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看完电影想知道十三钗的结局来看原著的,因为迫切想知道结局我就直接看后面几章了,感觉,小说的玉墨跟电影里的不太一样,我更喜欢电影里面风情万种,优雅大气的倪妮,在生死前的淡然。可能小说里面更贴合那个年代,神父,秦淮女子,女学生,潜意识里面都认为女学生比妓女高一等,也没有人像John一样说一句人生而平等,不应该由我们决定她们的生死。
小说里面的三个军人就这么狼狈的,甚至没有多余的反抗就死了,也许他们心中也想像电影里面李教官那样壮烈牺牲,可惜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也不知道他们是一开始就反抗来得好还是就这样不反抗好。
在没有经历过的时候,我们总是抱着美好的想法,然而往往事与愿违。人总要吃一蛰才会长一智,只希望血一样的教训能够使我们的警钟长鸣。
金陵十三钗(张艺谋同名电影原著)读书赏析 第(2)篇商女亦知亡国恨,此恨无关风与月。一部金陵十三钗,让我们重新认识到了抗日时期惨绝人寰的悲剧,日本人的残忍,暴戾,狠毒,无情,淫秽,颠覆了自己的认知,曾经听一位教授说过,现在的国人是一个带着对日仇恨的民族,现在看来,这份仇恨来的理所应当,名正言顺。日本人对我们残酷地虐待和屠戮,将永远被钉在耻辱柱上,永不磨灭。也许正是国力的衰弱,更是上层的懦弱,自私和无情,才会让国人遭受这惨绝人寰的悲剧。生而为人,无贵贱之分,妓女也好,凡人也罢,都是有血有肉的个体,都有着深谙心底的不幸和遭难,金陵十三钗,纵然被世人鄙夷,唾骂,甚至带着下贱的烙印,但在国家兴亡年前,生死离别之际,依然巾帼不让须眉,用自己的尊严,贞洁和性命换来了一个个对她们嗤之以鼻的小学生的命运和贞洁,这份家国情怀,这份大仁大义,就如美丽的长天,高山仰止!n
金陵十三钗(张艺谋同名电影原著)读书赏析 第(3)篇在战争下,有人近乎神明,有人沦为野兽。
看到有些情节时,有咬牙切齿的耻辱和痛恨,这些耻辱就在不久的过去施加到我们的同胞身上。是一群退化为动物的人带给我们的耻辱,不应该忘记。
有两个印象深刻的地方:一是神甫提醒了我们,我们在中世纪也曾对自己的同胞犯下了和南京大屠杀一样深的罪孽,秦国在长平之战后也曾经坑杀过四十万降兵。在痛恨敌人的同时,也也要痛恨自己。
二是书中的一句话:理想能给人气质,气质比端正的五官更能塑造出男性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