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松子是个智商很高的人,从小成绩一直优秀,顺利进入学校当老师;擅长心算,在超市收银可以同时用三条传送带;做美发师领悟力很强,能得到顾客和老板的认可;进入色情行业去做浴女郎,也能通过努力一路做到头牌。
松子是个颜值很高的人,金木淳子的爸爸看她的背影出了神;她的上司田所校长侵犯她;她的同事佐伯俊二喜欢他;她的学生龙洋一喜欢她;赤木经理也喜欢她;刚野健夫嫉妒她是彻也的女朋友。
然而松子这一生却是非常凄惨的,松子的悲惨的一生与其说是偶然,不如说是性格造成的必然。
松子明显是一个缺爱型性格的人。她非常珍惜别人对她的好,她会过度讨好和取悦别人,她有较强的控制欲,她经常胡思乱想。
小说中其中最让我感到震撼的一段描写是,彻也让他去做浴女郎,她内心是不想去的,到家后:
“什么时候开始上班?”彻也背对着我问道。
“彻也……对方没有录用我,说我不适合这份工作。”
彻也转头看我。
“所以呢?”
“所以什么?”
“所以你就回来了吗?”
“因为……”
一记耳光。我倒在地上,趴在榻榻米上,只看到地面和彻也的脚尖。他的大拇指从袜子里伸了出来。要记得帮他缝,这个想法顿时浮现在我脑海。
被人一耳光扇倒在地,还想着要给他补袜子。松子的缺爱型性格可见一斑。
生活中我还亲眼目睹过相似的场景:
在我初中的时候,一天上午我在去往河堤的路上走着,在T形路口处,看到一个个子不算高,面容算清秀,身材较瘦的二十岁左右的男生在前面走,后面一个穿着粉红色连衣裙,长得很好看,身材也很好的女生在哭着脸跟着他,怯生生地伸手去拉他的外套下摆,那男生好像是厌烦了被她跟着,转身回头就给了女生一耳光:告诉你别跟着我了!然后扭头继续往前走,那女生满面眼泪,一手捂脸,却仍然紧跟了上去。
当时我用我的未开化的脑袋瓜子想了半天也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只是气愤又疑惑这女生为什么还要跟他?现在看了这本书,很明显那个女生应该和松子一样,都是缺爱型性格的人。她们内心渴望得到爱,压抑了太久的时间,一旦有男人对她们示好,她们就百般感激,之后便盲目地死心塌地跟随。
而养成这种性格的原因,当然是来自家庭。
松子有一个常年卧病在床的妹妹,父亲便把所有的关心倾注在了妹妹身上,以至于松子百般努力,从小努力学习,长大顺从父亲选文科、做教师,放弃自己喜欢的理科,只是想得到父亲的认可和关爱,然而一直以来却鲜有得到满足。于是松子心内便压抑扭曲,性格缺陷由此而来。
所以与其去过多的去探讨松子的性格缺陷,控诉她的每一次选择有多么糟,不如关注一下她的成长环境。毕竟成长环境养成性格,而性格影响一生,而且目前,生活在孤独、缺爱的环境中的孩子也并不在少数。
该书除了内容较吸引人外,其写作手法也较有意思。故事分为两股来讲述,一股是以松子本人的视角从过去往现在写,一股是从川尻笙的视角从现在往过去探寻,两股绳终于在松子第一次入狱这个时间节点碰头了,然后两股绳子便交汇着一起把剩下的故事说完,使整本书的结构很清晰且新颖。
除此之外,作者有好多细节上的描写,扎自行车时把车头扭向一边保持平衡的动作,按门铃时看到按钮上花纹的细节,以及每次行走的路线,每顿餐饭的食物,读起来很有代入感。总之是一本少儿不宜但较有吸引力的书。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读书赏析 第(2)篇每看完一部小说或一部电影就像跟主人公经历了他的经历,知道了别人不知道的生活。
小说很久之前就听说过,因为不喜欢名字,收了很久都没看,最后是半听半看看完的。
在看之前,先看了这本书的评论,好奇为什么有人说松子自私,还有人说松子本可以抓住属于自己的幸福,为什么不答应当时其他老师的求爱。
看完后,我不能说我理解松子的心情,我认为作者成功的描写了一个虚构的真实人。
他并没有写任何主观看法,只是描写记录每个人的状态。
我个人认为,我们活着时是没有上帝视角的,所以永远不清楚其他人对我们的想法,所以那些评论者都是报着想当然知道每个人物的心理才说那些话的。
最后只有钱陪着我么?
松子在她50岁的时候发出这样的感叹。这对我来说已经很励志了,试想如果连钱都没有落迫潦倒的一生是不是更悲哀。
结尾的描写很真实,即使做了错事,人们也会想尽办法为自己开脱。那些可以随意伤害他人致死的人却在担心自己承担了后果会对孩子的未来造成影响,听上去,活了50年的因为太老所以就没有未来了一样。可如果说出这翻话的人也很老了,让他立刻去死,他应该也是不愿意的。
在想法庭会怎么宣判,却在这时结束了。
全文景物描写,对话,细节构成了两个不同时间线上的人物视角。穿梭自然,平稳,看得很过瘾。
我还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叫被人嫌弃呢?是因为松子本可以有很好的未来却自己糊里糊涂的就把未来断送了吗?还是因为她做了土耳其浴女郎所以被人所不耻吗?
可如果按照松子的视角看,她只是在当下做了能做的事情,并尽力的做好了,她很成功啊。
感谢作者精彩的作品,让我从中有所感悟,同时又让我了解了一种写作方法。需要学习的很多,希望以后还有机会重读此文。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读书赏析 第(3)篇没想到最后戛然而止,风中传来了声音,是谁的呢?是川尻松子的声音——对唯一一个了解他的人的一声谢谢?还是明日香的声音——虽然偏离了轨道,但是改正的话也不晚?还是……
差不多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把这本书看完,中途一度陷入“抑郁”。实在不明白川尻松子的种种选择——面对田所的非礼,为什么不选择反击?面对冈野的玩弄,为什么不选择离开?面对赤木的求爱,为什么不选择接受?面对小野寺……面对岛津……面对阿惠……面对阿洋……面对爸妈……面对纪夫……面对久美……
对于真正爱她的人,她选择拒绝;对于利用她的人,她却甘之如饴,把一切当成是爱。少时缺少父亲的爱,就选择压抑自己的追求,选择父亲的选择,所以慢慢的就形成了这种性格,一味地以他人的标准为自己的追求,面对真正欣赏的人,却选择抗拒,这会不会是打心底里的自卑而造成的,觉得自己不够好,不配得到,所以选择拒绝?种种皆为揣测……确实,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人,而且真正美好的相遇却少之又少,但是判断与抉择权全在于我们自己手中,如果有自己“内核”,那么这一生会不会过得痛快与潇洒一些?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像明日香一样——不把梦想当做梦,而是勇于挑战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