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射雕》人物性格浅识:
郭靖:还未出生家庭就遭遇变故,父郭啸天被金国六王爷完颜洪烈勾结宋朝贪官段天德残害致死,随母流亡大漠,得成吉思汗眷顾,后拜江南七怪、洪七公为师,得老顽童周伯通指导并受九阴真经,与桃花岛岛主东邪黄药师之女黄蓉成就一段人间佳话。幼年郭靖在母亲教导和蒙古习俗的影响下养成了诚信、忠义等优秀品质。郭靖是一个重承诺,倔强的人,从幼年救哲别可以看出这一点。同时他还是一个比较淡泊,懂得感恩的人,这一点从他对各位恩师和成吉思汗的行动与言语当中可以深深的体会的到,比如对六位授业恩师百般照顾,宿客栈时打洗脚水,助成吉思汗攻城等都可看出懂得感恩,从他对大汗的赏赐不动于衷,时常回绝可以看出生性淡泊不慕名利。有仁爱之心,先天下之人,在从天而降攻下花赖子莫立下大功之时,在挚爱黄蓉与全城百姓之间忍痛选择了向大汗请求饶恕全城百姓而放弃了求他收回和华筝公主的婚约。同时他还是一个比较木纳,不知变通的人,比如对待黄蓉的言语和对一些是非曲直的判断上可洞悉这一点,用现在的话说郭靖算得上直男系列。同时他还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在处理和华筝之间的关系上犹豫不决,当然这一方面是因为他重承诺,另一方面是生长的环境和从小受到的教育共同决定了他的这一性格。当然这一点不仅表现在和华筝的关系方面,在很多事情当中都可以找出他这种性格的影子,比如明知欧阳锋的为人,可还是不愿意去偷袭乘人之危并三次饶他性命,自然这也是郭靖为人厚道,光明磊落的表现,但总觉得少了些大丈夫处世当“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的博大胸怀。最后这也引起了郭靖本身对大信大义与小信小义的思考。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到华山论剑之时郭靖也不过二十岁左右,能有这样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以超同时代的同龄人了,我们读者切不可拿今日的标准去衡量古人,照照镜子,正正衣冠也就到此为止吧,万不可站在上帝的角度去睥睨。
东邪黄药师:黄药师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人物,但也是极具争议的一个人物。首先有必要说一下他的“邪”:
黄蓉深悉父亲性子,知他素来厌憎世俗之见,常道:“礼法岂为吾辈而设?”平素思慕晋人的率性放诞,行事但求心之所适,常人以为是的,他或以为非,常人以为非的,他却又以为是,因此上得了个“东邪”的诨号。
这是亲女儿对父亲的认识可谓算得上中肯吧!
我黄老邪之邪,是非圣非贤,叛君背祖,是不遵圣贤之教,不奉君父之尊,于“礼义廉耻”这四字上,没半分亏了。
黄药师凛然道:“忠孝仁义乃大节所在,并非礼法!
黄药师道:“你那小道士师兄骂得好,说我是邪魔怪物。桃花岛主东邪黄药师,江湖上谁不知闻?黄老邪生平最恨的是虚伪礼法,最恶的是伪圣假贤,这些都是欺骗愚夫愚妇的东西,天下人世世代代入其彀中,懵然不觉,当真可怜亦复可笑!我黄药师偏不信这吃人不吐骨头的礼教,人人说我是邪魔外道,哼!我这邪魔外道,比那些满嘴仁义道德、行事男盗女娼的混蛋,害死的人只怕还少几个呢!
而黄药师这一“告白”,让我们对他的“邪”又多了一些理性的认识。可以说他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不受世俗羁绊,但并非行事荒诞无稽之人这是他和老顽童的区别。但纵观全书不难发现,他的这一“邪”引起了很多不必要的误会,比如当西毒欧阳锋诬陷他杀了长真子时他明知是欧阳锋的诡计,但不但不加解释反而“承认:
黄药师哼了一声,他知欧阳锋临去之际再施毒招,出言挑拨,把杀死谭处端的罪孽全放在他身上,好教全真派对他怀怨寻仇。他明知这是欧阳锋的离间毒计,却也不愿向全真诸子解释
他的这一性格也直接影响到了郭靖和黄蓉之间的感情,有了后面郭靖和黄蓉的一场考验:
黄药师脸色惨然,挥手道:“多说无益,动手罢。世上恩仇之事,原本难明。
黄药师又道:“是谁见来?”郭靖道:“五位师父是我亲手埋葬,难道还能冤了你不成?”黄药师冷笑道:“冤了又怎样?黄老邪一生独来独往,杀几个人还会赖帐?不错,你那些师父通统是我杀的!”
