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罪与罚读书赏析 读后感(3)篇

罪与罚
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
在彼得堡贫民区一家公寓的五层楼斗室里,住着一个穷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他原在法律系就学,因交不起学费而被迫辍学,现在靠母亲和妹妹从拮据的生活费中节省下来的钱维持生活。他已经很久没有交房租了。近来,房东太太不仅停止供给他伙食,而且催租甚紧。这时他遇见了小公务员马尔美拉陀夫。马尔美拉陀夫因失业而陷入绝境,长女索尼娅被迫当了街头妓女。拉斯柯尔尼科夫不愿像马尔美拉陀夫那样任人宰割,他打算用“实验”来证明自己是一个很“不平凡的人”。   拉斯柯尔尼科夫杀人后, 因内心处于痛苦的矛盾冲突中,无法摆脱内心的恐惧,他感到自己原先的一切美好的感情都随之泯灭了,这是比法律惩罚更严厉的良心惩罚。他意识到自己的“实验”失败了。所以他怀着痛苦的心情来到索尼娅处,受到索尼娅宗教思想的感召,向她说出了犯罪的真相与动机。在索尼娅的劝说下,他向警方投案自首。   拉斯柯尔尼科夫被判处8年苦役,来到了西伯利亚。不久,索尼娅也来到了那里。一天清晨,两人在河边相遇。他们决心虔信上帝,以忏悔的心情承受一切苦难,获取精神上的新生。
罪与罚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1)篇

出现在主角身上最多的四个字是,深恶痛绝。对待他的至亲挚友,他经常流露出深恶痛绝的恨意。因为在杀人之后,他已经不能承担一丝一毫可贵的爱意,越真挚的爱意越让他痛苦。

拉斯和斯维是两个镜面人物,前者有索妮娅拯救他于深渊之中,后者绝望接受了杜涅卡的拒绝。这拒绝来自于一把对准他的枪,两发子弹。但是这些都伤不了他分毫,最终让他饮弹自尽的是她的一个眼神。

这两个镜面人物,犯下了罪恶,理应遭受审判,却走至不同的结局。斯维看似英勇,但其实是用自杀逃避了内心的纠葛和世俗的责罚,他没有逃离,在死亡的尽头,他的愧疚与后悔将和亡妻的鬼魂永远相伴。但拉斯不同,陀翁详细描写他从索妮娅家中出来,径自走向警局的种种行为有因可循。他对人世的小小愉悦仍有不舍,他在人群中跪地不起嘴唇蠕动差点忏悔罪行,他在旁人耻笑中坚定走向了警局,上下楼梯两次,这个过程中他一直与内心的怯懦、卑鄙和恐惧争斗,最终在他吐露【是我,是我杀了那个老太婆】一切外界的噪音消失了,他的内心终于归于平息。

我杀了她们。我恨我自己。是的。妈妈。妹妹。我流露于眼中的深恶痛绝不是对你。也不是对你,拉祖米欣。我恨我自己。我恨我被人性的卑鄙和贪欲操控,找许多冠冕堂皇的理由谋财害命,还无力承担犯罪之后的心理和生理折磨,总想一死了之,总想将加诸于自身的痛苦满满当当归还于我仇恨的世人。但其实,我非常恨我自己。

小说中反复提及一种观点,即让人的恶意得以发酵的本质来自于越加糟糕的社会环境。陀翁刻画的小说背景归置于动乱中的俄国,但这种观点无论放置任何历史任何国家,都抽离了对人性最为本真的反思,它缺乏对人性的准确评估,它高估了环境,低估了人性。且陀翁刻画的彼得堡适用于任何俗世,现代法律与制度的越加健全降低了像落魄贵族女的出现几率,但试问世人有几个没有像她一样发问过【人的一生难道真的就是如此痛苦吗?】

但就算是这样一本充斥着浑噩阵痛的作品,陀翁也极尽所能描写了许多人情味的东西,这让罪与罚三个字显得没那么反抗绝情。遮蔽在非凡罪恶之下的会是一些平凡温情,这样说会不会让你在难眠的深夜感觉到温暖片刻。

罪与罚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2)篇

《罪与罚》看完此书,发呆了几分钟。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用斧头砍死放高利贷的老太婆来证明自己为“非凡之人”,自己有权利对恶进行正义的审判,开篇老太婆榨取穷人的血汗钱与索菲娅一家的穷困潦倒被逼做妓女形成鲜明对比。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乐于助人,正义感十足,同时又麻木无情。两种性格交替上演使他本人摇摆不定。在杀人后受到良心不断责问后选择自首并放逐西伯利亚。小说中其他人物性格特点鲜明。拉祖米欣善良正义忠诚,不断维护主人公,与主人公妹妹相爱,最终抱得美人归。索菲娅所有女性光辉集一身的虔诚基督徒,最后陪拉斯科尔尼科夫远走西伯利亚。卢仁奸诈小人,为富不仁,总想娶一个穷姑娘,这样可以完全控制她,与主人公妹妹订婚,在被拉斯科尔尼科夫揭露丑恶嘴脸,取消婚约,又卑鄙陷害索菲娅投钱,奸计再次被揭穿,灰溜溜的落荒而逃。斯维德里盖洛夫这个人同拉斯科尔尼科夫一样,杀妻后,受到内心谴责,但他的罪孽与拉斯科尔尼科夫不一样,他犯的是淫欲,与大他多岁的老婆结婚,勾引女仆,勾引有妇之夫,杀妻后,妄图强奸主人公妹妹,最后在睡梦中梦到5岁小女孩在对他抛媚眼淫笑,对自己这种行为感到无比痛苦后开枪自杀。完全有一种《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中恶魔老师的感觉。拉斯科尔尼科夫在西伯利亚监狱重获新生,抛弃“非凡之人”的思想,回归现实生活。

罪与罚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3)篇

        罪是国家社会对于个人的重刑,罚是灵魂对于自身的惩戒。一个人可能逃脱国家定下的罪责,但永远也逃避不了内心的惩罚。罪并非不可饶恕,罚也不是无法承担。对自己坦诚,忠于并认清自己的内心,才能享受到灵魂的安宁。

        任何人都有获得幸福的权力,任何人也都有获得幸福的希望。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放弃自己的生命,因为只有活着才能看清自己找到自己。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