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红手指读书赏析 读后感(3)篇

红手指
作者:东野圭吾
把东野圭吾的姐姐看哭了的小说,荣获两大推理小说榜年度10佳。这是一个关于家庭、亲情、人性的故事,敏锐描绘了养老和家庭矛盾等每个家庭都会遇到的问题。这部小说里的犯罪愚蠢又浅薄,但案件背后隐藏的真相却极为震撼人心,而且极有可能就发生在你我身边。这家人看上去再平常不过:前原和妻子人到中年,上有痴呆的老母亲,下有未成年的儿子。平静在一个下午被彻底打破:儿子在家中杀了一个小女孩。前原夫妇决心移走尸体,掩盖罪行。前原的供述合情合理,无懈可击,警方完全可以结案,但刑警加贺看到前原的母亲涂红的手指时,明白了事实真相。
红手指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1)篇

前原和八重子对儿子直巳的过分宠爱导致了儿子犯下了如此严重的错误。而且他们对孩子的教育也值得让更多的父母去反思父母行为对孩子的影响。为了不让儿子的后半生遭受痛苦,前原想要去断送母亲仅有的下半生,好在最后一切真相都浮出水面。母亲是善良的,虽然她无法和儿媳共同生活,但是她对儿子却也是满满的爱,她活在自己创造的世界里,而她也需要温暖,女儿是她最大的能量来源。红手指的反转出乎意料,比我想象中更精彩,我以为母亲一直找手套是为了自己手指的红色不被发现,没想到其实这是让儿子承认错误的另一种方式。

   全文还贯穿了加贺和父亲的故事,虽然以表弟松宫的角度,一开始对加贺与父亲的故事不太理解,母亲的孤独离世对父子俩来说都是深深的痛,但是父亲毕竟危在旦夕,怎么说作为儿子都不应该像松宫看到的那样冷漠吧!不得不说最后的反转却给我很多温暖的感觉,父亲再为曾经的过错赎罪,与儿子的约定也不得不说是一个很难的决定吧!而作为儿子,虽然要完成和父亲的约定,但他也在用自己的方式默默陪伴了父亲人生的最后一程。

   还是很喜欢东野笔下的加贺,冷静,睿智。他说破案并不是单纯的破案,怎么破和什么时候破才是重点。很赞同,比起被加贺和松宫说出真相,更想要看到儿子对自己的悔恨,对母亲的愧意。被妹妹说出的事实,其实也让前野很难以置信吧,他缺少的不仅仅是对母亲的爱和关怀,还有作为儿子应尽的义务。

红手指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2)篇

不记得哪里听说的,老婆对老婆婆的态度取决于老公的态度,同理老婆婆对儿媳妇的态度也取决于儿子(老公)的态度。看完这本书或许还要再加一句,孩子的教养取决于父母的教育方式,在这篇故事里更精确一点取决于父亲的责任心(参与度)。是不是过于拔高男人在家庭的地位了?呵呵,一家之主嘛,如果说在古代体现在养家糊口“主外”方面,那么在男女平等的现代,弱化了经济责任以后,我认为男人的家庭地位应该适当的从“外”转向“内”,充分参与到养老,养小,家庭劳作中来(我这么说,会不会彻底嫁不出去啦,我可是很尊重男人的家主地位滴,哇哈哈)n不幸的是,本文中的“一家之主”没能很好承担自己应尽的各种责任,儿子对父母的赡养,爸比对子女的教育,甚至老公对老婆的照顾…他“聪明”的选择了“加班”来逃避上述各种责任,鸵鸟的思想以为把头藏起来,眼睛看不到,问题就自己解决了,个人认为他是各种悲剧的源头。虽然女主看起来很可恶,看起来她是各种矛盾问题的直接原因,到深究下来男主才是根本原因!n东先生的小说来源生活高于生活,生活中一味逃避的男人可能不多见,但是因为工作忙而不能参与到家庭责任建设中的男人却比比皆是。虽然这类老公(爸比)是被动缺席,但请你们停下匆匆追逐工作的脚步停下来用心想一想,错过了老人的赡养,孩子的成长,平淡了夫妻感情,这样的忙碌真的好吗?

红手指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3)篇

不孝敬父母的孩子,以后也是要当父母的,这是一个恶性的轮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小说中的恶孩子,让我想到前不久的一个案件,12岁的男孩乱刀砍死母亲,事后还当没事一样,擦把手,用妈妈的手机给老师请病假,带着弟弟在旁边的房间睡觉,跟爷爷说妈妈出去了...这都是什么孩子?!事后还理直气壮说他杀死的是自己的妈妈又不是别人,天哪,是什么样的家教教出个麻木残忍的小孩!看爷爷奶奶和他爸爸也许就能找到答案了,留守儿童,与父母感情交流少,爷爷奶奶溺爱孙子,但又很重男轻女,看不起他妈妈,经常说他妈妈的坏话导致小孩对母亲反感,当妈的要教育小孩没有方法的话就会激气小孩的愤怒和杀心...甚至在后来爸爸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会微笑,奶奶还要责怪影响到小孩上课,人命在他们眼里就这么不值一提!

回到小说,青少年犯罪和父母的赡养,是个沉重的思考,孩子要如何教育,年迈的父母要如何赡养和孝敬。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