮生六记(汪涵推荐,张佳玮译)读书赏析 第(2)篇

最早读此书,是初中语文课本上。读到他盯着小昆虫看,想象它们是畅游在山水沟壑间,觉得和自己很像。这与想象中正襟危坐之乎者也的古人形象大不同。再后来就是在其他的文学作品中读到芸娘,一个可爱有趣的女人。如今读此书,才明白浮生并非乐然逍遥。年少到知天命的人生跨度,悲欢,生死别离,就在几篇记中展现。年少时甜蜜的一碗粥,中年时在土地庙落魄投宿,都是真切起伏的人生。总的来看,沈三白的人生并不顺畅,但他在不惑之年后回忆动笔时,年少时的畅意跃然纸上。即使生活被现实撕扯的支离破碎,美好的人儿与时光依然让心滚烫。我甚至想像不出他老年时的样子,丧妻、失子,仍如浮沉漂泊,他会不会变得木讷或有些许痴傻?但动笔的那一刻,我相信他的眼睛是明亮的,嘴角是上扬的。岁月可回首,不惘浮生游!

浮生六记(汪涵推荐,张佳玮译)读书赏析 第(3)篇

因为听闻芸娘这可爱的女妇而开始翻阅这本书,读了很长的时间,特意挑选了张佳伟的译文,但是翻到原文处发现并无看译文的必要,反而原文更有韵味。

若是在当今社会芸娘这样的女子是不会看上沈复的,毕竟我觉得沈复是个极其懦弱的男子,所以看到他穷困潦倒没什么担当我便对芸娘感到气愤,这样的女子竟没有一点地位,受制于沈复父母,为其找妾反倒多次受其所害。

但是仔细一想身在那样的封建社会,能和沈复结成伴侣大概是最佳选择了,富有才情的一对在月出之时饮酒对诗堪比神仙伴侣了,而沈复又对芸娘可以说是一往情深,又是个乐于游山玩水看世界的享受之人,沈复的后半生可以说是穷困潦倒,但是正因为他那在困境面前依旧不忘好好享受生活的态度让他一生不虚此行。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