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加西亚送信有如航天员上天,行程、动作基本上后台已经安排好了的,成败也主要是由后台的工作质量决定的。航天员个人对成功的作用并不大,可替代性也较高,但因为可能有生命危险,因而可以收获与能力要求不相称的荣誉。
《致加西亚的信》是现当代职场鸡汤学成功学鼻祖。由送信给加西亚引申出一大缸鸡汤,总让我感觉很是莫名其妙,毕竟送信过程尽管需要冒险,却并没有太多斗智斗勇。
“鸡汤、正能量看起来很重视个体,比如他鼓励你要阳光,要成长,要成功。实际上是抹杀个体,他们把个体当成一个标准件来处理,抹杀了个体的差异。之所以存在个体,就是因为个体的差异。我之所以是我,而不是你,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不一样。不一样的人,成功怎么可以复制?不一样的人,成长的道路怎么可能一样?
正能量的套路,其实是妄想制造一把万能钥匙,只要你拥有了这把万能钥匙,一切问题便可迎刃而解。这是一种偷懒的办法,是一种走捷径的野路子。而这种野路子,符合大众心理。而利用这种心理,来制造正能量,肯定是为了其不可告人的目的。鲁迅曾说,人最悲苦的是死于慈母或爱人误进的毒药,战友乱发的流弹,病菌的并无恶意的侵入,不是我自己制定的死刑。有些正能量,其本意是好的,却恰似战友乱发的流弹,命中的却是自己。”
世界是复杂的,有合作的一面,也有博奕的一面。鸡汤的荒唐在敌视世界的复杂性。
当人们害怕挑战时,就会找出许多借口和理由避免被挑战,久而久之就失去了战斗力和进取心。
铜奖斯基《骗子,最喜欢谈正能量》,第一类正能量让你觉得,你的一切不如意,不仅不是坏事,很可能还是好事。比如你失恋了,正能量就劝你,失去的不过是一株小草,你将拥有整个春天。比如你遭遇不公,正能量劝你,不过是穿了一双小鞋,还有打赤脚,没鞋穿的,还有有鞋穿,没脚穿的。比如你失了业,正能量会说,上帝为你关闭了一扇窗户,必将为你打开另一扇窗户。比如你被P2P骗了,正能量会说,祸兮福所倚,谁能说不一定就是好事呢?…… 在我看来,这类正能量,其实没什么创新,阿Q哥早就实践过了,你打他,他说是儿子打老子,谁亏谁赢还不一定呢。这种积极乐观,希望,信心,如果套用阿Q的精神胜利法,可以算的上是新版阿Q精神安慰法。任你千般不顺,我这一招万宗归一,全部可以化解破除。其实问题还是那个问题,不增也不减,不来也不去,还在那里。最重要的是,你精神安慰了,你的警惕减少了,你失去了最佳的修补时机,甚至放任自流,问题向最坏的方向发展,你实际上是被正能量给耽误了。这类所谓的正能量最多只能聊以安慰脆弱愚昧的心灵,于事情本身无半点裨益,就是连经验教训也在安慰中被稀释冲淡。如果还有下次,相同事件,相同待遇。
第二类正能量,一般应用于职场、创业的路上。其句式一般是“只要……你就……”比如,“只要你坚持下去,你就会获得成功。”“只要你继续耕耘,你就有所收获。”还有些否定式句式,是加重语气,取得更好积极效果。其句式一般这样:“不是……而是……”“成功者不是比你聪明,而是采取了更好的行动。”“你现在的失败不是失败,而是暂时没有成功。”这一类的正能量,充满了思辨色彩。你如果想反驳,一般无从下嘴。而且金句爆棚,你就是反对者,你都不得不为其精彩而叫好。这类正能量的实战演练一般在职场。这样的职场一般都是相当Low B的地方。铜奖斯基不妨归纳一个名词,叫“梦工厂”的地方。你去街上随便逛,美容店、餐饮店、中介店,还有那些打着高科技、新模式的P2P、微店,什么云端,他们最好这口。因为产品不行,情怀凑,销售不行,梦来做。当然,像培训市场、演讲市场、传销市场、直销市场,这些地方,都是正能量的批发市场和集散地。思辨,金句,那是必须,那是标配。到了这个地方,一般老大正能量的逻辑就是:我的成功,你可以复制。听了这样的正能量,受众往往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但是一回到现实生活,山还是那座山,河还是那条河。这些正能量,你别看口吐莲花,思辨强烈,仔细分析,其实也是不堪一击。不管是“只要,你就”,还是“不是,而是”,以及“成功,复制”。 他们往往强调的都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你只要套一套,历史上的现成例子就很多,其实质不过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翻版。化化妆,整整容,重新上台。这类正能量的硬伤,是不顾事实本身。让你跟刘翔赛跑,你每天训练48小时,都是跑不赢的。你天天勤劳搬砖,你就可以当建筑老板?挖煤挖得又快又多,你就可以成为煤老板?心灵鸡汤,是社会精英啃完鸡腿和鸡胸后,留给你的稀释物。而你,却把他当成了《葵花宝典》,来苦练武功。你肯定营养不良。我还要告诉你一个残酷的负能量(如果真有负能量):只要是石头,在哪里都不会发光。致加西亚的信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2)篇
