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读书赏析 读后感(3)篇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
作者:奥野宣之
本书介绍了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笔记本搜集和整理信息的方法。只需遵循简单的三条规则——一元化、时序化和索引化,便可以自由地玩转笔记本,酝酿只属于自己的创意。作者将笔记促进创意生成的过程分为收集、咀嚼、发酵、顿悟和具体化五个步骤,并针对前三个步骤提供了大量切实好用的笔记技巧。作者还介绍了自己在长期实践中发明的改良笔记本的诀窍,和能让记录事半功倍的可选文具。笔记不仅是积累材料的手段,更代表了一种热爱思考、时刻不忘吸取知识、认真对待生活、重视自身修养的积极态度。本书是媒体人从业十余年的经验之谈,同样适合所有希望在思考、写作与创意方面有所收获的读者。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1)篇

六星,五星给书本内容,最后一星,因为,“嘿,这不就是我的笔记吗?”

题外话

    早些年接触过日本工厂的一些所谓技术人员,大抵是本部比较出色的产业工人。学历以高中为多。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说话有条不紊的逻辑性,再就是干净整洁的笔记。

    之后的几年,自己也试过思维导图记录法,图表记录,便利贴记录,也曾跟所谓分类记录奋战数载,脑细胞死了不少,本事是一点没学到。新近的记录方式,变成了原始荒凉体:

——————————

20181230

读完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整理信息》

读完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

——————————

20181231

今年的跨年夜,上班,风大,天冷,心凉!

——————————

正题:

️ 一元化笔记记录法:【○摘录 想法】

○ 首先是工作创意、备忘录、书籍和电影的读后感等“记录的笔记”,以及上司交代的留言记录和会议摘要、新闻简报和杂志广告等“粘贴的笔记”全部都录在一本笔记本上。

    所有信息不必分类,按照时间顺序记下即可。即便笔记杂乱无章,只要抓住一点线索,之后便可取用了。

长期以来,我的追求,从来都是精致的分门别类,笔记本就怕太少。

○ 分类整理时,“外表看似整齐,但是整理要花不少时间。属性模糊的东西在归类后也很难寻找。”

    一元化整理法就像把所有的玩具投入到一个箱子里,信息绝对不会遗失。

被家中的完美主义的领导长期霸凌,恨不得揭竿而起,请出奥野宣之为我主持正义。呃,我的意思是,奥野宣之实在是深得我心!

️ 具体步骤:

模板:

—————————

181231 R1 读完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整理信息》

○ 分类整理时,“外表看似整齐,但是整理要花不少时间。属性模糊的东西在归类后也很难寻找。”

一元化整理法就像把所有的玩具投入到一个箱子里,信息绝对不会遗失。

被家中的完美主义的领导长期霸凌,恨不得揭竿而起,请出奥野宣之为我主持正义。呃,我的意思是,奥野宣之实在是深得我心!

—×—×—×—×—×—

190101 A 2019所有人都要好好的,微信遇见你们是我的荣幸!

—×—×—×—×—×—

>添加日期,分隔使用

在笔记本上记录时,事先画上分隔线,想再写点什么的时候接着后面写,再添加分隔线。这样就不会为在哪写伤脑筋了。

日期为六位数字:2018年12月31日→181231

—————————【当天】

181231

—×—×—×—×—×—【当天结束,以下为新的一天】

>对记录的内容进行简单归类

R—阅读:读过的书的标题、感想、集锦M—电影:看过的电影的标题、感想、印象深刻的台词T—电视:看过的电视节目的标题、感想等会—会议:访谈、会议中的记录P—计划:工作上想尝试的计划、一查觉得很有趣的内容、感觉可行的想法素—素材:想对他人说的话、想写到网上的话、想用在什么地方的句子A—想法:想做的事、改良改造方案、妄想E—饮食:吃过的、喝过的东西

> 摘录标记:“○”;想法标记:“”。

️ 不那么惊艳但绝对有用的技巧

> 将收录的信息索引化后提取

>>设置标签可以用粘贴标签或胶带的方式代替目录。在贴标签处写好分类,便于查找。

>>在切口涂色在切口处用马克笔等工具涂色来代替标签的方法。因为涂色不像标签那样可以去掉,所以适用于你最常用的笔记本。

>>设置索引数据的条目时,只需选择日后检索可能性较高的,例如以下内容。· 认真书写的读书笔记· 想重读的书评· 在年初等特殊时期仔细考虑过的事情· 较长的构思和设想· 旅行和远足的游记· 聆听演讲和研讨会时的笔记

> 在书脊和切口处写上序号

> A4文件的粘贴方法

> 用笔将觉得有趣的地方按以下方式画上线。·实线:有意思的、客观重要的部分·波浪线:非常有意思、主观重要的部分;名言、著名台词·圆圈:想记住的重要的专有名词(如人

> 你要做的是将体验过的事原封不动地记录下来。

>>在白天乘车或者工作疲惫时,不管怎样,先打开笔记本把这些事都记录下来,不过未必要写成文章。[130725]早晨S 22~5E纳豆蛋卷·米饭·味噌汤R《劝学篇》(福泽谕吉)现在要去大阪站

> 用描图纸加工。在读书籍的复印件时有所发现,贴上描图纸。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2)篇

花了四个多小时读完了整本书,这堪称是一本实用性极强的信息整理指南,读完就可以马上进入实操阶段。相对于理论性更强的信息整理理读物,这本书充满了生趣。n我也是偶然开启本书,这更像是一本关于信息整理的心得方法论。10多年的笔记整理归纳总结复盘,才有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样子。平心而论,关于阅读,我认为如果没有行动上的改变,就要有思想上的改变,因为思想最终会影响行动。这本书的独到之处,就在于它既给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行动上的改变,同时也带来了思想上的改变。所谓学以致用的最高境界,大抵如此了。n每一次关于信息的整理,其实就是一次关于工作和生活的复盘。笔杆子每次在转动的时候,脑子也都跟着做着或深或浅的思考。退一万步讲,短时间内就算是没有学到作者整理笔记的精髓,坚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笔记记录,长此以往,也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改变。因为我们记录的,不再是枯燥无味的笔记,而是我们的思想。每一个知识生产的过程,恰恰又是多种思维碰撞的结果。n就像作者说的那样,为整理信息而做笔记是一项靠自觉驱策的活动,是对过往的记录,是一种求知不倦的生活方式,也是写给自己的编年史。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3)篇

看了序言,这本书2018年再版过,不禁估计只有日本人这种老顽固还会在2018年完全忽视计算机和智能手机对笔记方式、信息收集的冲击。这样说来日本各领域的全面的衰退便很让人理解了,这个抱守土文物般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做法的民族是无法应对二十一世纪的瞬息万变的。可以与此书对比的是西方的GTD体系便在演变的过程不断融入、借助新技术。

这本书是一无用处吗?当然不是,我看来这本对手写笔记的研究已经达到了顶级的水平,如果有使用手写笔记本的习惯,细细品味还是有很大收获的。

下面说一点有意思的中日之别,书中有一段在讲述如何将不同的记录分割开,比如划线等等。中国人大可以呵呵,我们只要把不同的笔记之间留够足够的空间或者直接翻页即可。日本的人煞费苦心的把字挤在一起再用线分开无非是日本在售笔记本太昂贵了,这种技巧在我们这个20元一本精装笔记本的国度是毫无用处的。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