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桑人
桑人,亦称布须曼人(Bushmen)。非洲南部一支原住民民族,与科伊科伊人(Khoikhoin, 即霍屯督人〔Hottentot〕)同一族源。桑人主要生活在波札那、纳米比亚及南非共和国的西北部。布西曼一名是这个民族荷兰语或阿非利堪斯语名字的英语形式;san(複数)或sa(单数)是其科伊语名字,为现代人类学者所乐于使用。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桑人
- 外文名:San
- 亦称:布须曼人
- 分为:昆人(Kung)和格威人(G/wi)
种族特徵
原来人们以为,桑人按照躯体特徵、语言及文化,可以很容易辨认出来。
桑人

第一,根据体徵来看,桑人在外貌上完全相似︰肤色不黑,似有皱纹;黑髮捲曲,状如螺旋;头小而宽;圆脸宽鼻;臀部发达。然而,这些特徵,没有一项是仅属于桑人所有的;至于其他一些不能直接观察的特徵如血型等,桑人既和科伊科伊人一样,也与其他班图语诸民族相似。
第二,桑人所使用的各种语言的系属关係尚不清楚,有些桑人甚至使用科伊科伊诸语言。
第三,绝大多数生存下来的桑人,由于欧洲移民或受其他族源的非洲部落的压迫,都被迫生活在贫瘠地带,所以他们就不得不临时或长期在欧洲人经营的农场出卖劳力以换取工资维生,或与其他非洲人(特别是波札那人)继续结成那种长期形成的「依附关係」,为主家狩猎、放牧或劳作,以换取食物、牲畜、衣服及菸草。因此桑人就不再易于画入一种有明显特徵的文化範畴了。
社会构架
然而,确一度存在过桑人文化,这种文化现在在某些桑人群体中仍然可以找到。桑人以宗族为主要社会结构形式,每族由数个家庭组成,共有25∼60人左右。族内家庭则包括夫妻及其哺养的子女,有时家庭因多婚制婚媾而使其成员数目增加。所有宗族成员彼此间常有亲戚关係。各宗族之间,透过交易、访问尤其是婚姻关係,进行着可观的相互交往和交流;同时,不论是真的还是假的亲戚关係,都广泛分布,这就便利了宗族间人们经常流动,因此任何一个宗族的人口构成状况,都会随时大不相同。每一宗族各自为治,没有族长;在多数宗族内部,遇到特殊情况发生,由猎手或年长者运用其影响而不是施加其权威。
桑人

起居住宿
桑人的单个住处是一种简单的半圆形结构,由带有嫩枝的树枝搭成,上面铺草,他们的什物都是随手可以拿动的,他们的家私少而轻。木材、芦苇及一些动物(以前是石块)都是他们的主要原料,用来製作皮衣、大口袋、水罐、打猎武器等,他们狩猎时主要使用弓和毒箭、陷阱、标枪,有时还用长矛。他们的食物,大概总是猎物、野菜、水果、坚果、昆虫等;由于猎物不如以前那幺丰富了,他们不得不越来越依靠採集来维持生活,或最终被迫放弃其全部古老的生存手段。
桑人

桑人有两个部落,即昆人(Kung)和格威人(G/wi),其宗教信仰颇有相似之处,都信奉两个超自然的神灵,一是造物主,另一是权威较低但部分掌握生死疾病的神明。昆人和格威人也相信灵魂但不祭祀祖先,这是与大多数班图民族不同的地方。
现存人数
20世纪晚期,生活在波札那喀拉哈里(Kalahari)西部地区的桑人约有42,000人,在那米比亚的约有35,000人,在安哥拉东南部的约有9,000人。少数桑人仍营游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