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构是什么?应该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才能更好去理解什么是结构思考力。万事万物,没有一样东西不是由其结构组成,小到分子、大到宇宙,都是由结构所铸件而成的,打个比方:一款手机的结构是什么呢?屏幕、主板、摄像头、电池、CPU、内存卡、还有里面的APP,组合在一起就是手机,把手机拆分开,可以明显看出其结构和组成。
结构存在于每个整体与局部关系的无穷变化中,每个局部表现整体,而局部的意义又由整体来决定
当然此书写的很抽象,不拆分手机,拆分问题和组装问题,把一个问题通过有逻辑,有条理的拆分出来(拆分问题)。把只有问题零件的信息,如何总结成一个论点,也就是我们的“手机”(组装问题)。最终目的还是解决问题
全书主要思想,金字塔原理,从上到下-纵向,从左到右-横向,也是数学里面X和y轴之间,在拆分和组装问题时,是一个360度思维去看待,而不是孤立一个点存在。
结构思考力是一种“先总后分”的思考与表达方式,强调先框架后细节,先总结后具体,先结论后原因,先重要后次要。
论:结论先行
一次表达只出现一个思想,并且要出现在开头
证:以上统下
任何一层的思想,都是其下一层的总结概念
类:归类分组
每组的思想,都应该属于同一个范畴
比:逻辑递进
每组中的思想都应该按照,逻辑顺序排列
以上四点,用四个字概括{论证类比},其中论证是纵向表达方式,类比是横向表达方式,每个层级之间的关系和逻辑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结构思考力强调先框架后细节、先总结后具体、先结论后原因,是一种典型的目标导向的思维模式
四个象限的描述及具体步骤。
论:结论先行
从上到下开始开始做分解、疑问式回答做分解、设想问题、回答问题、站在对方的立场回答。比如:电信手机最近网页和视频打开缓慢:发现问题-因为4g信号不好。分析问题-地方太偏僻无法正常连接4g。解决问题-换用其他运营商服务,或者到4g稳定区域在做连接。 以上案例,主要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步骤施行,文字描述过程中,不需要加上为什么之类的疑问,大脑只需自问自答。毛主席教导我们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实说的也是“是什么”、“为什么”和“如何做”三个方面,也就是2W1H(What、Why、How)
证:以上统下
1-收集信息:将能够收集到的信息,全部罗列出来,需要发散思维。
2-分类:这个环节的原则是“归类分组”,确保同一组的思想都属于同一个范畴。
3-概括总结:通过下面各个要点的观点,将每个分类概括出一个结论,当然还可以继续往上概括,直到金字塔结构的塔顶得出最终的结论为止。
比如:框架好看,颜色时尚,造型洋气,镜片薄,轻巧,镜片不容易花,预防近视,不容易折断,佩戴舒服。
收集信息,分类整理,结论先行,得出结论。
外观:框架好看,颜色时尚,造型洋气,镜片薄
性能:镜片不容易花,预防近视,不容易折断
舒适度:轻巧、佩戴舒服不压鼻子。
得出结论:这是一款好眼镜
类:归类分组
1-演绎论证标准式,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是横向画出来的,而最上面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是对于下面这个论证过程的自下而上概括总结。
比如:所有哺乳动物都是有心脏的动物(大前提)所有马都是哺乳动物(小前提)所以所有马都是有心脏的动物(结论)
2-演绎论证常见式,现象、原因、解决方案就是常见式。
比如,(现象}是空气污染指数上升,(原因)是工厂排放大量污染物,(解决方案)是加强对工厂监管。
比:逻辑递进
归纳的三种子结构
1-时间顺序:时间顺序适用于项目进展、阶段汇报,过去—现在—未来,总结—形势思考—计划,这些都属于时间顺序的呈现。比如:上周销售500万,本周预计600万,下周预计700万,原因是双十一活动力度较大。
