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白先勇了解的不多,我听到最多关于他的可能就是昆剧青春版《牡丹亭》和《白先勇细说红楼梦》了吧,看三毛的雨季不再来才知晓三毛和白先勇的交集,原是三毛的近邻,而三毛的第一篇文章,在白先勇这儿,上了《现代文学》,这件事种下了三毛一生执著写作的那颗种子,而又看到这儿书友的评论和想法,都对白先勇有很高的称赞,想起书架上也有一本白先勇的《纽约客》,就忍不住翻了开来。
《纽约客》由六个短篇小说组成,每一篇故事都带着死亡的影子,六个故事里的人物总是经历着大起大落,命运坎坷,像是先给你一块糖,麻痹你的神经,然后再不经意的让你坠入这无限的悲痛之中。
人物刻画精致细腻且入神,每一个都性情鲜明,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一篇《谪仙记》中的李彤,一个高傲且孤独的女子,她最后的归宿是能理解的,她这样的人不该属于尘世间,最后的孤绝之感,画面感扑面而来,而《谪仙怨》中的黄凤仪,选择在纽约的风尘中自甘堕落,沉沦于此,在文字平淡叙述的背后,感受到的是悲悯。
《夜曲》和《骨灰》的中国历史背景是在“文革”时期,虽说是写在纽约的生活,却也在折射中国那个时代的浩劫,对人们信仰和精神道德是一次空前摧残,依然能感受到这场政治斗争给那些有才华的人带来毁灭性的伤害。
而最后两篇《Danny Boy》《Tea for two》写着却又是真正的纽约生活,他们不是过客,而是真正的纽约客,是同性恋题材的小说,历史背景是美国AIDS瘟疫大爆发的时代,《Danny Boy》更多的是灵魂救赎,《Tea for two》是更打动人心的真挚感情,但是最后都是以坦然面对生死的人生态度作为结尾,故事并不复杂,但是描写的很真实很浪漫,同性之间的爱情美的也让人羡慕,特别是大伟和东尼四十年的感情,从同年同月同日生到同年同月同日死,相濡以沫,感受他们的真情。
“纽约”在我心中渐渐退隐成一个遥远的“魔都”,城门大敞,还在无条件接纳一些络绎不绝的飘荡灵魂。——白先勇
纽约客读书赏析 第(2)篇白先勇的《纽约客》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 第1部分《谪仙记》和《谪仙怨》讲的是离开上海到了纽约的官宦人家的小姐,却不约而同地成了“谪仙”,由天上的仙境(上海)到了落魄的人间(纽约),是她们共同的人生轨迹,在纽约她们或在自毁自弃中走向死亡,或在自甘堕落中沉沦挣扎。
- 第2部分《夜曲》和《骨灰》通过恋人、亲人的重逢,通过文革后留在国内和远到纽约的两组人的重逢,表现政治变动之后的物是人非的荒诞。
- 第3部分《Danny Boy》和《Tea for Two》是关于同性者的自我救赎和悲惨命运。
独在异乡为异客,是New Yorker还是纽约过客,苦与泪都付笑谈中。白先勇的文笔着实厉害,文字隽永,出神入化。几乎所有故事都是在寒冬,着重描述了纽约的阵阵寒意,恰逢成都降温,也看得俺寒意阵阵,陷入深深的悲悯情绪当中。忽然想起那句著名的台词: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n谪仙记:最后高潮的文笔太过了得,寥寥几笔写景的句子,就把气氛和情绪刻画得惊心动魄;nnn谪仙怨:生活的压力与生命的尊严,哪一个重要?nnn夜曲:被辜负了的一代最有热血最有抱负人的永恒之殇,每每读来都颇令人动容;nnn骨灰:那段唏嘘历史,几杯酒下肚,在两位老人的回忆间,功过对错,都付诸肚里腾腾升起的热意,冷暖由己;nnnDanny boy & Tea for two:不一样的爱情和生命之悟,已无理解,惟余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