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舍的《我这一辈子》正好经过了清末,民国,抗战这三大阶段,但是我们现在有时候的遭遇却和他描写的一个样。特别是眼与嘴,有时一个人正和你讲道德说仁义,你能看见他的眼中有张活的春画正在动。那嘴,露着牙喷粪的时节单要笑一笑!越是上等人越可恶。没受过教育的好些,也可恶,可是可恶得明显一些;上等人会遮掩。就像我们湛江人在广州,人家都说,只要见到在快餐店里穿人字拖的,光着膀子的,喝着酒大声说话的,那十有八九就是湛江人。他们也都是聚集在城中村,虽然有点明显的可恶,但对比那些贪官,说的比唱的好听更好,这也就是为什么更喜欢别人当面骂我而不是拐弯抹角的背地里骂。t
《月牙儿》照耀下的“我”为了生存,不得不做原本与自己违心的事情,世界就是狼吞虎咽的世界,谁坏谁就占便宜。的确有时候吃点亏,别计较自己的付出,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东西。但是经过这么久的工作,自己还是学不会狠,用不上狠,那也只能继续再吃亏咯。
在《柳家大院》里,人越穷,孩子越多,似乎女人就只是生育机器,被逼死的小媳妇,应该也算是幸运。这也算是人的自私,自己这一辈已经穷了,还要拉上下一辈遭罪,都少了魏国强和安迪的“狠心”。我还是觉得陪到最后的,不是父母,不是儿女,而是另一半,不尊重妻子,那岂不是不尊重自己?
《不成问题的问题》才是真的问题,他有许多来往的人,而没有真正的朋友。就像大一大二的时候,在校道上走几十米就可以跟人打招呼,舍友说认识的真多,交往的人多了,真正的朋友呢?我也不知道有谁了。
最后一章,《我这辈子》也是我们现实的写照,多少普通人家,为了自己的孩子能进好点的小学,也拼了命的送钱,狂报兴趣班,自己过得苦累不说,想想看住的环境,自己的孩子能有怎么样的出息?在城中村住了差不多二十年,感觉更是深刻。再看看农民工为了城市付出了多少,但是有时候他们连自己亲手建的大厦都无法踏入半步,娶妻生子后不也就重蹈覆辙?门当户对,不就这道理?
我就先不怕马了。我不怕它,它就得怕我,天下的事不都是如此?就像小孩子的时候,天不怕地不怕的,学什么都快,但是现在怕死了,学什么都畏手畏脚,学东西的接受能力自然就更慢了。所以我想在刚出社会时,抱着天不怕地不怕的心态赌一把,怕的就是当自己在职场上混成了老油条,心也就真的碎了,没办法再有胆量去试一把。
我又想假若外边有个机会,我愣把巡长搁下,也出去见识见识。什么发财不发财的,我不能就窝囊这么一辈子。一辈子真的不长,我们都已经过了五分之一,意外也肯定还会很多,好坏都是得过日子,
像现在这样每天都笑着过,不也挺好么,不难为自己,继续善待、珍惜身边人,想想还是挺幸福的现在。
我这一辈子读书赏析 第(2)篇看到书名第一反应还以为是老先生的自传,开始阅读才知道,本书是由一篇篇短篇文章构成,几乎每一章都是悲剧。每一章都是以第一人称叙述,全书都诙谐幽默的语气,却让人笑不出来。阅读着书本,仿佛自己就是主人公。跟着主人公过完一生。所以沉痛和揪心。每一章,每一个小人物,每一个社会里面最底层的老百姓,每一个黑暗和剥削,写出每一个在太阳底下睁眼却完全黑暗的人生,道出了那个吃人的年代里的人生百态,可怜,可气,可恨,可悲。书名用了最后一章同名题目,我这一辈子,很喜欢这一章里面的两句话。“事情要是逼着一个人走上哪条道儿,他就非去不可,就像火车一样,轨道已摆好,照着走就是了,一出花样准得翻车。”“风雨要是都按着天气预测那么来,就无所谓狂风暴雨了。困难若是都按着咱们心中所思虑的一步一步慢慢地来,也就没有把人急疯了这一说。”感叹,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角度,可以产生各种千千万万不同的生活方式去看待这个世界,需要包容和理解。在那个吃人的年代,活着比死去更需要勇气,到底没有真正生活到那个时代,急得跟着主人公走一趟,都足以沉痛,很庆幸,出生在这个时代,赞美今日社会,不断地在进步,感恩,活在当下。
我这一辈子读书赏析 第(3)篇大家的手笔果然了得,不急不躁,娓娓道来,像一个讲故事的老人,讲的都是些社会底层的鸡毛蒜皮,却是道不尽的悲凉…跨越了时代的局限,值得一读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