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天才,才华留在了时光里
“千万千万别太在意精神病人说的话、别深想他们告诉你的价值观,否则你迟早也会疯的。”
尽管我始终铭记着这句话去翻阅,然而当我合上了齐铭写的《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的时候,还是有种被洗脑的感觉。
“这本书,是一群误入歧途的天才的故事,也是一群入院治疗的疯子的故事。是作者耗时4年深入医院精神科、公安部等神秘机构,和数百名“非常态人类”直接接触后,以访谈形式记录了生活在社会另一个角落的人群(精神病患者、心理障碍者等边缘人)的所思所想。是国内第一本具有人文情怀的精神病患谈访录。在与精神病患对话的内容里涉及到生理学、心理学、佛学、宗教、量子物理、符号学以及玛雅文明和预言等众多领域。表现出精神病患看待世界的角度和对生命提出的深刻观点,闻所未闻却又论证严谨。”
他们说:
绝对四维生物眼里,我们只是蠕动的虫子。
肤浅的男人,必然被基因先进的女人毁灭。
你追求的那点可怜的光明,根本不值一提。
飓风不是虚幻,你还未信,我已死于狂风。
睡梦中我狰狞的表情,吓破世人胆却仍无解。
我们的生命,只是未知长河中的一个小碎片。
我有三只小猪,我杀死了其中两只,而已。
从前我是瞎的,现在我看得见。
……
我总感觉作者是带着崇拜去记录和完成这本著作的。也有可能是和我的见识与阅历有关,在这本书中,很多物理名词之类的我并没有懂,而且有些章节我有种在看《三体》和《十宗罪》的感觉。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我会为书中人物的偏执而动容,为他们的某些观点而折服,为他们所思考角度的深度和广度肃然起敬。
什么是精神病人?我不知道。但从这本书中,我感受到的他们不过是一些想了太多的人。这可能和作者所选的个例有关吧。而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正是那些思考和探索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推动了我们这个世界各个领域的发展,而他们的一些人也不过是在探寻科学的道路上,偏离了本来的方向。我始终认为,你是天才,才华留在了时光里。
法国学者福柯说,所谓正常社会一直在对异常人群行使一种权力——将他们视为异端,将他们隔离。
歌德说,真理属于人类,谬误属于时代。
或许有一天,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探索的进程,当我们终于看清、看透了所有事物的时候,才能证明他们的观点是否正确吧。只是,不知道那一天到底还有多远。
我喜欢的语录:
无数人希望得到永生的眷顾,用各种方式去追求―真身不腐,意志不灭。但是没人意识到,永生,也许只是个孤独的存在。
只有当你认真地去做一件事的时候,才会发现自己的灵魂,和灵魂深处。
太多人在乎功利,而不愿意静下心来做一些无涉利益而真正有意义的事。
我只愿带着我这颗心,安静的为人。
尝试着用唯物的角度去理解:瞬间就是永恒。
最后,人生若只如初见。
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2)篇
全本书其实内容还好,但是真正有名的是作者高铭的《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我看完了才知道!!!但还是写一下读后感吧……
在这本书中学到了许多关于精神疾病的知识,其实很多一部分与患者童年有关系,有些也属于精神疾病。
1.阿尔茨海默病是遗传病,在直系亲属中遗传率高达50%!
2.许多女性把维生素B6当做饭来吃,容易得“灵肉分离”病症,即无法感知事物,没有第六感,意识无法控制躯体,恍惚、头晕、恶心……所以维生素B6不宜摄取过多。当然,因为过多摄取而造成的“灵肉分离”在不再摄食之后能得以缓解,但精神疾病的“灵肉分离”却一生无法摆脱。
3.作为父母在孩子小时一定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科学引导,不然很容易让孩子遭受童年阴影,造成各种“人格障碍”,比如依赖性人格障碍。在生理方面,父母也一定要做好科普。
4.英国心理学家菲利克斯·波斯特博士通过现代精神病病理学的分析方法,研究了人类近代300位著名人物后,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政治家中占17%的人有明显的精神病症状,如希特勒、林肯;科学家中占18%,如安培、哥白尼、法拉第;思想家中占26%,如罗素、卢梭、叔本华;画家中占37%,如梵高、毕加索;小说家和诗人中占的比例最大竟达46%,如劳伦斯、普鲁斯特、福克纳。通过这一研究,他认为,天才的创造性才华和精神病人的病态心理,确实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在这本书中学到了许多关于精神疾病的知识,其实很多一部分与患者童年有关系,有些也属于精神疾病。
1.阿尔茨海默病是遗传病,在直系亲属中遗传率高达50%!
2.许多女性把维生素B6当做饭来吃,容易得“灵肉分离”病症,即无法感知事物,没有第六感,意识无法控制躯体,恍惚、头晕、恶心……所以维生素B6不宜摄取过多。当然,因为过多摄取而造成的“灵肉分离”在不再摄食之后能得以缓解,但精神疾病的“灵肉分离”却一生无法摆脱。
3.作为父母在孩子小时一定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科学引导,不然很容易让孩子遭受童年阴影,造成各种“人格障碍”,比如依赖性人格障碍。在生理方面,父母也一定要做好科普。
4.英国心理学家菲利克斯·波斯特博士通过现代精神病病理学的分析方法,研究了人类近代300位著名人物后,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政治家中占17%的人有明显的精神病症状,如希特勒、林肯;科学家中占18%,如安培、哥白尼、法拉第;思想家中占26%,如罗素、卢梭、叔本华;画家中占37%,如梵高、毕加索;小说家和诗人中占的比例最大竟达46%,如劳伦斯、普鲁斯特、福克纳。通过这一研究,他认为,天才的创造性才华和精神病人的病态心理,确实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
重点是看完全本之后,作者居然写了一段这样的话:“很多人可能会好奇,我讲的这些故事,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而我只能告诉你,如果你认为这是真的,那么它们就是假的,都是假的;如果你认为这是假的,那么它们就是真的,都是真的。”
然后我彻底傻了……
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3)篇1 精神理论分析至今仍然具有巨大的探索空间,我们所谓的“疯子”在自我认识和环境适应方面有着不同的感知。我们通常认为,与大多数人相悖的事物理解就是存在精神问题。现实的许多事例显示,高智商的天才,大脑结构和神经往往也有异于常人。
2许多人的心理疾病都来源于环境的熏陶以及成长的教育。书中许多故事真实的强调了童年的成长教育可以对一个人有多大的影响。因此,注重孩童健康心理成长也必将成为新的教育开发领域。
童年经验往往对个人一生影响深远,其人生基调就是这时形成的,而且其以后的发展都避不开这个基调,留下不可磨灭的烙印。
3许多天才的故事看起来那么巧合,他们往往都在不幸和压迫中体现出超高智商的想法,最近离世的霍金也是如此。那么,是不是不幸的过往遭遇,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呢,或许真的有一定的联系。有人愿意做少数派的疯子,也有人愿意做对的大众的“正常人”。世界由此组成,也由此显示他的普遍性与独特性。
4书中的很多精神疾病都被拍成了电影,并且影评不俗。像人格分裂的《记忆碎片》、《致命ID》、《美丽心灵》受到广泛的喜爱,也说明人们对此的兴趣。相信有更多的心理世界,在等待着人们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