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无人生还读书赏析 读后感(3)篇

无人生还
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
十个相互陌生、身份各异的人受邀前往德文郡海岸边一座孤岛上的豪宅。客人到齐后,主人却没有出现。当晚,一个神秘的声音发出指控,分别说出每个人心中罪恶的秘密。接着,一位客人离奇死亡。暴风雨让小岛与世隔绝,《十个小士兵》——这首古老的童谣成了死亡咒语。如同歌谣中所预言的,客人一个接一个死去……杀人游戏结束后,竟无一人生还!
无人生还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1)篇

《无人生还》——被标题剧透的推理小说

故事的开始是十个不同职业,毫无关联的人相继受到来自神秘人的邀请函,邀请他们去传言中被富豪买下的“士兵岛”。他们抵达后,在晚餐时刻,餐厅的留声机响起,指控着十个人不为人知的罪行。原来在看似光鲜得体的外表下,每个人都隐藏着一颗丑陋的心和背负着直接或间接的命案。

在众人的困惑与惶恐中,噩梦开始了,同行的人按着童谣里描述的方式死去,并且每死一个,餐桌上的陶瓷小士兵就会少一个。就这样,最后……无人生还。

小说在渲染恐怖氛围上很独特,少有的环境描写,也没有对人或尸体的肖像描写,恐怖和迷惑却一直弥漫在字里行间。运用意识流的手法,让人切实感受到被困者的恐惧、道德的谴责、求生的挣扎。

我相信好的推理小说会通过严密的线索伏笔和逻辑推理让人不停地打脸和恍然大悟,如果能延伸出对人性的思考,那就更是锦上添花。

遗憾的是,在小说谜底揭开的时候,我并没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反倒有点被欺骗的感觉,还可以假死?还可以联手演戏?对于凶手的锁定,没有提及的线索太多了,有点自圆其说的感觉。连动机(为了想杀人而去杀人)也显得太过牵强。

小说源于现实,这部作品中让人产生的思考也是深沉的:对于法律的漏网之鱼,有罪却因为种种原因而苟活在道德的灰色地带,凶手是采取了法外制裁,以暴制暴。对于这种方式,我想应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但是,有一点我想是可以肯定的,故事中法官的杀人不仅仅是为了正义,还有自己病态的心理和对杀人的追求。

每个人或者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道德标准,希望我们在面对生活的不法分子时,永远能做到嫉恶如仇,也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慎独,在不了解真相时不要对一个人进行“道德审判”。

  • 语录摘抄:

或许,无法预知未来,对自己而言反而是件好事。
假话往往比真话更有说服力

无人生还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2)篇

     “罪恶终将受到惩罚”

      十个人纷纷来到了一座士兵岛,与世隔绝。一首耳熟能详的童谣,成了十个人的噩梦。最终,正义的制裁者决定他们终将无人生还。
     一场犯罪艺术家的震撼表演,犯罪手法具有艺术感和仪式感,极力表现了正义制裁者的机智、完美、创造艺术
     十个小士兵,出门打牙祭;不幸噎住喉,十个只剩九。
九个小士兵,秉烛到夜半;清早叫不答,九个只剩八。
八个小士兵,旅行去德文;流连不离去,八个只剩七。
七个小士兵,举斧砍柴火;失手砍掉头,七个只剩六。
六个小士兵,捅了马蜂窝;蜂来无处躲,六个只剩五。
五个小士兵,同去做律师;皇庭判了死,五个只剩四。
四个小士兵,结伴去海边;青鱼吞下腹,四个只剩三。
三个小士兵,动物园里耍;狗熊一巴掌,三个只剩俩。
两个小士兵,日头下面栖;毒日把命夺,两个只剩一。
一个小士兵,落单孤零零;悬梁了此生,一个也不剩。

无人生还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3)篇

看推理小说的一个特点就是会从头到尾战战兢兢,生怕由于漏掉某一个细节,而跳入作者埋的坑,使自己猜测的凶手与最后的凶手南辕北辙,看每一个人物时都会猜测他是不是凶手,或者假定某个人物就是凶手,直到后面的情节出现,然后被打脸。而后又义无反顾的继续猜测,继续被打脸。承认本篇小说如果没有看到最后法官的自白,要自己去想出一个能自圆其说的结局,估计那要有的想了。有生之年系列也说不定。一直认为一篇好的推理小说除了应当有严密的符合逻辑的推理,里面对不同人物的性格与心理百态的描写很多时候是更加吸引我的部分。十个人,被困荒岛别墅,一个接一个按照寓言的方式被“审判”,每死去一个人,余下的人心里承受的恐惧便更增加一分,直到最后无一生还。看完啦,棒棒的小说,想给4.5颗星。嗯,谢谢敏姐姐赠的书。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