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部读后感
第三部与其说主角是康熙,不如说是大臣。我们看到明珠和索额图从侍卫,一路升官进爵,位高权重。掌握了朝廷命脉,便放任自己,收受贿赂。索额图和明珠为了互相攻击,达到目的,不再合作,甚至任意诬陷清官收受贿赂。沉稳如魏东亭,才子如高士奇,道家老师如熊东园,为了自保,没人敢开这个口。开口的人,是准备死谏的于成龙,郭琇。人走到位高权重的地位,想安全着陆是很困难的,熊东园为了能辞去上书房的职位,不惜给自己下套,故意做错事,以求自保。人的地位越高,越是容易放浪,做坏事,善恶不分,以个人目的为重不关心大局,尤其索额图,想搞起康熙的心都有了。这才真正让人心寒啊。索额图是康熙从小玩到大的朋友,一起经历过风雨的人,居然想黑死康熙。人心哪。
宦海浮沉啊。这一卷书,历史上的才子佳人一代接一代出现在我们眼前。明珠聪颖,善于猜测康熙的心思,而高士奇更是博学广知,不但善于猜测康熙的心思,更能揣度明珠的心思。高士奇一开始恃才傲物,做诗词取笑附庸风雅的人,后来心地渐平和,非常慈悲,用他的文采和勇气,拯救了深陷南闱科举贪污腐败案的一系列官员,后来救了被索额图诬陷的清官(抄家抄出五两银子,还是床啊锅啊之类变卖的)。再后来,上书房大臣变成了聪慧,年轻有为,沉默寡言的张廷玉。张比高士奇的高明之处在于看透了熊东园自保的想法,让高士奇意识到自己已经好处不胜寒了。张廷玉年纪虽小,但看问题比高士奇还要深刻(也有可能是旁观者清),他的自保理念是,万言万当,不如一默,也成为了名言了。可以看到上书房大臣的智慧,一代高于一代。
在这部书中,穿插了很多不惊人的小人物,但他们值得被即使铭记。有八字缺水的治水奇才陈天一,死谏的郭琇,一心为民的于成龙。历史告诉我们,百姓需要的不是清官,是能官。尽管清官的故事很感人,但他们执迷不悟,崇信古人言,不懂变通的态度,伤害了能官的作为。于成龙就是代表。明明不会治水,偏偏以为自己是治水奇才,影响陈天一他们的正事,上游百姓被水淹死了上千人,靳辅陈潢等人耗费数十年心血的大坝功亏一篑。陈潢临死前说,于成龙是个清官,可他不会治水啊,不会治水……这也某种层面反映了“唯徳”“唯才”的问题。
陈潢是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角色。他在士工农商的时代,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不赚钱的,没有功名有骂名的治水。非常辛苦,勘探,测绘,还有生命危险,同时要在索额图和明珠分庭抗礼,贪污受贿的时代和上司搞好关系,才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他们治理漕运的时候银两不足,就买卖河水冲刷出的良田。是的,他们损害了一部分百姓的利益,并把这些钱装在了官府的口袋里。但是如果不这样做,他们就会损害更多人的利益,更多百姓无家可归,甚至被淹死。也是因此,靳辅他们被弹劾了。尽管康熙后悔了,但已经晚了。能治水的人才,被京城衣食不愁的御史们,弹劾入狱了。
陈潢这个人还有一点是我非常佩服的。陈潢因为贪慕秀儿的美色,在奴隶中买了她。后来秀儿为了遮掩美貌和香气,身涂牛粪,但仍然被陈潢认了出来,并且以礼待之。秀儿感动有人对自己这么好,因此愿意以身相许于陈潢这样又丑又穷的屌丝。陈潢在听说秀儿格格的身份后,觉得自己不配,也不可能和秀儿一起去草原,更不可能为秀儿报仇,所以拒绝了。我原本以为隐姓埋名即可,可是陈潢这个人很有定力,考虑到了未来可能的重大隐患,以及自己不能给秀儿幸福,所以没能走到一起。实在是可悲可叹,陈潢这个人忠厚,机敏,坚持,能力都可见一斑。
不知是前几部没有好好读还是怎么,第三部我最喜欢。官场沉浮对于人性的刻画更加细致入微,见证了明珠发家又被抄家,各类角色的人在不同时期的性格的转折和生活的遭遇。
这本书最重要的教诲是,做好人,做该做的事,不贪图名利,不争功夺利,不做亏心事。莫以为作恶不会被揭发,不是不报,是时候未到。古人讲求“慎独”,某种程度来说,是为了不作恶,是为了自保。第三部书十分有教育意义。
