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尼采哭泣》,作者:欧文•亚隆,美国作家、斯坦福大学精神病学荣誉教授,也是当世仅存的国际精神病学大师。
该书基于一场合理虚构的故事场景,将十九世纪末的两位大师(布雷尔和尼采)联系在一起(医生与病人),展开了一段扣人心弦的“谈话治疗”。
《当尼采哭泣》以尼采患有严重的偏头痛和有自杀倾向为线索,由他的好友路•莎乐美与名医约瑟夫•布雷尔在咖啡屋的见面做为开场。另在咖啡屋等待路莎乐美的到来之前,作者通过描写布雷尔医生的心理活动,引出本书另一关键人物—贝莎(布雷尔医生的病人),为后期的故事情节做了铺垫。
作者通过名医与超人的“精彩对决”,在治疗的过程中,名医与“超人(尼采)”的角色互换,以及大量的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等等,让读者思考、反思……。
最后借用导读所讲:“当名医遇见超人,所发生的事情,和你我这些凡夫俗子相遇所发生发生的事情,其实是大同小异的。
《当尼采哭泣》部分经典语录分享
——孤独只存在于孤独之中,一旦分担,它就蒸发了。
——所谓心理学,就是用艰深晦涩的说法,来解释生活中简单的道理。
——服从他人比支配自己要容易,容易得多。
——“生活的愉快的关键,在于先去选择必要的东西,然后去热爱所选择的东西。”
——为了茁壮成长,你必须先把你的根部深深地穿进虚无之中,并且学会去面对你最寂寥的孤独。
——每一次选择都意味着放弃,而每一次放弃都使我们意识到生命的有限和短暂。
——去了解就是去原谅,过得安逸就是危险。
当尼采哭泣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2)篇2019-12 心理学n当卸下内心的恐惧与防备,尼采也终于掩面哭泣。这也更好得证明了谈话疗法在心理学上无可撼动的地位。还记得当时解读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时有一个点让我印象深刻:让我们得不到发展,甚至更深地受困于自卑的,是我们对优越的解读出现了偏差。这让我们无法直面真实的生活问题,转而忙于与虚幻的影子战斗,并以此来肯定自己的力量,从而获得微弱飘摇的些许自我安慰。不管是布雷尔医生还是尼采,都同样的生活在自己臆想的生活空间而无法自拔,甚至不愿意走出来面对真实的世界。“要完全与另一个人发生关联,人必须先跟自己发生关联。如果我们不能拥抱我们自身的孤独,我们只是利用他人作为对抗孤立的一面挡箭牌而已。只有当人可以活得像只老鹰——不需要任何观众——才可能爱慕地转向另一个人;只有在那个时候,一个人才能够去关心另一个存在的增长。”n
当尼采哭泣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3)篇好喜欢书中布雷尔跟尼采作为心理治疗师(准确来说是医生)跟哲学家,在治疗与被治疗之间进行的心理博弈与辩论,虽然有时稍微有些费脑,但看的过程中又觉得很过瘾。
书中一些精彩的观点也让我“mind blown”,比如那个最让人晕头转向的“永劫回归”。
我私心觉得这书讲的是“解放”,解放从未真正认识到以及直面的自我,最后做出选择,而这个“解放”的过程是充满困惑与痛苦的。
鉴于书中所涉及的人物以及一部分历史是真实存在的,我觉得这书也算是一本与尼采、布雷尔、贝莎、莎乐美、佛洛伊德以及十九世纪初的心理治疗发展轨迹有关的半纪实体小说。
最后抖个机灵:这书名咋不叫《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前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