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朋友看了,哭到纸都不够用。催得我骑5公里去看,电影的情节是常见套路,胜在温情。
设定是墨西哥的亡灵节。如果活着的人在这一天把死去的人的照片放在祭台上,这个人的灵魂则可以踩着万寿菊花瓣汇聚成的长桥,从亡灵城来到活人的世界。与中元节和盂兰盆节不同,亡灵节的气氛是偏向喜悦的,这基于墨西哥文化对于死亡的亲近,大家会把死去的人喜欢的东西放在祭台上,甚至还会放毛巾、盆和镜子,让远归的人擦洗一路的风尘。
如果说我们的文化对于回魂的设想集中在诈尸和索命上,墨西哥的回魂则更有一种阖家团圆的气象,像我们的春节,外出务工的人都回来了,放烟花,吃团圆饭。这是一件细想起来奇特而有趣的事情,人对于生死观念的好奇心往往超乎自己的想象,我那位朋友因为这部电影还立下了去墨西哥参加亡灵节的愿望。
死亡,是所有生命的黑洞,人类的智识使他能够意识到注定的死亡,于是不得不去思考,所以死亡是所有文化任何群体都需要处理的一个事情,而且不处理没法过日子。大部分文化的处理方式不外乎缓兵之计和自欺欺人八个字,什么六道轮回、末日审判就是自欺欺人,中国人就理智很多,避谈生死,先贤把重点都划在“生”这个字上了,就是想说活着有大把的事要做,就不要胡思乱想了。
墨西哥对于死亡的热爱充满了积极和调侃,细细体会,却更像一场盛大的自慰。与轮回的说法一样,两者都避免承认死亡那“人死如灯灭”的实质力量,只不过轮回的说法逃避的不完全,它接受了死亡对生命的改质,死去的人化作鬼魂也沾染上死亡的不祥气质。亡灵节则相反,它只把死亡看做一个关隘,过得去过不来而已,于是亡灵节这天,大家为逝去的人接风洗尘,假装他们回来过,以这种方式来对抗死亡的力量。
我们有个词,叫节哀顺变,我们倾向于接受,倾向于放下。真是中庸啊,面对死亡也是这么适度,既不要过分地哀伤,也不要去臆想生后事,这就是一场变故,须放下时且放下。
那墨西哥人真的这么热爱死亡吗,他们能通过这种集体的“放不下”成功地扬弃对死的恐惧吗?
不能的,谁都不能。电影里提到一个终极死亡的概念,即亡灵生前认识的人如果既没有向别人告知他的生平,又忘记了他的话,这个亡灵就会在最后一个人忘记他的时候灰飞烟灭。电影里,小男孩的亲人面临终极死亡,他拼命地赶回人间,要去唤醒那个最后的人的记忆,这才是人们面对死亡的真实情感。
这里其实很好地定义了死这件事,死就是存在的消失,而人对自体存在的感知是由两个参考点决定的,一个是个体意识,一个是外界映射,即自己认为自己存在和别人认为自己存在。对于个体本身而言,这两点是缺一不可的,所以电影的设定虽然抱着对死亡的亲密和调侃,却也小心翼翼地分解它的意义,并暗暗地强调了它作为黑洞的不可逃避的现实。
//
现在回想,我小学在亲戚家待的那一年,有好几个亲人离去。我见过棺木中和善的遗容,外圆内方随处可见的纸钱,也隔山隔海地只能远望来怀想一个人的临终。
可惜了,我是个在这方面太理智的人,就算想认为逝去的人依旧在另一方天地好好地生活也很难,对于死亡,我完整地承受,不做他想。
不过,逝去的人已经逝去,但世界却允许他们依旧存在,只要外界的映射一直在,只要有人依旧怀念。
毕竟告别是一件没有止境的事。
我想以作品中的一些语言对话来分享一下我的心得。
1.“Its the one night of the year when our ancestors can visit us. We put their photos on the ofrenda so their spirits can cross over. If we dont put them up, they cant come! We made all this food, mijo, and set out the things they loved in life. All this work to bring the family together. I dont want you sneaking off to who knows where.”
