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特里克兰德是个醉心于画画艺术的可叹之人。他的可叹之处就在于,全世界的人都是追逐着梦想跑,他却是一个被梦想追着跑而且被梦想击中的人。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必须画画,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
思特里克兰德还是一个可恨之人,他的眼里只有画画,没有家庭,没有责任甚至没有人性,除画画之外,仅剩的也只有几种最原始的本能,吃、喝、呼吸、还有性。
思特里克兰德也是一个可怜之人,因为他眼里岂止没有别人,甚至没有自己。一个被梦想俘虏的人本身就是在追逐着自己的“噩运”,十五年遍尝生的艰辛和死的苦难,最终自我流放到南太平洋的塔希提,身患麻风病双目失明,临死前叫人把他的巅峰之作付之一炬。
思特里克兰德又是一个可敬之人,可能世俗的眼光至死也难以理解,这样一个残酷、自私、粗俗、情欲的人有什么可敬的呢,他甚至还跟在自己濒临病死的时候救过自己性命的荷兰画家的妻子私通,最后又抛弃了她,结果搞得人家家破人亡。说实话,我也很不情愿把“可敬”二字用在这么个疯子身上,可凭心而论,他能掌控自己的命运吗?不能。从他被梦想击中的那一天,他已经做了梦想的奴隶!他的冷酷,他的没有人性,都是在本能地迎接-迎接梦想的召唤,迎接灵魂的渴望,就像怀胎十月一朝分娩,就像溺水的人看见那棵救命稻草的瞬间。即便如此,对于这么个混蛋,我还是喜欢不来。无论他才华横溢,无论他开宗立万,甚至是空前绝后。这是个让我鄙视的可怜的人。
相比之下,那个善良热情无底线,懦弱求全无自尊的戴尔克.施特略夫则更可怜,更让我鄙视。他的妻子勃朗什之前是一个罗马贵族家庭的老师,这家的少爷引诱了她,她原本以为那个男人会和她结婚,没想到却被这家人逐出门外,她怀孕了,想要自尽,这时施特略夫出现了,然后像太多的”英雄救美”一样顺理成章了。
勃朗什爱施特略夫吗?不爱。她爱的只是施特略夫及时递过来的那根救命稻草,没有爱,只有感激、回报和不得已,为了施特略夫的热情、温暖和宠爱。她深深地明白,她们的爱情或者说婚姻经不起半点的诱惑,与其说她对自己的婚姻没有信心,不如干脆说她对自己没有信心。可施特略夫这个蠢货却创造了个机会,一个摧毁他们婚姻的机会,那就是把病的奄奄一息的思特里克兰德接回家让妻子悉心照料。他之所以执意这么做,仅仅是出于善良,爱才,慧眼识真金,他看懂了这个为了艺术而变成疯子的人的伟大之处,但可悲的是他没看懂自己的婚姻。他苦苦哀求,软磨硬泡。她歇斯底里,誓死反对。最终,这个善良的蠢货施特略夫“很老道地”而且是带有指责语气地重重地揭开了妻子心底的那道疤,那道无论如何也见不得阳光的疤,那道只有剜开妻子的心才能看见的疤。终于,妻子同意了。终于,妻子的心死了。施特略夫这个蠢货只知道泪干了眼会瞎,却不知道血干了心会死。怎么说呢,两个可怜的人吧!
顺便提一下那个思特里克兰德太太吧,忽然想起现在很流行的一种说法,“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顶帽子扣她头上也就无需赘言了。也是个可怜的人。
总之,一群可怜人,一群可怜人的故事。
《月亮与六便士》,如果月亮代表梦想、美好和纯洁,那么便士代表的就是金钱,物质和生活。至于为什么是“六便士”就只能问毛姆先生了。
地上是一地的便士,天上是一弯美丽的月亮,你会先看到什么?反正我会先看到便士,一毛钱的红包都喜不自禁,何况是一地的外国钱?去TMD月亮吧!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2)篇客观来说,是2018年读的书中最喜欢的书(之一)了。
第一次读毛姆,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作者的笔触很奇特,不可多得,对人物心理、行为和言语描绘的超出我的预期,经常会因为看到一段话而时常因为作者的对事件描述时候从一些我没想到的契机中插入一段描写而会有感动的感觉。简单来说,就是你会觉得这个文字是活的,是有鼻息的,是有脉动的。如果说我告诉你看毛姆的这篇作品有看电影一样的感觉,那么我绝对不是在开玩笑——他甚至都会很舒服不让你感觉生硬的潜意识地告诉你这个镜头里每一个物件和人物的摆放和朝向,更甚至在有些登峰造极的名场面里,他都会告诉你光的方向和房间的味道!这可不只是视觉的享受了,这是嗅觉、听觉等多方面的按摩。
说罢毛姆不可多得的文字功力,下面得多赞美一下作者对生活、人性、理想和感情的深刻理解了。
一本书,如果说想让里面用文字记载的故事永不过时,那么它必须要和人性挂上钩的,挂钩的人性面越深,越不易过时。因为我们的社会一直会在动荡在变化,所以当我们看到几十年上百年前的故事的时候,总会因为时代的脱节而不是很能进入情景而导致不能完全收到作者的思想,甚至有时候都读不下去。
但是人性往往是亘古不变的,可能会有地区性、民族性或其他方面的差距,但是可悲的说,以百年为单位来看,人性是真的不大会受到更改的。所以,其随之引起的社会性的思考——感情、理想和生活——总是差不多的。快乐是短暂的,多的是困惑和不解。我们每一刻遇到的问题和心理上的挫折,都不是独一份的,都是被前人昼思夜想辗转反侧的。而我们的作者就是思考至深的那一个,所以他才能把这些思考不以哲学问题和答案的模式硬扔给我们,而是揉碎打碎了填鸭在一个个故事、一个个角色和一个个起承转合之中让读者老少咸宜的去感受去领悟,每个人有自己的一瓢饮。
理想,有关于什么是值得依托的理想的社论,应该为之付出多少的讨论;感情,里面有成熟婚姻的断裂,有逆来顺受的友谊,有喜新厌旧的爱情,有因求不得而分外想得的嗔痴,有淡薄一切感情的生活方式;生活,更是这本书的主线了,写到整本书都盘活了。
不像之前读的《人间失格》通过大苦大悲让人们哭着跪着感受生活的轻和沉重,这本书会让你觉得非常好下咽,甚至如果你和我的口味差不多,会觉得酣畅淋漓看不过瘾。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3)篇非常有意思的一本书,和我以往看的都不一样!思特里克兰德是个伟大的天才,这是不可否认的!他的画就是究竟是怎么样的,有具有怎样的艺术魅力,我其实并不在乎,反正我也不懂。可是读完这本书后总有些激动、有些小兴奋,有些冲动,当然我不会像思特里克兰德一样离开现在的一切去寻求真谛,可是我压抑不住内心的一堆询问——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关于书本的内容,我似乎都忘了又可是貌似都在我的脑海中,揭露人性的毛姆、渴望又极致的勃朗什、烂好人施特略夫船长、专一愚昧的爱玛、风趣幽默的船长……每个人都有其看似合理又有不现实的一面,就像这个故事一样。可是我爱这些个人物,爱这个故事,我也想书写让自己满意的一幅“画”,不用在意任何人的眼光与看法,只需要自己满意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