NO.63——《致加西亚的信》
什么是好的员工?责任、忠诚、上进……你可以用很多词来形容和总结,但看完这本书后,你也可以用一个人来形容:罗文。
关于这本书,我看了两个版本,一个是电子版,一个是修订版的纸质书:两个版本的翻译有所不同,章节架构也不尽相同。电子版的架构将罗文的故事放在了开始(第一章和第二章),而将我们(员工)在工作中应该做好哪些事放在了后面(第三章);纸质书的架构是分为了上下篇,上篇讲我们以及我们的工作,下篇讲罗文的故事。不仅仅是架构不一样,电子书还将纸质书中的每一章节进行了拆分,并给了一个小标题。电子书将纸质书的上篇拆为了“你属于上面哪一类人”、“对待工作,要勤奋、认真”、“对待公司,要敬业、尽责”、“对待老板,要忠诚、尊敬就”、“对待自己,要自信”五部分。
这本书之所以成为管理者的推荐书单之一,我想原因在于本书站在员工的角度,描述了员工在工作中几乎会出现所有情况以及如果避免/改进的措施。粗略总结如下:
1、坚持。想一想当初选择这份工作的初衷,对于自己的选择,即便是被怀疑被质疑,也要坚持下去,坚持才能看到奇迹;
2、工作无小事。不要以为你做的每一件小事、说的每一句话都没人注意到。或许在工作中你不经意的一个礼貌的微笑,也可能会改变你的工作轨迹;(早到啦、礼貌啦……每一个小动作,一个小任务,都可以像蝴蝶那样,最终带来无法想象的结果)
3、不推诿,不拖沓。不要因为不是自己分内的事就拒绝,予人好处实则为自己铺路,当你承担得更多之时,你才会学得更多;不管多不重要的事,应允之后都要及时完成,拖沓会毁掉你在同事、领导心中的形象;
4、忠诚。对工作、对公司、对老板都要忠诚。员工对待工作和公司是否忠诚,老板会看在眼里,你对公司都不忠诚,老板为何会重用你?
5、感恩。对每个人每件事都心存感恩:被抱怨、被质疑、被误会都应该学会感恩,会造成别人如此想,一定是自己的行为出了错,感谢别人的指出,以其话语为镜,正衣冠。
6、积跬步至千里。每天进步一小点,才会进步一大截。
7、端正心态。举个例子,特别喜欢书里的一句话,老板之所以为老板,一定是因为他某方面很优秀。作为员工,我们很容易因为对老板存在一些偏见而影响平时的工作,但转换一下,会发现其实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我们不具有的优点,何乐而不为?
外国人写书的最大特点就是逻辑性不强,看完这本书后,所有的tips都是零散分布在头脑里,被消化还需要一段时间。
本以为是本鸡汤,看完后发现是成功学,确实值得每个职场人士借鉴和学习。
关键词:
尽职尽责
不逃避责任
多做一点
认真对待每一件事
保持学习
品行先于能力
感恩(把感恩说出来)
致加西亚的信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3)篇昨晚看完,困的没脑子了~所以现在来写书评。
这是一本教人如何做事的书。忠诚、不论断别人、追求更有价值的东西、懂得忍耐……这些道理基本上成年人都能明白,不过看了这本书你会发现,明白和活出来有非常大的差别。活出来才叫真明白。这本书就是从如何结合生活(主要是职场)的角度教我们明白这些道理,成为这样的人。
起初想打四颗星,因为总觉得里面的话语一点美感都没有,都是通俗易懂的白话,一目十行看过去都可以。当然最主要的是,我起初觉得我有很多部分做的挺好的,没什么太大的必要和帮助了。然而昨晚又好好反思,的确在此之前我有许多成长,当然好的东西最基本的精髓都是相通的,不过我问了自己几个问题:
我和老板关系如何?或者说我怎样看我的老板?(各种层面的老板)我目前投入工作的状态和态度如何?
我发现在和老板关系中,并不全是感激,也有疑惑,不满和过去一些地方我没有完全放下的部分。我也发现,工作中由于需要高度自律和自己完全规划自己的期望,也会没那么忠心,睡得偏晚起得偏晚,重点是知道需要调整却没有真的有什么行动。在一周里可以更多思考如何建造实验室的关系和大家一起的学习氛围哪怕我们并没有一个场所,一周可以更加提高效率,我可以更主动一些,我需要放下我的传统比如“这么主动是不是太出头了”“我这样多问如果被骂了怎么办”
当我重新思考我的现状,我需要如何学习罗文给加西亚送信的态度改变自己的生活,我发现这实在是一本很有帮助的书。而这也是我这一周着重学习的:如何在各个方面投入成为一个不断高期望、不断推进、不断成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