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终于读完了!
读完发现自己一直狭隘定义了“丝绸之路”。以前学习历史,总以为丝绸之路的重点地带在中国,事实上,中国在这其中的影响力十分有限。《丝绸之路》是一部世界史,而且是全新角度的世界史,不仅抛弃传统的“西方中心论”,而且重新定义了“The Silk Roads”。
作者从多条“路”来观察世界历史,将世界史重新组合成一个与时俱进的完整体系,的确是一个超乎寻常的构思。更让我钦佩和感动的是,作者饱览群书,查阅了他在各国图书馆能够找到的所有文献质料,终于写成了这部具有恢宏性的作品,书中的论述无一找不到出处(附带的100多页的尾注就是最好的证明)。
作者用的书名是“The Silk Roads”,思路极其宽广,视角极其独特,论述极其深入浅出,将丝绸之路演绎为25条路,最后还为中国读者增加了“新丝绸之路”。作者从4000多年前丝绸之路的源起说起,到公元前200年汉朝时期丝绸之路的兴盛,再到公元1000年左右丝绸之路的辉煌,一直说到2013年9月,习主席在哈萨克斯坦发出共建“陆上丝绸之路”的倡议。跨越时空,跨越宗教,跨越政治,跨越文明,全景式展示了丝绸之路的辉煌与没落,以及人类以欧亚大陆的中央(中东、中亚)为舞台,沿着丝绸之路,在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上的各种交流与交锋。
推荐此书!虽然读的时候会为列强的侵略愤怒,会为教徒的死忠无奈,会为百姓的苦难痛心。
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2)篇孤烟袅袅长河落日,马嘶阵阵商旅行僧,驼铃声声大漠行走,丝路漫漫岁月沧桑。
花了十六个多小时看完了这本全新世界史——丝绸之路,像是一幅徐徐展开的历史画卷,描绘着这一千多年来,在亚非欧核心地带世界屋脊的这片土地上,宗教、文化、贸易、政治的发展之路;这个蕴藏着丰富资源矿产宝藏的黄金地带,人民饱受着战争、掠夺、反抗和斗争的复兴之路。
90年代的海湾战争,2001年的911事件,如今我国方兴未艾的一带一路建设,这些在我成长经历和记忆中的重大事件都跟这条连接中西方,连接亚欧非三大洲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紧密相连。
“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马上要在北京举行,新的时代即将开启。
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3)篇南北东西,南北东西,这里从来都是世界的真正中心。
作为沟通东西方的枢纽和纽带,这里一度是文明、科技、经济、意识形态的荟聚之地。
地理位置及其资源禀赋,谁曾想带来的却是跨越千百年的动荡。
从地理地形上来说,这里是四达之地,然而却也是交、争之地。记得三国志里祖居南阳的荀彧判定,南阳居天下之中,遭乱必当天下之冲,故为避乱而迁居他处。我想,这其中的道理是相通的。
内外势力的轮替争夺,特殊的资源禀赋,带给普通民众的却多是苦难。历史上人来人往,各个部落走马灯式替换,留给今天的确是隔阂和意识形态的争夺。虽在历史上,也曾有过短时的融合。
今年的阅读,历史类,这是第五本。从价值观上,这本书没有毛病,叙事上,虽不免啰嗦却胜在连贯易读。(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