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抄:
人心都是很敏锐的,感情也是很公平的,亲密与否,最终都是完全由内在的、关系的因素决定的,和你完成了多少仪式、走过了多少形式没有必然联系。
想起一位情感咨询师的观点。他认为,喜欢需要一年,爱需要三年。一见钟情更多是多巴胺的作用和我们理想伴侣的投射。吵个架就分手离婚的不是真正的亲密关系,更像是小孩子过家家。高粘度的亲密关系具有的特点:了解,尊重,信任,相互依赖性,相互一致性。不会轻易分手,一方失去另一方会异常的痛苦。无奈现代人的情感太薄弱,经不起时间和世俗的考验。
当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怎样才会满意的时候,当然就找不到令你满意的关系,或者只能在看上去令你满意的关系里苟且过着,并且把对自己认知的不清晰,归结于伴侣不理解你、不懂你。在感情中有这样的心态,是很难真正感到和伴侣亲近的。
了解自己的情感需要,从更宏观的角度来说也是了解自己的成长需要,或者说是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这辈子想要得到些什么,实现些什么。或许你的伴侣可以帮你去思考和明晰这些问题,但很大程度上,这些还是一个需要自己先独立完成的功课。
关于人的想要(want)和需要(need),我们需要做一个区分。这两者的关系你可以理解为路径和目标,我们通过得到想要的东西,来满足我们根本的需要。想要的东西往往是某些具体的事物或者行为,而需要则很多时候都是主观的体验和感受。
比如,我想要很多钱,因为有了钱别人就会尊重我,所以我需要的是尊重;我想要老公很专一,因为他只对我好,会让我觉得他很重视我,所以我需要的是重视;我想要很多漂亮的衣服和包,因为我打扮漂亮了,别人才会认可我,所以我需要的是认可。
在我看来,能清楚区分自己想要什么、需要什么,并能明白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判断自己自我认知程度的方式。
从满足需要的角度来说,人生的意义或许就是朝着需要完全满足的完美状态无限接近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说,成长就是一个不断获取新的能力和方式以满足需要的过程。对于自己需要的认识如果不清晰,那么一个人的情感就可能在很长时间里被聚焦在一些反复尝试但一直得不到理想结果的事情上,而失去了进一步发展自己心智和能力的机会。
一个在感情里极端缺乏安全感的人通过咨询发现,触发自己焦虑的信号其实从儿时与父母相处时就存在,于是不再一味指责和控制伴侣。了解自己多一些,能够更全面地理解问题与挑战,也能做出更周全的反应。
提升自我认知会花费你非常多的时间,过程也不会那么轻松,我建议你不要急于求成或带着完成作业的心态去做。人生中难得有一些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的事情,这是其中之一。
许多人会选择忍耐,降低底线和标准,以此来保住关系。可是当你在容忍的同时,也就损失了相当多的亲密和信任感,导致的结果就是两个人之间的假性亲密关系。
请重视两个人的关系基础。如果两个人之间还没有形成比较有效的处理矛盾、共同面对问题的良性沟通模式,如果关系还没有经历过什么考验,或者说有点经不起考验,我会认为这段关系作为婚姻和家庭的基础是非常薄弱的。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是在家人和社会的催促下糊里糊涂走进婚姻的,殊不知这些催促你们的人并不是发自内心地觉得你们够成熟、有能力去承载起一个幸福的家庭。或许这些人自己也不知道婚姻需要有好的关系作为基础。
给你提供两个思路,来重新看待你们的婚姻。
第一,在我们的专业领域有个概念叫做优势视角,简单来说就是当我们解决问题的时候把着眼点放在那些优势的、积极的方面,并且从中寻找改变的可能性。
从这个角度来看,你们的婚姻里其实有不少优势,比如老公对婚姻的责任感很强、情感上专一;比如你们即使有很多矛盾,他也并没有完全拒绝沟通,还是愿意表达自己的不满和希望;比如工作上很努力上进,等等。所以,当你在寻找调整策略的时候,就应该考虑:「我应该做些什么事情,才能让这些优势继续持续下去,甚至是更大程度地发扬?」
第二个思路是,虽然你们遇到的问题很多,但有一个共性,就是当你们遇到意见不统一、沟通不畅的时候,总是会产生矛盾冲突,而你们似乎也没有能力去处理这些矛盾。
你婚前表达过对自己为人处世的能力不太有信心,那么现在你就要知道,你为人处世的问题,并没有因为结婚而消失。反而现在你面临更大的考验,更加需要关注自己在这个方面的表现。比如他老说你喜欢训他,而你自己的意思又不是在训他,那么是否可以问问他:「如果我想表达 xxx 这个意思,你觉得我用怎么样的方式来表达,你会最容易接受?」
你们关系的改善,不是单纯的你要求他怎么对你更好就能解决的问题。我相信你老公也是爱你的,肯定不会故意对你不好。所以当他面对你的时候,是什么因素阻碍了他对你好,是什么事情让你们关系里本来好的方面无法得到发挥?在自己的处事方式和表现方面去找改善的方向,一定能够有起色。
另外一个了解彼此的话题列表:
1. 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是什么?
