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身边也有一个李雪莲,你会如何对待她呢?如果你也遇到和李雪莲一样的故事,你会和她一样的选择吗?n看完小说,这两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如果作为李雪莲的亲戚或者朋友,我想我可能会绕着她走,尽量与她不要有交集,甚至不愿意去问清楚到底在她身上发生了什么,只是希望她不要来打扰我的生活。这是不是大多人的想法呢?随着社会的流动性越来越强,那些与我们有着血亲关系的人们,一年大概出现在你的生命中的时间不会超过72个小时,何况是一些有点麻烦的亲戚。何不借口着在外打拼,躲得越远越好。我们不愿知道他们的生命中发生过什么,因为和我们并没有什么关系,我们更不愿卷入他们的生活,毕竟自己还没有改变他人人生的力量。我们渐渐成为了越来越小的个体,和我们有着密切关系的人也许不会超过一打。残忍的说一句,哪天我们突然不幸,可能也要一周以后才被人发现,或者连个认尸的人都没有,想想真是可怕的。如果我是李雪莲,也许我坚持三年,但是我真的无法坚持三十年。这样固执的人,是不通透的。自己苦,身边的人苦,与之相关的人也是苦的。我想这种生活方式应该不是现世追崇的活法,也与几千年来中国的文化传统相悖论。执着的对立面是放下,正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家国天下都可以放下,血海深仇都可以放下,还有什么不能放下呢?我们的古人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关于放下的劝诫,所以若有所求,还是不要太过执着的好。回到小说,我想作者写作的重点大概并不是要探讨我上述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人物与事件,反讽政府行为吧。政府中的各色人物,并没有大的错误,各有各的成事理由,最终勾勒了官场现形记。我想这就是作家和写者之间的区别。写者只会讲故事,但作家却会在讲故事的同时,利用故事的结构、叙事的语言、人物的塑造,为作品营造出言者未言,读者心会的境界。它不单单让你随故事的发展而期待,让你随主角的命运而唏嘘,还会让你随文字的结束而反思。现在太多的作品,只能勉强把故事讲好,把故事的主人公讲好,却没有办法把故事的结构、故事的配角、故事的立意深刻化。所以,大家终有为大家的理由,总有让读者吮吸不尽的养分。这部略带悲剧的作品,算得上不错的作品。
我不是潘金莲(范冰冰主演)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2)篇书看完了,小说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最重要的是能揭示生活,掩卷沉思,不免有一个疑问:广电总局怎么没阻挡这本书的出版??
接下来就是我对书中故事内容的感受:一个字“耻”,政府部门的人不知“耻”,所以阻止李雪莲上访,李雪莲知“耻”,才更要上访。这是两类人的两个方向,官官相护,溜须拍马,在其位,不谋其政是不为当官的所知的“耻”,而清白,名誉,脸面却是李雪莲所知,并且追了二十年的“耻”……。那些现实中的上访者呢?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明明有上访制度,却又不让上访?中国制度,这个中国特色的制度,人权有没有?我告诉你,有,真的有,你可以在书上看到,真的有。当官的都是流氓,而且,现在一批批有素质的流氓正在源源不断的从大学窜进政治舞台……
我之前说过,不再寻求所谓的公平,与其寻找虚无飘渺的公平,倒不如修炼自己的内心,修炼自己的眼光,修炼自己的态度,但是,这很容易被人认为是软弱,是逃避,那他妈的又能怎么样?成天瞎嚷嚷就有结果,嚷嚷了不就说明你还期待这个社会有什么改变吗?nope,选择沉默,是宣誓绝望!!
2016,12,03
我不是潘金莲(范冰冰主演)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3)篇不过就是想证明个道理,明明人人都知道是错了的一个道理,真的好难啊!官官相护,明泽保身,指鹿为马,不仅仅是个笑话,该受到惩罚的人,依然快活的活着,申冤的人呢,永远被围追堵截。到底是哪里不对?领导永远没有错,律法永远没有错,那么人呢?冰冷的律法面前,人好渺小;在领导面前,人好悲哀。我们输给了一个时代,输给了政策,输给了律法,输得一文不值,成了笑话。为了一个自己犯下的念头,想要改正,上天无路下底无门,这是一种深刻的悲哀,人性的悲哀。没人真的关心,没人想要真的了解一切,没有人想真的解决。所有都是权位者的一句话”,律法的一个条文罢了。命运,好残酷对不对?生命不可承受之重。人,到底被什么绑架了?n事理?道德?律法?还是整个社会?nn犯下的错,用一生来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