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明明只是浩瀚宇宙中的一粒尘埃,却偏偏被命运选中打上不能掩藏的烙印n读书的过程中脑子里总回荡着《断头皇后》里的那句“那时她还太年轻,不知道命运所赠送的所有礼物都在岸中标明了价格”。还有北宋名臣吕蒙正的《破窑赋》。深感命运之玄妙,到底是为什么呢。不过浩渺宇宙的一粒尘埃,却被选中做命运的受体?《人民的名义》中祁厅长想“胜天半子”,他所读的《天局》也是和命的对抗,到底该怎样?真的如《李尔王》所说,“人类的命运之于神明,如同苍蝇如同顽童”?扼住命运的喉咙不对吗?不该吗?n原本以为这本书的主题大概会是“只有将死之人才能教你怎么活着”。类似鸡汤诸如此类吧。但不是,作者只是写了自己的生活,信仰,虽精彩但也普通。不做作不标榜,没有圣人,只是接受罢了。书中有很多关于生死的故事,很多病症或者说绝症。看到了这些才感受到自身的幸福,从小到大虽然没过过什么豪奢的生活,但却一路避开了各路死神,身体健康才是最大的幸运。难怪有人说“想不开了,就去医院待一天”。读完这本书最想做的就是去做好手头的工作,毕竟在听天命之前先要尽人事。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书赏析 第(2)篇我是向来不爱看这种题目起的很像鸡汤文字的书的,因为大多都是无聊的说教和自以为是的看透生死,实在无趣的很。但这本书不一样。作为对生物无感的文科生,我读这本书时拼命抑制住学医的冲动。我也曾想过生命的意义,我也曾担心过死后去往何处,但保罗用整个生命去思考、去探索、最终去接受死亡。从这一点上他比我、比很多人都勇敢的多。他畏惧却未曾退缩,他最终将自己的经历与心境留下激励他人。保罗与死神搏斗了一生。弃文从医时,他抢回了无数条人命也见过无数次生离死别。弃医从文时,他要争夺的变成了自己的生命。医生、丈夫、父亲、作者,他履行了每一重身份的责任。如果说与上帝搏斗的Jacob坚定了他对上帝的信仰,那么与死神搏斗的保罗则终于找到了他毕生追寻的有关生死的答案:n当呼吸化为空气,当生命化作死亡,当成就化作云烟。我们还剩下什么?还有什么是值得为之活着的?n保罗的答案很简单:生命本身,就是生命值得奋斗的原因啊。“生平事,天付与,且婆娑。”n我们活着,便已足够精彩。向死而生,至死方休。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书赏析 第(3)篇读这本书我需要数次暂停,无法继续阅读,保罗的文字很多次直敲心底最脆弱敏感的部分,泪眼婆娑。生与死,从来都知道人人逃不掉,直面重病的绝望又该有何等巨大的勇气。虽然也痛也绝望迷惘过,保罗却从来未停止思考生命的意义,死去的尊严。不奢望能病愈,怎么做到的?其实我们都一样,活着一分钟不知道下一分钟的事情,我们只能专注眼前的日子,过得充实有意义,喜乐而温馨。话题虽沉痛,也振奋,如果爱,那么她就能一直活在我们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