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乾隆皇帝拥有多重角色。他既是卓越的政治家,高明的军事家,又是资深收藏家,涉猎广泛的学者,同时还是作品最多水平不高的诗人,平庸却自负的书法家,伟大的旅行家,出色的射手和猎人。他的真实形象,与野史传说实在风马牛不相及。他的性格非常复杂。他情商很高,风度翩翩,很善于讨取别人的欢心,常使人感觉“蔼然有春风和气”;他又高己卑人,内心深处很少有瞧得起的人物,施政过程中经常峻烈严酷,刻薄寡恩。他为人节制,平生饮酒不过数杯;他又穷奢极欲,花起钱来如沙似海。他富于同情心,常常因民生困苦而潸然落泪;他有时又像野兽一样野蛮,制造了一起起惨绝人寰的文字狱,甚至在战争中进行种族灭绝。他早年富于自知之明,谦虚谨慎,把盛世推上了顶峰;晚年却刚愎自用,自我膨胀,听不进任何意见,亲手毁了这个盛世……n历史上很少有人像他这样有如此多的侧面。对母亲,他是一个极为孝顺的儿子。戴逸先生在《乾隆帝及其时代》中说:“乾隆对他的母亲,感情深挚,发自天性。故礼敬有加,始终不渝。”n对嫡妻,他是一个深情而专一的丈夫。他17岁与出身名门的富察氏结为夫妇,两人感情极好。皇后不幸于乾隆十三年(1748年)去世后,他悲痛欲绝,追念终生,写下百十首感情真挚的悼亡之诗,见证了他是一个深情重义的男人。对女儿,他慈祥可亲,甚至俯首甘为孺子牛。对儿子,他却一直板着面孔。为防止历代争储故事重演,乾隆对皇子们管束极为严厉。限制之严,待遇之低,超过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他的长子因为在嫡母的丧礼上表现得不够悲痛而受到他的严厉斥责,并因此惊惧而死。对大臣,他早年彬彬有礼,宽大仁慈。乾隆十三年后,他却一反常态,颐指气使,任意挫辱,比雍正还要残忍苛刻。乾隆时期是清代诛杀大臣最多的时期。对“顺民”,他“爱民如子”,经常为民间疾苦而动容落泪。他慷慨地普免天下钱粮,豁免穷困百姓的税赋,在灾荒之时,不遗余力放赈救灾。对敢于反抗的“刁民”,他却蛮不讲理。老百姓无论被贪官污吏如何压榨剥削,走投无路,也只能听天由命,不得“越级上访”。对于群众聚众抗议,维护自己的权利,他总是视如大敌,一再强调要“严加处置”,甚至“不分首从,即行正法”。对知识分子,他前期宽容大度,为雍正时期的几起文字狱翻案,增开特科、恩科,增加入学名额,一时让人感觉春风拂面。后期他却成了中国历史上最残忍、最疯狂的文字狱制造者。许多精神病患者在发病之际随手乱画几个不知所云的字,也会被乾隆定性为大逆不道,本人凌迟,亲人连坐……n但無論如何,作為一個人來說,他的幾十年如一日的自律性,令我敬佩,做人難,做好人更難,做皇帝難,做好皇帝更難,人無完人,即使是因為大清過度的閉關鎖國,狂妄自大,導致鴉片戰爭和晚清的一敗塗地,但,乾隆皇帝仍是偉大的,一個優秀的政治家,注定不能當一個優柔寡斷的好人,我喜歡他的完美主義和驕傲自大,因為他是強者,只有強者才會不斷追求卓越和完美!n
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2)篇纵观中国历史,盛世君主往往是英明与昏聩集于一身,理智与膨胀合为一体。他们既是辉煌成绩的创造者,也是王朝衰落的罪魁祸首。
成功的统治者必须具有两面:一面是圣人一样的仁慈,另一面是狮子一样的残暴。
乾隆朝创下的盛世,是全新的盛世,是最富庶的盛世,同时它又是最贫穷的盛世。纵向比,它是中国历史上最富有的盛世,横向比,它是同时期最富有的国家。可在盛世背后,却与世界潮流脱节,错过了工业革命,错过了赶上世界的时机。以致被世界远远的甩在后面,最终一蹶不振!
人口压力,突破历史的人口基数和物质基础,风光背后,确实穷困潦倒的国度,人均之下,社会问题矛盾激化。其错当在于政治制度,而不在于民族的天性或者气质。
与底层的普遍贫困强烈对照的,则是上层社会生活的豪奢。富者甲第连云,贫者无立锥之地。
他的性格非常复杂。他情商很高,风度翩翩,很善于讨取别人的欢心,常使人感觉“蔼然有春风和气”;他又高己卑人,内心深处很少有瞧得起的人物,施政过程中经常峻烈严酷,刻薄寡恩。他为人节制,平生饮酒不过数杯;他又穷奢极欲,花起钱来如沙似海。他富于同情心,常常因民生困苦而潸然落泪;他有时又像野兽一样野蛮,制造了一起起惨绝人寰的文字狱,甚至在战争中进行种族灭绝。他早年富于自知之明,谦虚谨慎,把盛世推上了顶峰;晚年却刚愎自用,自我膨胀,听不进任何意见,亲手毁了这个盛世……
我们总说屈辱史,可谁会细细思考,妄自尊大,天朝上国,目空一切,腐败重生,所有的一切只不过是自食其果而已!纪念只是铭记,唯有改变,放下身段,真诚平等,不骄不躁,有理不必高声,默默无语,自我完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当是时,必是耀眼之时。
最怕的不是比你条件好的比你努力,而是他还比你更低调!
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3)篇三代才能出贵族,是有其道理的,清朝凝三代之力才出了乾隆。但是即便那样又如何?- 这个世界很奇怪,清朝皇帝在整个中国君王群体中算是最兢兢业业了,乾隆在整个清朝君王中又算是最干练精明了,可是中国引领世界风骚两千年之久,却在他的时代由强到弱转折,到如今我们也还没回到当年辉煌荣耀。想起一则轶事,当年他的裕陵被孙殿英发现,官兵死活打不开大门,用尽机关进去后发现原来是乾隆的棺木鬼使神差地从高台上游离下来顶到了墓门之后,像把门闩一样抵住官兵蛮力,老爷子死后还威风一把。十全老人死后不得安宁,该是他盗用嘉靖拥陵金丝楠木报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