黄药师搂着女儿笑道:“黄老邪自行其是,早在数十年前,无知世人便已把天下罪孽都推在你爹头上,再加几桩,又岂嫌多了?江南五怪是你梅师姊的大仇人,当真是我亲手杀了。”黄蓉急道:“不,不,不是你,我知道不是你。”
黄药师非的是礼法而不是忠孝仁义,所以我说他不受世俗羁绊,是自由主义者,但狂傲的性格当是收一些于人于己都好。同时黄药师也是一个重情之人:
原来黄药师对妻子情深意重,兼之爱妻为他而死,当时一意便要以死相殉。他自知武功深湛,上吊服毒,一时都不得便死,死了之後,尸身又不免受岛上哑仆糟蹋,于是去大陆捕拿造船巧匠,打造了这艘花船。这船的龙骨和寻常船只无异,船底木材却并非用铁钉钉结,而是以生胶绳索胶缠在一起,泊在港中固是一艘极为华丽的花船,但如驶入大海,给浪涛一打,必致沉没。他本拟将妻子遗体放入船中,驾船出海,当波涌舟碎之际,按玉箫吹起“碧海潮生曲”,与妻子一齐葬身万丈洪涛之中,如此潇洒倜傥以终此一生,方不辱没了当世武学大宗匠的身分,但每次临到出海,总是既不忍携女同行,又不忍将她抛下不顾,终于造了墓室,先将妻子的棺木厝下。这艘船却每年油漆,历时常新。要待女儿长大,有了妥善归宿,再行此事。
这一段把黄药师的痴情表现的淋漓尽致!此人虽不受世俗礼法但并非无感情,对妻子的感情敢问有几人能及,而且后来追忆一生也有了新的感悟:
黄药师又道:“你腿上的残疾是治不好的了,下盘功夫也不能再练,不过照着我这功诀去做,跟常人一般寻常行走却是不难,唉……”他早已自恨当年太过心急躁怒,重罚了四名无辜的弟子,近年来潜心创出这“旋风扫叶腿”的内功秘诀,想去传给四名弟子,好让他们能修习下盘的内功之後,得以回复行走。只是他素来要强好胜,虽内心後悔,口上却不肯说,因此这套内功明明是全部新创,仍用上一个全不相干的旧名,不肯稍露认错补过之意;过了片刻,又道:“你把曲师哥和两个师弟都去找来,把这功诀传给他们罢。”
当年他因梅超风和陈玄风盗走九阴真经,爱妻也因此离世,一怒之下震断了门下四个弟子的脚筋,后来知道认识到自己错误,梅超风死时不仅流下了泪水!
同时不得不说的是黄药师是极其博学多才之人,天文算法,五行八卦,阴阳风水,奇门遁甲,琴棋书画可谓无所不精,武功也是当世首屈一指,碧海潮生曲、落英掌法、旋风扫叶腿、劈空掌无不奥妙无穷!独成桃花岛一派,就连厨艺也可以说是天下第一。
回想黄药师一生,让我明白了为人处世当适时收敛,应平易近人,不可傲物傲人,是非曲直要多加沟通,不要冲动!但应保持自我,不要太和世俗同流合污,要有真性情。还应让自己变得博学!
黄蓉:黄蓉作为东邪的女儿,自幼在一个不受世俗礼法家庭中长大,对她的性格可谓有极大的影响,她与郭靖相识便是和爹爹生气跑出桃花岛。想一下在“父为子纲”“夫为妇纲”的时代,且不说黄蓉作为女性就说她为人儿女对父亲不仅没有寻常人家的顺从,甚至“离家出走”,在现在看来可能没什么,但在那时可是先天下的了,按照那时的标准当也称得上“邪”了!黄蓉是极富慧根的,可以说是除了黄药师之外《射雕》里最博学之人,古灵精怪四字当之无愧,论智谋黄蓉能敌万人,“从天而降”破城,在明霞岛上设下巨岩计克欧阳克,在赵王府智斗群魔,可以说是以智胜强的代表。黄蓉也是一个懂得变通之人,能出巧计,可以说从黄蓉身上看到了辨证唯物主义。洪七公说她是“笑嘻嘻的小坏蛋”可谓亲切而得深刻
天下姓黄的东西多得紧,黄狗也姓黄,黄牛也姓黄。
柯镇恶听着箭声,知她以身子为自己挡箭,心中一软,低声道:“你不用管我,自己逃罢!”黄蓉哼了一声,道:“我偏要救你,偏要你承我的情。瞧你有什么法子?”
