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离开的,留下的读书赏析(3)篇

离开的,留下的
作者:埃莱娜·费兰特
“我”在未婚夫彼得罗一家人的帮助下,出版了首本小说,享受着成功的喜悦,而留在那不勒斯的莉拉却身陷贫困而卑贱的工厂生活。 “我”像个骑士一样,再度介入莉拉的生活,并动用丈夫一家人的关系,让莉拉和恩佐的生活有了转机——他们成了那不勒斯地区最早学习、掌握计算机技术的人,他们顽强、坚韧的学习能力让他们开始积累了巨大的财富。我和莉拉之间再次胜负难辨。婚后的“我”开始面临自己的创作危机,而平静的、中产阶级式的婚姻也令“我”疲惫不堪。对社会变革颇为冷淡的彼得罗希望“我”放弃作家的身份,而“我” 在扮演“母亲”、“妻子”这些角色时,总是避免不了内心的分裂、紧张……
离开的,留下的读书赏析 第(1)篇

①每看完一本书,或者电影,自己总是瞻前顾后的去看看其他人的评论,担心自己没看透,看完之后你会发现才华横溢的人真是太多了,写的评论一针见血,句句到位,这让你觉得自己已经没有画蛇添足的必要了。所以看完之后,就想着不要写书评了,自己的语言匮乏的要死,跟人家有才之人无法相提并论。所以会过几天搁置一下,如果过几天自己还有表达的想法,才敢动手写自己的理解。我这也算是把自己的表达欲交给了时间~

②几天之后,依旧想表达。《离开的,留下的》莉拉留在了那不勒斯,莱农离开了,莱农凭着自己的勤奋努力,突破了自己的社会阶层,跳去了高一级别的朋友圈,实力演绎了知识改变命运,知识突破阶层束缚。她挤进上流朋友圈,消费着自己读的书和这些年的知识,莱农也极其努力的改变着自己的穿衣和打扮。

③她勇敢的进入了婚姻这个围城,她与彼得罗一次做完爱之后,她表达说这是没有感情的例行公事~看完之后,我除了惊叹没有别的感受。丈夫其实对她很冷淡,性生活也不和谐,生了两个孩子,生孩之后感觉夺走了她自由支配和灵魂思考的时间。她一头栽入婚姻的围城了,尼诺的出现成了她的救命稻草。一方面因为自己岌岌可危的婚姻状况,另一方面因为自己从小对尼诺难以启齿的爱慕。

④但是尼诺的出现把她打回了原形,使她放弃了在其他人眼里阔太太的生活。文学老师之前讲过Love is blind爱情是盲目的,爱情容易冲昏头脑,无人例外,这点我深信不疑。一旦感性占据头脑之后,理性会被碾压的支离破碎。回顾于莱农结婚之前很年,一直唯唯诺诺,压抑自己,拼命做好学生,敢于义无反顾的抛下看似光鲜亮丽的生活为爱痴狂的举动,用道德沦丧这样的字眼去绑架她太不公平,在我看来,时刻绽放生命的火花总比行尸走肉好的多~

④说到莉拉,自从她结婚之后,生活大转变,从初夜近似强奸的经历暗示后来离开的生活。这一场婚姻夺走了她对生活的意志以及继续学习的坚定。尼诺的出现,激发了她的生命,不仅仅是性欲的释放,更多的是精神世界的碰撞,她在身体上和精神上达到了巅峰。但这一切像烟花一样,还是匆匆结束。在他们身上同样也体现了love is blind文学老师说,莎士比亚很多年前已经说了,在二战后意大利的那不勒斯依然上演着,这个时候陈词滥调有点像真理。

⑤尼诺的离开,恩佐的的出现,让人相信这便是爱了,永远陪着你,尊重你,这一点想必暖到了很多人。莉拉身上可贵的是,无论深处油渍的香肠加工厂还是做有钱人家的阔太太,她很少像恶低头,有自己的原则,勇敢般的血液渗透着她的生命。