2-结构顺序:结构顺序是指将一个整体划分为不同的部分,这个整体既可以是事物也可以是概念,或从外到内、从上到下、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表达顺序有利于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比如:描述竹子,可以从上往下进行描述。
3-重要性顺序:重要性顺序是指具有某些共同特点和内容,按照重要程度进行排序。比如,你提出某一类型的3个方案,这3个方案具有相同的特性,但重要程度有所不同,所以你在表达时会依据这些方案的重要性加以排序,先说最重要的方案。
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对个人的独立思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MECE-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完全穷尽:可以使用发散思维,和头脑风暴来大量的输出子分类,然后保证思考的问题都全部想到。
相互独立:由之前的发散思维中提炼,归类。此项不能出现重复项目,如果有应该重新做好分类。两个逻辑同样是X和y轴的存在,相互制约,相互发展。
做到清单上的所有内容都是独立的、清楚的(“相互独立”),你还必须审视,以保证它同时还囊括了与这一问题有关的所有问题或事项(“完全穷尽”),所以MECE原则也起到帮我们更好地审视总体、全局的作用,自下而上概括总结的三个步骤收集信息、分类和概括总结,其中的第二步分类的原则就在于MECE原则。在分类过程中,应该出去重复项目,保证每一个项目都是单独,独立,不能重复的存在。
结合以下四项做好MECE
第1个是用“某事和某事之外”的分类方法
譬如国内和国外、自己和他人、已婚和未婚、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管理层和一般员工、正式员工和非正式员工、工作和生活
第2个是用“要素分析”的分类方法
譬如东北、西部、关东、中部、近畿、四国、九州,10岁以下、10岁年龄段、20岁年龄段、30岁年龄段、40岁年龄段、50岁年龄段、60岁以上,水产、农林、矿业、建筑、食品、纺织
第3个是用“过程”的分类方法。
计划、实施、评估、改善、过去、现在、未来
第4个是用“算术公式”的分类方法。
譬如销售额=单价×数量,利润=销售额-费用,接单数=提案次数×接单概率,楼房的总面积=楼层面积×楼层数等
以上四项需要不断练习,在生活中去实践,可以用草图做绘画,让自己在处理问题和事情的结构上更能掌握中心思想,本书一定要结合图片,不断的多看案例,不然只看文字很难看懂,毕竟文字描述还是很抽象。
你的回答必须是结论,答案是结论才符合“结论先行”和“以上统下”这两条标准的要求。
如何让表达更有吸引力
运用结构思考力时,如何让PPT更有说服力,而不枯燥。
1-类比:运用形象或行为类比的方式进行包装
2-引用:引用广告、歌曲或名言的方式进行包装
3-整合:通过对色彩、词语、数字的整合进行包装
结构思考和衔接后的PPT
1-“论”——结论先行:每一页PPT只表达一个观点,并且出现在标题中,即每页PPT的标题都需要是具有中心思想的主题句。
2-“证”——以上统下:每页PPT的主题,都需要是下面要点的概括。
3-“类”——归类分组:每页PPT中的要点,要相互独立、完全穷尽,不能有遗漏和交叉。
4-“比”——逻辑递进:每页PPT中的要点都必须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组织。
自我总结:如何开始训练结构思考力
- 1-熟悉物品结构拆分:用空间想象力拆分家里的东西,比如:电脑,手机,冰箱等,用纸和笔拆分的类容写下来,只要养成习惯以后,这个物体在你大脑里可从里到外,全部空间形象力的呈现在脑海。
- 2-熟练工作结构拆分:通过一定时间训练后,开始运用到工作中,比如:熟悉的流程,你是收营员,拆分一下你的工作流程,你是服务员,拆分一下你的每日工作事项等。
- 3-陌生事物结构拆分:通过实体和抽象拆分以后,可以解除陌生事物的拆分,从容让结构和拆分融入到生活,化繁为简。
结构之间,磅礴之美,始于生活,优化生活,化繁为简,聆听思考的声音。