从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你可以看到一个人的思维水平,包括决策过程、推理思辨和整合信息的方式,以及相关方(比如家人)之间关系和观点协调的策略。最终做出的选择也能反映一个人的价值取向。你需要判断这样的决策方式是否与你契合,因为今后你们会需要做很多共同决定。
2. 当你犹豫不决或者困惑的时候怎么办?
这样的问题帮助你了解一个人的核心价值观、信仰、精神支柱。如果一个人还没形成精神上的核心框架,那么他(她)可能还没有能力承担起一段关系/婚姻。如果对方有,你可以判断是否欣赏或与你契合。
3. 人生中最困惑/困难的时刻是?
一个人如何面对人生中的挑战,遇到困难是否有足够的智力、资源、策略方法来面对,包括情感上是否沉稳应对,都是成为好伴侣的重要标准。与此同时,你也可以看到一个人对待生活中消极事物的态度,是满腹怨言、怨天尤人,还是冷静反思、总结教训,并在错误中成长。
4. 心情特别糟糕的时候会做什么?
一个人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是成熟度和情商的表现。而且他(她)处理自己负面情绪的方式很可能就是今后对待你们之间矛盾冲突的方式。聪明、高情商的人会用积极有效的方式来面对,比如运动、扫除、交谈倾诉等等。一个善于排解处理消极情绪的人同样也善于照顾伴侣的情绪。
5. 你的性格有多少面?
每个人的性格都可以有不同的面。一方面看一个人是否可以灵活地适应不同的环境、关系,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自我认识如何。越是了解自己个性的人,越能够更好地处理各种情况和情绪,你也越能够了解他(她);反之,则脾气难以捉摸,也容易感情用事。多面的人会更有趣,对更多的事情和场合感兴趣,情绪上也更多样性。
假性亲密关系(自选集 知乎「盐」系列)读书赏析 第(2)篇这本书大致分成四个部分。前三个部分,导致假性亲密关系的三个原因:不了解自己、不了解彼此和爱无能。
假性亲密关系(irrelationship)不是一个严肃的心理学术语,但这个词却相当生动地描绘了那种我常常看到的场景:一方面,两个人的生活或许已经非常紧密地关联在一起,一切日常活动都围绕着彼此安排,住在同一屋檐下,经营着婚姻或家庭;另一方面,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和自己的爱人之间已经有着越来越多无法探讨的话题、不敢表达的情绪,以及难以掩饰的不信任和不安全感。
为什么真爱会掺假
第一,他们并不真的了解自己。
第二,很多伴侣们并不真的了解彼此。
第三,很多人自己有情感上的障碍和问题,阻碍了亲密关系的成长。
理想的关系,应该是不断成长和成熟的。
你并不了解自己
这种无力其实并不是因为对方不够好,而是因为无法知道什么样的关系会让自己满意。
第二个原因是,情感关系里的亲密感要能够一直存在,关系就必须不断成长。
提升自我认知
人的意识像手电筒一样,照到哪里我们才注意到哪里。而人的内心又是很复杂的,像一个漆黑的房间,我们永远无法照亮每一个角落。
了解你的伴侣
请重视两个人的关系基础。如果两个人之间还没有形成比较有效的处理矛盾、共同面对问题的良性沟通模式,如果关系还没有经历过什么考验,或者说有点经不起考验,我会认为这段关系作为婚姻和家庭的基础是非常薄弱的。
所以当他面对你的时候,是什么因素阻碍了他对你好,是什么事情让你们关系里本来好的方面无法得到发挥?在自己的处事方式和表现方面去找改善的方向,一定能够有起色。
爱无能
没有人是真的爱无能,如果一个人看起来没那么重感情,可能是心理上受过伤,长久以来在心里上筑起了一道防线,才会让自己变得麻木。好好和自己的伴侣沟通,自己也要适当调节这道防线,尤其是在面对自己亲近的人时。
面对焦虑型依恋的方法
假性亲密关系(自选集 知乎「盐」系列)读书赏析 第(3)篇按照这样三个步骤去做:理解与反思,沟通与商讨,尝试与改进。
在考完科三的时候看完了这本书,科三的激动已经平复下来了,关于自我认知以及两人之间的亲密关系的思考重新开始了。
许多事情未雨绸缪总是好的,浅淡于心也是不错的,我尽力的让自己去修炼十八般武艺,想的是为自己多一条路。一个人是好的,两个人似乎比一个人再稍微好一点点。这好与不好的比较,不是以经济学中的效益为标准,却是其中的个人心境。在两个人的道路上,是有互相支撑的有点,但毕竟是两个独立的人,脾气性格又大不同,其中的矛盾必是层出不穷,若被这矛盾吓退,灰心,则是过犹不及了。学会化解矛盾是每个人的必修学,桀骜不驯也好,孤独求败也罢,我们不过就是在不断的提高自我认知的水平上去追求生活。
两个人,年轻,一无所有,敏感,但我们需要的是一颗不断去学习去追求的心。不敢去说我们一起走的路有多远,但是我不会在其中做一个轻易说放弃的人。努力是有作用的。
希望我们能够一起去走向传说中的理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