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白金数据读书赏析 读后感(3)篇

白金数据
作者:东野圭吾
凶手,竟然是我自己?!傍晚六点十二分,数学天才蓼科早树和哥哥被杀死在七层的房间里。整栋大楼的走廊、电梯都装有监控器,24小时有人查看,却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的人。七层只有蓼科兄妹二人。楼层的门禁,并未遭到破坏。现场留下的枪属于此前犯下数起案件的NF13。而蓼科早树身上的毛发却属于另一个人——我?!《嫌疑人X的献身》之后,推理天王东野圭吾的烧脑巨献。拥有值得反复思考的深度,远远超越“推理小说”范畴。从一个灵魂到另一个灵魂,是自我救赎,也是对人性的深层读写。
白金数据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1)篇

每次读东野圭吾的小说,都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不但叙事手法引人入胜,画面细腻,还有着普通作家所欠缺的理科方面知识储备,通过他的故事,几十年前的日本人的生活不禁跃入眼帘,能让我们对其反映的社会现象有深刻的反思,另一个能让我印象如此深刻的日本作家叫星新一。

白金数据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2)篇

故事提出了几个有趣的点,其中最有意义的一句反复出现的话是: “艺术并不是创作者在思考后创造出来的,而是相反,艺术操纵创作者,让作品诞生,创作者是奴隶。”这里的艺术大概说的是潜意识吧,真正的艺术品是人在潜意识的驱动之下创造的,通过作品去表达某些潜藏的感情。

然而,在数据化的年代,就连富有感情的艺术品也可以被复制,神乐的父亲想不通这点,自杀了。就连神乐一开始也受到了同样的刺激,自那以后隆出现了。他逐渐通过另一个视角——那双画中的手,让神乐明白一个道理: 你肉眼看到的并非事物的全部。也就是说,作品被复制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创造者创造艺术品时的动机,背后的感情,那才是作品的真正意义所在,这个是无形的,无法形成数据被复制的。

所幸到最后,神乐终于明白了那双手的画所表达的含义,走出了“父亲自杀”的这个阴影,于是他的其他人格消失了,他也找回了自我,走上了父亲的旧路。

白金数据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3)篇

以“NF13事件”为导火线,从而引发“白金数据”、“猫跳”这两个程序设计的真相:

DNA侦查系统所登记的数据是根据民众提供的样本制作的,从样本中解析出DNA后,以计算机数据的方式进行处理,再变成密码加以登记。所以,如凶手在犯罪现场留下了DNA,只要凶手在系统中登记了相关数据,就可以马上检索出谁是凶手。即使凶手本身没有登记,只要凶手的家属或亲戚登记,也能够大幅缩小嫌犯的范围。”

小小的刑警通过自己的智慧发现了真相,要公之于众又受人威胁,只能隐瞒真相,离开了自己的工作,成为一个普通的农民。从中道出了社会现状:

“无论在任何时代,都有身份的问题,人类永远不可能平等。”

官大一级压死人,也不是不无道理。

社会是一个“大学校”,在这之中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