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持疲惫的心,读完了这本书。
或多或少感受到人的本质,每隔一段时间,我们需要宁静来整理生命。
看此书过程中,反复想到的是松鼠的故事,我们是否明白自身所需的物质来支撑生活,我们是否知道自身所需的精神来驾驭心灵。
不以行为模式的强迫性去工作与挣钱,如果出行乞讨是为了生存,那工作与乞讨又有何不同,方式不一样罢了。在化缘的过程中,还能悟透本质与弘扬佛法,解救人心。
两个大男人8块钱的早午餐标准,就是当今的生存标准。你每天都在讲究的物质与奢侈,过多就是累赘,终被其所累。
生活90%来自于攀比,好赤裸的现实。
贪名之人,为名所累;贪权之人,为权所困;贪色之人,因色伤身;贪财之人,因财丧命。名、权、财、色,等你经历过了以后,才会发现它们根本不是你想要的那些东西,因为它们都是虚幻的。
那我什么都不贪,那我在求什么?
不知自己是否处于一种逃避现实的态度,真的很疲倦,周遭的事物充斥你内心的焦虑,澎湃到失眠。
师父说,正视自己错,无视他人非,我在计较他人的过错,这就是对自己的折磨。
很想有这么一段旅程。跑步五年多,我的体质非常好,身体素质超出了年龄限制,但勇气是否超出了不平凡的勇气呢。
后来,师父路上遇到的人都是寻找宁静的居士。难念的经,人活在世界上,谁都是遭遇而后修行。
不是非常欣赏师父的文笔,远不如余老师来得优美有深度,流水般的记账,把日记写的平淡无奇。甚至多次提到泪流满面也无感触。
但他写出了心境,写出了平凡即是生活的朴质。如是说,在乎你悟性,你觉得好与不好,收获大与不大,也就罢了,都与他无关。
多了一项理想,把这份计划列上日程吧。
人生所有经过的路,都是必经之路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2)篇有些事情无法言说,就不去说;有些心情无法释怀,终究释怀!强迫自己看完《人生所有经过的路 都是必经之路》。佩服鬼脚七放下名利,放下俗世的枷锁,放下眷恋的人和事,开启一个人的修行。佛说众生皆苦,放下即自在,但“放下”又谈何容易?而修行的意义就在于此,从执念中解脱、从不可能中看到可能。像有些恋人,原来爱的死去活来,后来有你没你都行;原来的贪、嗔、痴,后来的五蕴皆空,这都需要一场场磨砺和修行。看完这本书,内心开始转为平静,原来的执念,也已变成水波不兴。我这个年纪,我这个修行,还远没到看破红尘的境界,但是内心的一点点平静也总是好的,现在小的平静总会变成将来的大平静,最后终将变成淡漠、淡忘,其实也挺好,这样才能活成最真实的自己。很多事靠缘分,就像书中讲“假如你刚好在五台山,遇到了就遇到了,那是缘分”,其实遇到再分开也是也是一种缘分。就像我今天喝了一杯水,这是我与这杯水修来的缘分,过一天我把这杯水排出体外,我们的缘分也就到此为止。很多事情一样,付出很大努力,也没有收获到想要的结果,一方面可能是努力还不够,另一方面是不是缘分未到呢?人生本来不易,何必太为难自己,以十二分的努力去积极争取,以平静的心对待结果,既然努力过,就不后悔,转身还留什么遗憾呢?且修且行、且行且修,人生之路都是必经之路,且行且珍惜、且珍惜且向前!n
人生所有经过的路,都是必经之路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3)篇第一次很纠结的读完一本书,放弃又觉得不舍,读完又很勉强。纯粹是因为书名才开始读这本书,在读这本书之前完全不知道鬼脚七这个人,之后百度了一下,好像是个很有想法的人。至少能真的放下手中的一切行走2000公里。读完这本书的最大感悟:一定要有一个健康的胃和一个强大的免疫系统。本来我们也有一次想走的计划,但是因为各种内在和外界的因素,这个计划还没开始就已经死掉了。之后就再也没有过这样的想法。
说说读这本书的感受吧,本来是要当成一本鸡汤看,结果发现好像是故事,但读到最后发现是本流水账,鬼脚七最后走完全程说他下一次行走一定要这么走:带点钱,自己一个人走。我觉得这样的想法比这本书里写的情况要好太多。一路的被菩萨加持,被护法加护,让我对这件事的期望打了折,我想不应该是这样,但因为不是我在路上,所以不说对错。
在这本书里最大的收获是《心经》,通过作者屡次的推荐,我也抄写了心经,但是却迟迟不能背诵,只能每天早上诵读。希望会读书百遍奇迹自现。每每到心情暴躁得时候我也会想,人生为何,我为何,无所谓吧,太焦躁总是不好的,不争不抢,不贪不念。以后也尽量做到牵而不挂,可能我会生活的比现在更快乐吧。
希望读到这的你们都能身体健康,希望世界和平。最后用作者书里一句话结束这篇读后感:愿我步步踏净土,步步助我踏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