⑥女生之间的友谊没有人能道得清说得明。不管是苦心经营还是放任自流,结果也总是差强人意,彼此暗自较量,又在彼此身上汲取力量。现实生活的友谊也不过大抵如此吧~

⑦书中有大多数人的影子,包括你我他。对围城的畏惧依然存在;想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阶层,拼命努力学习;面对不公正的东西依然勇敢去争取;在爱情的漩涡里我们每个人依然会被浸湿。

写在最后,对于女生来说,我希望爱情不是那根救命稻草。爱情只是人生活的一部分,不是全部。救命稻草可以是其他很多东西和人(当然了我这样说是因为自己在围城外) 我希望如果哪天我在围城之内,始终也不忘自己的原则~     

离开的,留下的读书赏析 第(2)篇

情绪,情感,情商,这些捉摸不定的东西对人的影响有多大?相信很多人都深有体会。情绪不稳定,情商低等等,都知道对人的成长都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可是如何避免如何解决,却很少人能够说的清楚。一直都认为莱农情商高,本书看完,呵呵,情商再高也会有迷失和失控的时期,人的设定就是被情感支配,所以,只要是人,都会失控,区别在于次数以及严重性。其实也不难发现,情商并不会始终处在一个稳定期,它会随着人的不断变化而也发生改变,莱农在成长期,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成长,其情感情绪是处于稳定期,易受控制。而步入婚姻的莱农,逐渐迷失自己,停止了成长,缺少了个人价值体现,以及无法有效的梳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所以,这一期间,稳定性消退,而尼诺作为其执念的出现,轻而易举的就引爆了莱农压抑许久的情感,原生家庭中产生的问题在此期间展现的淋漓尽致:缺爱,缺少关注,自我意识薄弱,以及莉拉。嫉妒与仰慕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距离,两者之间的差距太大才会仰慕,如果差距小了,就会变成嫉妒。如果莱农可以从中清醒,开始审视自己的生活,会发现幸福就在身边。她和丈夫之间缺少沟通,彼得罗虽然不善言辞,却一直在包容着莱农,这与莉拉和斯特凡诺的婚姻是不一样的。可是,这样的日子在莱农眼中不自觉的就画上了等号,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或许有些东西真的要在失去之后才能发现其珍贵。莱农可不是莉拉,莉拉内心强大,即使遇到尼诺那样的伤害,最终还是可以站起来。而莱农始终迷失自我,经历这番劫难可以重生吗?nn得到和失去都不可怕,就怕得到的是虚念,失去的是实实在在的生活。珍惜自己所拥有的,是一种幸福的能力。

离开的,留下的读书赏析 第(3)篇

断断续续地看完了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第三部,感慨很多,却又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有一种道不清说不明的感觉。

离开的莱农,逃离了动荡不安的那不勒斯,来到了上等人生活的佛罗伦萨,本以为和大学教授结婚生子过着富人的生活会很幸福,可是却陷入了一次又一次的困境中,一次又一次的怀孕,写不了所谓的好书,不曾真正了解的丈夫……本以为会过着与莉拉相反的不同生活,最后却走上了最初和莉拉一样的路——抛弃家庭为了所谓的爱私奔。

留下的莉拉,学习停在了小学五年级的她,我不知道是该讨厌还是怜惜。放弃了阔太太的生活,在一家香肠厂为了几里拉忍受不公待遇地辛苦工作,是为了什么?为了爱?为了反抗生活的不甘吗?在动荡的社会局面前,参加党团活动,奋起反抗;身体的病痛折磨;在生活的压力下,接受从小就讨厌的米凯莱的工作邀请,是屈服吗?

离开的人失去了什么,留下的人得到了什么?本以为会有截然不同的人生,却发现一直到重复走过的路。飞机落地后,莱农会有怎样的生活?期待最后一部《失踪的孩子》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