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找出凶手到底是谁,看了第二遍,也看了书友的想法,理一下整体思路吧:
毒死穗高的人和毒药可能是:
①在美和子婚礼的前一天,神林贵弘和她在酒店内的日本料理店吃饭时,神林直接接触到了鼻炎药瓶,当时美和子去了趟洗手间(此处毒药来自前一天神林在穗高家捡的那两颗准子偷放的被穗高丢掉的毒药,他在回酒店路上喂了猫一颗,还剩一颗。此时还没得到恐吓信,所以神林最后上交的毒药应该就是信封里带的毒药)。
疑点:这个做法等于是把毒药混到一瓶中,从中一次拿到毒药的几率比较低,而如果能合理解释穗高的死的话,只能是这个几率出现了,该穗高倒霉,但是总觉得有些牵强。
②这种情况就是书友们说的情况,骏河在西口绘里把药盒给他后,装兜里了一下才给了侍应生,在这个时候直接换了药盒,即穗高前妻寄回来的同款药盒(此处必须有个前提就是:骏河在和雪笹香织一起离开准子家后又偷偷回去拿了一颗,或者是在刚把尸体搬过去后就已经拿了一颗,因为骏河当雪笹香织面只拿了一颗毒药,而他给神林恐吓信里带了一颗,所以他必须有两颗药)。
疑点:骏河在离开准子家时还不忘擦掉瓶子上的指纹,而却没擦掉穗高前妻药盒上的指纹,再加上换了药盒后上面就没有了美和子、雪笹香织、西口绘里这些人的指纹,这点让我难以信服。
至于雪笹香织虽然也有可能再回去准子家偷拿一粒药,但是她为了不让自己被怀疑,刻意不多接触药盒,所以她的毒杀可能性几乎没有。
综上,即使骏河是凶手有点符合最后加贺说的指纹的线索,但是我觉得不够合理,而神林贵弘是凶手的话,我又没有明确的指纹线索来支持这个可能性。
所以,特别希望有一个更合理的解释出现,只能拜托各位书友了。
我杀了他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2)篇“我都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了。谁是凶手都可以,快告诉我答案。”
书里的这句话,就是看完这本书后的感想[捂脸]
这又是一本以开放式结局收尾的作品,作者最后也没有直接告诉读者谁是凶手。
网上有人评价说:《我杀了他》是《谁杀了她》的姐妹篇、高级篇。
然而,个人认为这本书还是虎头蛇尾了。开始感觉可以给五星,但因为结局的不完美掉了一星,只剩四星了。
我不赞同有些书友看完书统统给五星的做法。这样,一是误导读者——星级也是我选书的标准之一;二是对作者和作品的不负责任——全部都给一样的评分,就失去了评分的意义。
本书通过三个嫌疑人轮流以第一人称视角的叙述,似乎在引导读者把推理的重点聚集在这三个人身上。我开始看了书名和这样的叙述方式,认为东叔的结局有可能是模仿阿婆(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经典作品《东方列车谋杀案》,或者是反转拖出第四人。但是听完整本书,再跳读细节,感觉仍旧不能十分严密地推理出凶手(不想细写了——读这本书花的时间太长,不太值得啊[流汗])。
翻看了网上书友的评价,想找出学霸的思路。但发现大家的意见不仅不统一,而且实在也没有非常令人信服的合理解释。不论哪种推论,似乎都有Bug[晕]
所有答案都不理想,那只能说明老师的题目出得有点不太好了[饥饿]
另外,有些不明白:为啥有人读书前先看别人的想法和读后感,还要抱怨人家透剧[疑问]——不透剧、不扰乱其他读者思路的感想,只能是隔靴搔痒(就像我这样[糗大了])。当然,我也不喜欢只看浓缩的故事简介。其实,真正写得好的小说不怕透剧,即使知道了故事轮廓,还是能从故事架构和细节描写等许多地方读到出乎意料的精彩[憨笑]
我杀了他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3)篇2019.1.6
很晚了,我看完《谁杀了她》后又继续看了这一本《我杀了他》。在看书之前就知道结局开放,个人以为没有什么结局开放,不过在很多时候是很微妙的。所以不知道凶手是哪一个也正常。
我以为《谁杀了她》那本书里佃润一是个渣男的代表,好吧,我错了。《我杀了他》里的穗高诚就是个垃圾的代表,渣男中的渣男。自私、擅长索取、不负责任,玩弄别人感情的男人。就是这样一个男人还有女人看上,我不得不服,长的帅还有才是个人渣都有人喜欢。
故事是以三个人的视角来写,那么肯定凶手就在这三个人之间,是相处许久的老同学,还是曾经的旧爱,还是被抛弃希望殉情的旧旧爱,最后或是现任未婚妻的哥哥。每个人都有理由,这个男人是非死不可,因为想他死的人有点多。故事的结局并没有说清楚谁才是真正的凶手,这一切都需要动脑子思考推理。我恰好是个没有脑子的人,所以我没看出来很懵逼。但是很精彩,情节也很紧凑,就是每个人的视角转换的时候他们的时间线我对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