黄蓉也很善解人意,情商是很高的,也非常乐观
黄蓉笑道:“咱们在枝上做鸟儿,让他们在山洞里做野兽。”
说她古灵精怪几乎也是本书的一个看点,和《倚天》里的赵敏、殷素素可说得上是亲姐妹了,其实纵观《射雕》和《倚天》这两本书是有很多相像的地方,不论是人物性格还是故事主线!说人物像比如郭靖和张无忌都是忠义之士,极具机缘之人,就是处处遇贵人,武功都可谓杜冠群雄,但为人大多木纳,对儿女之事也多优柔寡断,受世俗礼法约束,不是那么的会变通,而且身边都有一个“邪邪”的伴侣,西毒欧阳锋可以和成昆对应起来,但西毒是痴于武功,痴于天下第一的虚名才做了许多坏事,而成昆是痴于情,和阳顶天之妻有一段爱恨纠葛,才会对明教生恨步入歧途,也是可怜之人。洪七公可以和武当掌门张三丰对应起来,都是男主的师父,且都是正气凌然,一副狭义心肠。而故事的主线都是国家未亡,有识之士奋而起!当然这都是题外话,还说黄蓉。除了上述这些,黄蓉对郭靖的爱情也是极其感人肺腑的,先不说她处处为了她的靖哥哥着想,做菜给洪七公让七公教郭靖降龙十八掌,违背爹爹,几次为了郭靖与父亲顶撞,就连最后郭靖说不能娶她,要遵守承诺娶华筝为妻,她也没有因此削减对郭靖的爱意
黄蓉向郭靖望了一眼,见他凝视着自己,目光爱怜横溢,深情无限,回头向父亲道:“爹,他要娶别人,那我也嫁别人。他心中只有我一个,那我心中也只有他一个。”黄药师道:“哈,桃花岛的女儿不能吃亏,那倒也不错。要是你嫁的人不许你跟他好呢?”黄蓉道:“哼,谁敢拦我?我是你的女儿啊。”黄药师道:“傻丫头,爹过不了几年就要死啦。”黄蓉泫然道:“爹,他这样待我,难道我能活得久长么?”黄药师道:“那你还跟这无情无义的小子在一起?”黄蓉道:“我跟他多耽一天,便多一天欢喜。”说这话时,神情已凄惋欲绝。
黄蓉是我《射雕》里最最喜欢的一个人物!
从杨康和黄蓉以及郭靖身上,让我更加深刻的明白了生活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孟母三迁这段佳话不无道理!
书中故事是世间蹉跎,每人心中自有品说!看完这一段,你不妨一笑而过了吧!
射雕英雄传(全四册)(纯文字新修版)读书赏析 第(2)篇此书可谓大气磅礴,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江湖画卷,大约也是金庸小说最为脍炙人口的一部作品了。此书甫一风靡之际,一度为人怀疑是受了毛泽东《沁园春·雪》「只识弯弓射大雕」之影响,据说当年玻璃心似的台湾当局还因此将此书名改作《大漠英雄传》。金庸本人曾就此事加以驳斥:「射雕是中国北方民族由来已久的勇武行动。《史记·李广传》中说:是必射雕者也。王维有诗: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又有诗:暮云空碛时驱马,落日平原好射雕。杨巨源诗:射雕天更碧,吹角塞仍黄。温庭筠诗:安得万里沙,霜晴看射雕。中国描写塞外生活的文学作品往往提到射雕,一箭双雕的成语更是普通得很。毛的词中其实没有射雕两字连用,只有只识弯弓射大雕。中国文字人人都有权用,不能因为毛用过,别人就不能再用。」n金庸先生此番有理有据的驳斥还是被一些人视作「诡辩」,一口咬定《射》之书名就是受了毛词影响。在鄙人看来,这明显是牵强附会,射雕实在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词,鄙人乃半个文盲,犹知清代陈维崧之「并马三河年少客,粗豪,皂栎林中醉射雕」、陈三立之「微怜开国射雕手」亦可为证。况且,金庸常在其书中借某些人物形象讽刺毛,想来也断无可能藉毛词以生辉。闲言休赘。此书较之佛学思想浓厚的《天龙八部》、《侠客行》诸书是以儒道两家的思想为主色调而尤以儒家思想为突出,但从郭靖、杨康二人名字是因靖康之耻而来即知其情怀。郭靖对黄蓉爱逾性命,为求成吉思汗不要屠杀撒马尔罕城的十万百姓,宁愿放弃辞去与华筝的婚姻而与黄蓉在一起的机会,即便「与黄蓉的良缘化为流水」亦绝不后悔。可以想见,如果家国大义和黄蓉这两者只能择其一,郭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此书第十三回,郭靖还曾讲过这么一句话:「范蠡固然聪明,但像伍子胥与文种那样,到死还是为国尽忠,那是更加不易了。」郭靖的结局直到后来在《倚天屠龙记》里才被提及——为国殉难,而这句话就是「草蛇灰线,伏延千里」的谶语。