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人间采蜜记:李银河自传读书赏析 读后感(3)篇

人间采蜜记:李银河自传
作者:李银河
著名社会学家李银河的自传,坦诚而通透地讲述自己的一生。李银河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由于“文化大革命”,她只读到初二就中断学业,参加串联、去内蒙古兵团插队,还在山西农村种了两年地。
人间采蜜记:李银河自传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1)篇

李银河传,语言很吸引人,一点也不枯燥。羡慕她在20岁就能有这样的感悟:读书的结果确实是终身受益无穷的——在世界的文学宝库中的这次漫游使我获得了基本的审美鉴赏力,获得了脱离周围愚昧环境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好多人一辈子都没有这样的感悟!她还写到:我似乎得到了一张特殊的入场券,用它开启了一道神秘的大门。阅读是人间最美好的事情之一。自己最近这几年才逐渐进入读书的状态。

作者写到她读《1984》的感觉: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社会状况跟书中所描绘的简直太像了,阅读时的心情只能用心惊肉跳、惊心动魄来形容。书里的每句话、每个情节都像泄露天机,让人看了浑身起鸡皮疙瘩……甚至她的第一次初恋的失败也是因为读书太多导致的:我二十岁时看了当时能找到的所有世界名著,因此灵魂基调与当时的青年人大为不同,用当时常见的话来说,就是有了“小资产阶级情调”。二人的三观不同分手了。

摘录:当初亚当夏娃偷吃禁果而有了羞耻之心,我们是偷看禁书而得到了最初的启蒙教育。

我想去留学,就是想了解一下在正常社会中生活的正常人们是怎样想事情和做事情的。

我特别喜欢的是许多一人难以环抱的大树,树干背阴的一面覆盖着一层青苔,绿绿的,茸茸的,这是我此生在其他地方都没有见到过的,让人心中为自然之美动容,竟至几乎潸然泪下。

人间采蜜记:李银河自传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2)篇

李银河对时代的超前性和对禁忌的挑战才是王小波最欣赏的地方,两人的关系也是亦师亦友。李银河许多方面从个人言论行为到学术研究都远远超过当时社会的认知,这个女人活得如此纯粹、自我、真性情,难怪在八九十年代同性恋还是敏感话题,公众甚至不知道“同性恋”一词的时候,就已经系统的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的权利与义务。只是小波的文学成就太伟大了,而常常大家对李银河的了解又停留在一知半解上,导致李银河成为王小波的“附庸”,忽略了李银河对王小波创作的影响,忽略了李银河本身的光芒。这本自传写得朴实而真诚,讲述自己的人生和经历,讲述不同阶段的自己对生活的感悟,调调轻松而自在,而她的「采蜜哲学」也吸引了我,何尝不是每个人都应该追求的人生境界:“人间如花丛,我只是从中采撷一点点精华,对其他的一切不去理睬。一生只有短暂的几十年,要好好享用自己的生命。”n

人间采蜜记:李银河自传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3)篇

在广州购书中心有幸见到了李银河老师,拿到了四本读物的亲笔签名(虽然排了两次队)、还留了合影。主要是想亲眼见识下,王小波一遍遍呼唤“你好哇,李银河”的是怎样的人物。

李银河老师的文字,果然如她友人评价,“读起来有种论文的感觉”[捂脸] 文字直接直白,即使谈到和小波虐恋、和大侠热恋等一想就能激起无数联想的故事,李银河老师也是特冷静、寥寥的处理了,和谈到自己的论文、研究的感情一般。

确实见识到了李银河老师作为一名独立现代女性的自尊、自立、自觉和“自慰”?52年出生的她,经历了文革下乡、恢复高考、留学穷游,在工作时带着兴趣全身投入,主要研究方向是两性、性别、生育、同性恋等社会学问题;退休之后将“虐恋”的爱好发扬光大,专注写小说。

真好,一直被爱;真好,一直有爱的对象。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