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斯特里克兰在斯特罗夫救了快要病死的他后,夺走了斯特罗夫最爱的人,并把布兰奇当做性欲的工具,最后导致她自杀。然后把他画的布兰奇的裸体画送给了斯特罗夫。面对“我”的质问,他觉得斯特罗夫是大张旗鼓的善意,布兰奇是个愚蠢的女人。“我”愤恨的说着没有他们你就死了,斯特里克兰却回答到“死就死了嘛”这一切看起来着实让人厌恶斯特里克兰,大概是大多数讨厌自己的人最为之讨厌。书中写过,斯特里克兰说过他要摆脱所有的欲望。可是如此追求自己的艺术不也是一种欲望吗?追求自己心中的月亮可以,不要所谓的六便士也可以,每个人的选择不一样,可是因此伤害到别人却是不可原谅的。“他是个令人讨厌的人,也是一个伟大的人。”他是个一个矛盾体,一个为艺术痴狂的男人。另外毛姆总是把女性写的那么不堪。要么不懂情感,不懂艺术,或者就像布兰奇一样认为爱情是生活的重要部分。对于女人的爱情观的描述,文字很赤裸裸,也恶狠恨,但是却也不得不承认写的很透彻。对艺术上有造诣,生活中会摈弃他吧....大概这就是月亮和六便士不可兼得。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赏析 第(2)篇很早就在各种演讲或是文章里见到引用那句最经典的话: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现在终于把这本书看完了,确切地说看完很久了,书评却是无法下笔,因为跟看之前预想的不一样,心中的感触抽象缥缈抓不住。毛姆叙述手法杂乱却又有着合理的逻辑循环,客观写实却平淡中又把每个人物内心的波澜生动而鲜活地敲打在你的心里。
关于主人公: 无意刷到一个演讲,心中斯特里克兰德一种时而清晰时而模糊的形象突而变得明朗起来,他不就是那个出走半生归来仍旧少年,不忘初心地最终获得了始终的人吗?有着明知不可为,不该为,不必为而为之,做事不考虑成本,赔了还是赚了,不考虑结果,赢了还是输了,而是因为这件事本身值得做应该做的少年感,有着尽力以后不管有无喝彩都能保持从容淡定的出世观。
关于爱情: 我想每个女性读者看到的第一眼主人公都是渣男,抛妻弃子,人神共愤。可真正静下心懂得他时会发现,三个女人,都爱他,却是不同的三种爱情观。妻子属于最生活中最普遍的门当户对,以夫为天,相夫教子却最不懂他;情人性情中人敢爱敢恨却爱自己更多;而最后陪他而终的阿塔是我见过的最勇敢独立最单纯乖巧的姑娘。看似最原始最无知的她,却是真的诠释了那句我喜欢的话: 我是爱你的,你是自由的。陪着你最真实的自己。我想,她也是最后住在了那个扔掉了六便士,摆脱了情感,眼里只有月亮没有其他斯特里克兰德心里的姑娘。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赏析 第(3)篇毛姆在书中写道:作者更想去了解,而不是去批判。同样的,在读这本书的同时,我强烈的被斯特里克兰德的故事所吸引,对他的一切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不是也不愿去批判他。因为以世俗的标准来看,如果我还没有丧失是非观念的话,他是应当大批特批的。可人性是复杂的,善与恶同行,美与丑并存。
斯特里克兰德是一个天才。所谓天才,可能就是那些被上帝选中的,本能里带着渴求美的强烈欲望,并为之如苦行僧一样孜孜不倦的追求。斯特里克兰德放弃了安稳的工作,完美的家庭,独身来到巴黎画画。他冷漠的可怕,刚开始让人觉得他非常自私。也让我一直有一个问题:比之于他的后半生,那他的前四十年有算什么呢?比之于他的一生,大多数人安稳的度过此生,他们的一生又算什么呢?毛姆给出了多组对比,没有给出答案,却让人感觉到了深深的讥讽。译者序中,译者提到题目,他觉得月亮和六便士同样重要。而我来揣测作者的话,月亮比六便士重要。
为什么那么多人崇拜斯特里克兰德的冷漠与离经叛道,甚至想方设法来证明他的坏?八卦欲是有的。毫无疑问的是,斯特里克兰德是个伟大的人。他的灵魂的美和勇气与他冷漠自私的性格却对立的可爱直率。
很喜欢这本书,也希望我能找到我的月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