结构思考力读书赏析 第(2)篇金字塔结构思维nn培养结构化思维对于拓展思路,理清思路特别有效。掌握金字塔原理能够让人很快做到重点突出,逻辑清晰。n仔细学习了三本书《金字塔原理》《结构思考力》和《别说你懂思维导图》,从原理到执行再到使用工具,逐步推进,落实到具体工作实际。n面对问题先要进行分类归组,找出他们之间的抽象的逻辑关系;运用自上而下的思考和表达,首先建立中心思想;金字塔的纵向是上一层的思想对下一层思想的总结;横向中的思想都是属于同一逻辑范畴并遵循特定逻辑顺序;nn无论是什么样的情况都要先建立中心思想,而中心思想的建立要采取“背景-冲突-疑问-解决方案”的结构,即按S-C-Q-A的逻辑顺序,其中背景、冲突和答案是最基本的三个要素。n金字塔中心思想的提取如抽丝剥茧,围绕中心思想的金字塔结构有三种关联关系:向上、向下或者横向,而同一组的思想是对上一层次思想的理解和支持,同一组中的逻辑关系包括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演绎推理中第二点是对第一点主语或者谓语的论述,而归纳推理同组中的思想具有类似的主语或者谓语。n将思想进行归纳总结的顺序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重要性顺序三种,依照这三种顺序就可以建立金字塔的组织机构,同时结构顺序可以坚持逻辑的思路。n金字塔结构的建立最终体现了一种“总分”或者“分总”的形式,就像我们小时候学写作文老师要求的那样必须围绕中心句或者回到中心句。而这些总结句一定要说明行动产生的结果或者是目标,一定要简单明了,nn金字塔结构的划分一定要符合MECE原则,以使各个划分过后的部分符合如下标准:n1. Mutually Exclusive各部分之间相互独立,没有重叠,有排他性。2. Collectively Exhaustive所有部分完全穷尽,没有遗漏。n总而言之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金字塔思维和金字塔结构:“论-证-类-比”n1.“论”——结论先行:每一页中心思想只表达一个观点,并且出现在标题中,即标题是具有中心思想的主题句。2.“证”——以上统下:每项主题,都需要是下面要点的概括。3. “类”——归类分组:每页中要点,要相互独立、完全穷尽,不能有遗漏和交叉。4. “比”——逻辑递进:每页中的要点都必须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组织。n掌握金字塔原理和结构思考力,落实到现实工作中可以辅助思维导图,既可以用电脑版也可以手绘,这样就可以轻松绘制出思维架构,剩下的就是具体执行和成果落地。n是为记!n2019年2月26日星期二n
结构思考力读书赏析 第(3)篇【2019年第4本】关于结构力思维,其实是在2018年得到APP上就已经学过了李忠秋的音频课程,其实也就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直到2019年初才发现18年的工作汇报沟通当中思路混乱,没有切入要点,才想起来,结构力思维有多么的重要。也是前两天在得到,重新翻出他的音频课,摊开书和笔,认真的一边学习一边记,收获满满。
思维模型2:结构化思维
核心:《金字塔原理》: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等(论、证、类、比)
好处:隐性思维显性化
1、沟通汇报模型:金字塔原理,先总后分再总;
2、处理复杂信息过滤器:结论、理由和事实;
3、摆事实:MECE法则(矩阵工具,完全穷尽)
4、得结论:归纳法(万剑归一)和演绎法(三段论)
5、讲理由:
6、讲故事:S情景、C冲突、Q疑问、A回答
7、想问题:5W2H
遇事先画图
一句话概括主题句:简单、准确和利益
5W2H原则:
What:是什么?做什么?目的是什么?
Why:为什么?为什么这样做?理由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Who:谁来做?谁来负责?由谁来承担?谁来完成?
When:什么时候开始做?什么时候完成?最佳时机是什么时候?
Where:何处?在哪儿做?从哪儿入手做?
How:如何做?怎么去做?从哪儿入手做?
How much:做多少?完成量是多少?合格率是多少?费用是多少?
核心:2W1H(What、Why、How)
“是什么”、“为什么”和“如何做”
好的工具,就要好好践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