康熙大帝(全集)读书赏析 第(2)篇“花开满树红,n花落万枝空。唯余一朵在,n明日定随风”n帝王君主制终于随风而去!幸哉!n话说秦始皇扫六国,车同轨,书同文,才有汉兴,国家一统百姓乐业,百废俱兴,有了张衡仪、蔡伦纸、相如赋。至魏晋八王之乱,天下便不可收拾,至唐一统,天下更呈勃勃生机。五代乱,百姓又复流离失所,百业凋敝,人民涂炭……纵观史册,想要国强民富,非一统不可!玄烨康熙帝八岁御极,十五岁擒鳌拜,十九岁决议撤藩,冒险犯难,力排众议,在位60年,国富民强,内内外外高歌天下明君贤相之德。初见一统大业之锋芒。天下百姓之福,后世当青史永记。摘录一二如下:n太极无始更无终,阴阳相济总相同。走即粘来粘即走,空是色来色是空!n任他强敌多机变,焉能逃吾此圈中?n郎似桃李花,妾似松柏树,桃李花易落,松柏常如故n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n南方人比北方人会吃,北方人比南方人会住n退居泉林,浪迹天下,泛舟随水而去,舞鹤于升平之世。畜生是知足不知羞,人是知羞不知足,你怎么不知足也不知羞?n世上最聋的是装聋者,最哑的是作哑者,最傻的是扮傻之人n结甚么仇?造什么孽?害什么身家性命?侥你颠倒衣裳,此日自夸权在手。贪尽了利,占尽了名,丧尽了天理良心。看他横行道路,一朝也有雨淋头!n周培公从容回奏,“但世人只读其文义,不解其精髓。敌我双方皆读此书,却有胜有败。知变则胜、守常则败,如此而己。绿水长流不改,青山大路回转,怕不能再见?再见时,岂有擦肩而过之理?n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末利,休苦劳……神。似隙中驹、石中火、梦……梦中身。满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取天真。不如归去……唉……做个闲人。背一张琴,一……一壶酒,一……一溪云……”n关汉卿的《黄钟尾》来,便吟道:n〖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口,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我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着青袍 对青灯 读青史册 擎青龙堰月刀 六合充忠义之气n生赤面 秉赤心 闪丹凤目 骑赤兔追风马 千古树儒将风标n松高枝叶茂 鹤老羽毛新n贫道居东倒西歪观,四处云游,成了南腔北调人n你是岳飞,我就是岳飞之母;你是秦桧,我就是秦桧之母!这就是‘夫死从子’!你好生想想吧!n火到猪头烂n处小人难,处君子其实更难!当今万岁天赐之资,处起来难不难?n你有你的千条计,我有我的老主意n每天只能看四方天,看青砖地,看蚂蚁上树,看花开花落,看天阴天晴n心有山川之险,胸有城府之严n女要俏一身孝,男要俏一身皂n皇上打骡子惊马,用心极善n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英雄nnnnn
康熙大帝(全集)读书赏析 第(3)篇康熙大帝第二部心得
我很喜欢的一个角色,太监小毛子,宫内太监起始的过程中被杀了。小毛子,做个吴三桂和杨的间谍。角色形象类似韦小宝。出乎意料的,被二月河一笔带过的,就死了。
很惋惜。
但生活在别人的故事里,你永远都不可能是主角。这是书本内容外的一点感想吧。
不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
明珠这个角色带给我很大程度的困扰。文中对明珠的诟病在于心胸狭隘,看不得别人受恩宠,必定要给红人们找点麻烦出来。但要真的说明珠有什么问题,最大的两件事也就是拆散了伍次友和婉娘以及小锁和周。这两件事还极有可能是作者杜撰的。
玉成佳人对明珠的收获大,还是拆散佳人,并让朋友之间心存芥蒂收获大?书中的明珠是选择了后者。损人不利己,大概率是二月河杜撰的吧。亦或者不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这句话就是在说明珠。
全文阅读流畅。有点小疑惑的地方是王辅臣的叛变。为何只打西不打东?不想跟康熙作对吗?如果一开始叛变是因为手下人逼得走投无路,后来为什么不降呢?因为负重难反吗?
二月河的文笔真好,结合经史子集,历史典故,用历史来解释我们朗朗上口但不知为何意的儒道佛精神,何为道,何为心性。学习了。
伍次友是一个伟大的人。有理想,坚持个人原则,有能力,脚踏实地,心胸宽广。真国士也。
致敬神一般的康熙,致敬仁慈的伍次友,致敬去世的二月河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