伟大的军事征服者成吉思汗颇为自负地问郭靖古今英雄谁堪与其相比,郭靖却答道:「自来英雄而为当世钦仰、后人追慕,必是为民造福、爱护百姓之人。以我之见,杀得人多却未必算是英雄。」听后的成吉思汗茫然若失,死前犹自喃喃念叨:「英雄,英雄……」郭靖的话即是孟子所说的「义利之辨」,如果孜孜追求疆域广大而杀人如麻,那就是利而非义,成就再大也只是霸业而非儒家所理想的王业,因为天下唯有「不嗜杀人者能一之。」n这段在现今看来颇为「迂腐」的腔调或多或少会为一些人弃如敝屣,他们会称赞成吉思汗的难以匹敌的权谋和傲视古今的战绩,会推崇他为近现代文明的开拓者和全球化的先驱,会尊崇他为世界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当然是旷世之大英雄。可是历史的评价总因视角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成吉思汗固然一代天骄,而站在那些死在他和他的继承者铁蹄之下、早已化作灰土的无数冤魂的立场来说,他只是一个沾满鲜血的刽子手,又焉堪英雄之谓?n此书也借黄蓉之口对儒家礼教开一点小玩笑。郭靖背着负伤的黄蓉找一灯大师,遭遇「渔樵耕读」四大弟子拦阻,其中书生朱子柳拿《孟子》里的「男女授受不亲」、「嫂溺,叔援之以手」等来质疑既非夫妻又非叔嫂的靖蓉二人。黄蓉却说孟子最会胡说八道。子柳说孟子乃亚圣,所说之话其容置疑。黄蓉遂念了一首取自《古今笑文史部》的「骂孟诗」:「乞丐何曾有二妻,邻家焉得许多鸡。当时尚有周天子,何事纷纷说魏齐?」然而这点小玩笑显然是为了显示黄蓉的机智而不是真的否定亚圣。此书有如百科全书,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当世五大绝顶高手的姓名也颇有考究,暗含后天八卦及五行方位(如东方主震位,五行主木,五色主青,是以东邪黄藥师之「藥」含木字,常着青色布袍,扮青袍怪客,其余四大高手亦复如是,兹不悉举);降龙十八掌来自《易经》;九阴白骨爪源于《道德经》;黄蓉所做的几道菜洋溢着浓浓的中国风等等不一而足,这些都显现出金庸先生的博学多才以及本书的汪洋捭阖。一贯褒古(龙)贬金(庸)的某著名教授曾附和王朔,写文章说金庸喜欢把一些传统文化的碎片和一些大道理加到本来十分庸俗的武侠小说中,「太假正经了」。依我看这话实在是失偏颇。如照这样说,在我们这个文以载道、文史哲几无分野的国度里,近三千年的文学十九可以归于 「假正经」了,洵为「傲慢与偏见」。借用《红楼梦》里薛宝钗的一句话:「学问中便是正事。此刻于小事上用学问一提,那小事越发作高一层了。不拿学问提着,便都流入市俗去了。」这恰恰是金庸所独到之处,此金庸之所以为金庸也。引用当代某教授的诗作为结尾吧:「宗经文字独金庸,海内人才一睨空。日下痞儿徒努力,江河不废此翁雄。」(该作者盛赞金庸的文字具备《文心雕龙》里所谓的宗经风格,故曰宗经文字独金庸。)n
射雕英雄传(全四册)(纯文字新修版)读书赏析 第(3)篇何为英雄
金庸先生的经典作品无需多加简介。
射雕英雄传,是我小时候看的第一部武侠电视连续剧,黄日华版本。后来又看了李亚鹏版版本的。上小学时候,忘记从何处获得纸质版的射雕英雄传,我可以确认的只有那是盗版,印刷质量和九十年代广大农村地区使用的草纸相似,可能还不如某种非法产业的彩经来的好。
金庸的作品中,我最喜欢的是《天龙八部》,因为有萧峰这样的存在。而看《射雕英雄传》,尽管这部作品的流传也很广泛,故事也精彩,人物也生动,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看书和电视剧最大的区别是,许多关于场景、诗文的叙述,电视剧无法体现出来。
少年时听过一个说法,说看武侠分三个阶段,一开始是看武,顾名思义,就是武功;接着是看侠,我理解大约是行侠仗义的价值观;最后是看情。我始终没有理解,什么是情。所以,我看的更多的,还是侠,那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至今难忘。
英雄这个话题,很难回答,如果要回答什么样的算英雄,那需要很艰难下定义。在射雕中,英雄的设定如洪七公、郭靖一般。相较之下,我更欣赏洪七公这样的存在,尤其是在对决裘千仞时候的豪言。
也许再过若干年,再看《射雕英雄传》会有不同的心绪。
弯弓射大雕,纵马河山,是一份多么好的期望。
2019年03月13日
于福建晋江
2019年读的第25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