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书赏析(3)篇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作者:朱光潜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教育部新编初中语文教材指定阅读。本书是美学大家朱光潜先生的成名作。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期,朱光潜先生求学于欧洲,从海外寄回了这十二封写给青年朋友的信,最初登载在《一般》杂志上,后集结成册出版,多次重印。信中所谈皆是青少年们所正在关心或应该关心的话题,如读书、作文、爱恋、情理、修身、做人,凡此种种。作者劝年轻的朋友们,眼光要深沉,戒骄戒躁,不贪容易,更不能随了世俗、急于近利。这些信件正是朱光潜先生提供给现代青少年的成长指南,是充满了人生智慧的必读经典。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书赏析 第(1)篇

现在的书名标题党太多,写给青年的书,往往会制造淹没死人的焦虑,灌满了拼凑的成功学。而这本书,真的是好好地和你讨论问题,看完身心舒畅、焦虑拜拜,叫人还想再看几遍。虽然书名里只有十二封信,实际上后面还有很多小短篇,不然真的不够看。而且每篇都真切诚恳,从不站得高高的说教。这些真诚的文字,教给我方法去思考什么是自己真正想要追求的。找到了之后怎么办?要努力并且选对路径,这才能做出些学问。如果找不到,就得问自己是否真的投入进去了。因为往往我们什么都没付出,便哭诉说对一件事丧失了兴趣,不想继续了。路选对了,追梦时,也要劳逸结合、多运动。“四十岁才是生命的开始”,不要拼命加班熬夜把身体累垮了。书里还分享了他如何待人接物,看待世界。他会把自己放在台上和台上两个角度看世界,即是旁观者,也是当局者。关于交友,他认为每个人的经历、过去,组成了一个个小宇宙。与人交往,便会使宇宙间发生碰撞,让你的世界发生些改变。所以也得谨慎、真诚的交友,让这改变尽量朝好的方向发展,不是吗?n“语言是最容易让大众接触艺术的方式”,想要达到这一境界,光阅读还不行,还要动手写。文章可分为四类:情、理、事、态。先从叙事开始,叙事往往又会与言情结合。这两个做好了,再去说理,才不会空口胡话。以前高中写文章便是倒过来,先写议论文而不是记叙文,只搬三段论,不去思考,写的无趣又长,自己都看不下去。现在知道了改进的方法,可以从日记写起,每天记录一件最有意思的事情,能做到我手写我心了,再去说理吧。先生这些经验的分享,让我一个浅薄的人,对自身和这个世界思考的深入了几分。所以把这本书也推荐给你,希望对你也有所帮助。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书赏析 第(2)篇

这本书以书信的形式为青年人解答各种疑惑,当时那个时局也不是很稳定,年轻人求学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儿,且迷茫困惑较多,朱先生从健康成长于心里成长相结合,又谈了理想抱负和学生运动等,还对艺术写作等内容进行了一些引导式的阐述,十二封信,很短,一会儿就能读完,是我上半年还在公积金岗位上抽时间看完的,从这本书又初识了夏丏尊老先生,又买了一本他的《文章作法》但一直还没有读,看起来也是薄薄一本,希望尽快能有时间读完。

第一章谈读书,讲到一天读三页,坚持下来,一个月也有一百多页,一年也是三四本书,何况一天读三四页也是太少了。之后还讲了读什么书,和读书方法,这一章出现的书名很多,万一有幸都阅读了,那真是收益颇丰,推荐的都是好书。

第二章,静生郁,郁要动,动才能泄。要“尽兴”趁年轻,多运动。

第三章

习静不必逃空谷,身处闹市也参禅。

空心字来得清静,忙中不妨偷得闲。

我妈来电话了,就先说到这里吧~自己看看,挺好的~虽然年代久远道里确实永恒的。

愿世界和平,岁月待你温柔。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书赏析 第(3)篇

起初看着标题以不屑的目光投向本书,以为写给初中生的书是浅显易懂的。殊不知为自己学识浅薄而感到蒙羞,读的书越多才知道自己所了解的世界是那么微小,越觉得自身的匮乏。朱光潜本书谈对青年德智体美劳的看法,中国的应试教育加上父母的攀比虚荣心,觉得孩子只需要在智力方面赶超别人就可以了。觉得发展兴趣爱好都是虚度光阴,在高强度的学习过中。何以足够精力养成看课外书的习惯,学生一位的在主攻数理化英。到头来会发现自己学了十二年的语文,最可笑的是还不会独特新颖的写出一篇完整的作文。虽说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冲突,关键在于前期施行时各部门上下相互监督,高效率的执行。才能确保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了学校中,应试教育只是不断教我们要不断的寻找学习方法,不断去想办法提高成绩,成绩就是王道。却没有教青年人在面对困难,面对挫折该如何应对,如何解决,如何处理好窘迫的状态。没有真正的了解观察青年的心理发展状况,以至于时常看到某学生自杀既遂或未遂的悲痛新闻。希望中国素质教育真正落实的每一个学校、每一个学生当中。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