这是Abuelita奶奶对Miguel(米格尔)说的一段话,也是对墨西哥亡灵节的一个简要概述。
估计大多数现代人在今天的生活中已经很难见到这样的场景了,我在几年前有幸见到过类似的场景,是我们村在大年初二祭祀祖先,故去的亲人,我们土话叫“gua shen zi”(至今都不知道怎么写,用拼音代替了),“赵”姓的聚到一起,可能老祖宗一辈“重男轻女”思想观念的残留吧,女性很少出现在那样的场合,不过那会我还小,没这个忌讳,现在大了,,没机会了,还好之前把握住了。每到这个日子我们家都会提前把要祭祀的东西送到主办这个事的人家,盘子里放各类吃的,数量都是四,第二天再去,我印象中最深刻的就是挂在院外的那张大概是家族谱图,因为上面都是赵姓,让我拥有一种莫名的情感,此外就是我进去屋子里跪拜时正中央的猪头,我当时还想,咋跪拜猪呢,不是回族啊,后来我爸爸跟我说,猪是祭品,我一瞬间反应过来,觉得我是不是傻。
现在想想,文化是多元的,文化在某些方面也是共通的,或者可以说是殊途同归的。只不过感觉中国在这方面偏严肃庄重,而墨西哥好像是活泼生气多点。
2.“Get your familys blessing, and everything should go back to normal. But you gotta do it by sunrise,” warned the clerk.
这是米格尔在误入亡灵世界后,工作人员说的关于如何回到人世的方法:得到家人的祝福,一切就会回到正常,但是一定要在太阳再次升起前完成。再结合一下我们当下的现实,我个人也是倾向于认为其实无论是梦想还是结婚等等大事,必须要得到父母亲人的祝福。
3.“Its the hot ticket. But if youre not on the guest list, youre never getting in, Chorizo...,”he said, sending the musicians into a bout of chuckles.
这是同是亡灵身份的亡灵们对埃克托的嘲笑,Chorizo是一种西班牙辣香肠,这个亡灵之所以不称呼埃克托为埃克托,而是香肠,是嘲讽埃克托因吃香肠而死(当然后来才知道埃克托之死是因为德拉库斯在酒里下了毒)。
4.“Hes been forgotten,” Hector said. “When theres no one left in the living world who remembers you, you disappear from this world. We call it the final death.”
这是埃克托在好友消逝后对米格尔说的一番话。他被遗忘了。当生者的世界没有一个人记得你时,你就会从亡灵世界消失 。原来遗忘才是永恒的消亡。爱的反面不是恨,而是遗忘。埃克托后来几乎差点消逝也是因为生者世界里爱他的最后一个人Coco快忘记他了。
5.“Success doesnt come for free, Miguel. You have to be willing to do whatever it takes—to seize your moment. I know you understand.”
这是德拉库斯在真相第一次被揭穿后还想继续掩盖事实灭口时对米格说的。成功确实不是凭空而来的。莫失良机也很对。可是如果一个人的成功上面满是罪恶铺垫,他还口口声声说是千万得抓住机会,这样的成功他问心无愧吗?希望这样的德拉库斯能少点。
6.“Hate me if you want, but my mind is made up.”
Nothing is more important than family.”
“To never forget how much your family loves you.”
He knew that every moment together was a miracle.
这几句跨越了埃克托的生前与死后。埃克托生前对德拉库斯说你可以恨我,但是我已经下定决心了。他是下定决心要回家的。在米格尔误入亡灵世界时一系列经历,没有什么比家庭、家人更重要。永远不要忘记你的家人多么爱你。最后是一家三口在亡灵世界团聚。他知道跟家人在一起的每一刻都是奇迹。
自从上了大学,真的是那句“故乡只剩夏冬”,我一直都是一个恋家的人,高中两周休一天我宁肯挤公交回家也不愿去近旁的亲戚家住,大学一有机会就回家,尽管这机会仍旧寥寥可数,我心里也始终把我的家人放到第一位,我很珍惜这放假在家的日子,我就希望我们学校暑期放的长点,怎么能只有四十天多点,最后就是希望我的家人,我的身边的所有人都能平平安安的!我希望我们大家都好好的!好好生活!好好学习!
死亡不是终点,遗忘才是,永远也不忘记家人有多爱你。希望亡灵节的夜晚,每个有爱的灵魂都有一朵可以过桥的万圣菊,能够和看不见他们的亲人团聚!亡灵之地的奇幻之旅让米格在梦想和家人之间做出了抉择,也让家人在米格和米格的梦想之间做出了选择,他们都首先选择了家人也因此成就了梦想,让家人彼此之间更懂得爱,更有爱!如果有一天我终将被遗忘,那么我希望我能尽量的不去遗忘,带着我的爱和希望站在灵前给我的子孙们介绍他们的祖先,讲述他们的故事,哪怕这故事平淡的一文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