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开发中国家的高等教育:环境变迁与大学的回应

开发中国家的高等教育:环境变迁与大学的回应

开发中国家的高等教育:环境变迁与大学的回应

《开发中国家的高等教育:环境变迁与大学的回应》提出了开发中国家高等教育机构在面对环境变化时必须解决的五项关键议题:寻求政府与大学之间新的平衡;实施自治;在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同时,确保公平、提高质量、控制成本;应对新的责任压力和责任形式;支持大学教师的新角色。《开发中国家的高等教育:环境变迁与大学的回应》根据不同国家的情况并结合议题,给出了相关的实际案例,解剖成功案例中教育决策者的应对策略和方法,并寻求其中的共性问题,为关注高等教育创新与变革的人士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开发中国家的高等教育:环境变迁与大学的回应
  • 类型:高等教育理论与管理
  • 出版日期:2009年7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301153673
  • 品牌: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戴维·查普曼 安·奥斯汀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页数:239页
  • 开本:16
  • 定价:35.00

内容简介

《开发中国家的高等教育:环境变迁与大学的回应》为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译者:范怡红 编者:(美国)戴维·查普曼 (美国)安·奥斯汀
安·奥斯汀(Ann E.Austin),密西根州立大学副教授,非洲研究中心核心成员之一,主要从事高等教育、成人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她的研究与教学主要涉及高等教育组织变革、学术文化、大学教师专业发展以及教学等相关问题。1998年,《变革:高等教育杂誌》授予她“四十大学术青年领袖”称号。1998年她在南非伊莉莎白港大学做富布莱特学者,从事院校改革、课程发展、大学教师发展及创新型教学等研究。她还和其他十二所南非高校的学术人员、院校领导人一起从事合作研究。现有专着和编着八部,并发表大量期刊论文和书籍章节。
戴维·查普曼(David w.Chapman),明尼苏达大学教育政策与管理系教育学教授,专门研究国际发展援助。他曾为世界银行、美国国际发展署、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亚洲开发银行、美洲开发银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类似机构在三十多个国家工作过。已出版专着或编着六部,发表上百篇期刊论文,其中很多涉及国际背景下的教育系统发展问题。他曾担任《教育研究国际期刊》1998年12月刊的特邀协作编辑。

媒体推荐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高等教育面临着全球化与信息化社会所带来的双重挑战。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高等教育机构的进取与创新已成为各国大学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
查普曼与奥斯汀围绕着开发中国家的高等教育所面临的一系列关键问题提出了思考与对策:政府和高校间的关係如何求得平衡;高校如何通过管理与领导创新来处理好新型的自治;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如何解决数量与质量、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如何提高科研和教学的质量;如何满足越来越多样化的学生的不同需求;对承担新角色的教师们如何提供系统的、有计画的支持;等等。作者结合鲜活的案例,为政府官员、高校管理层、大学教师及学生等削析应对策略和办法,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范怡红教授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引言与概述
第一章 开发中国家高等教育不断变化的背景
第二章 处于转折点的高等教育

第二部分 寻求政府与大学关係的新平衡
第三章 转型中的大学:俄罗斯高等教育私有化、分权、大学自治政策探析
第四章 逃离自由:巴西联邦直属大学抵制院校自治
第五章 当目标发生冲突时:寮国的高等教育

第三部分 迎接自治权扩大的挑战
第六章 非洲高等教育的复兴——目前的挑战和未来的希望
第七章 蒙古高等教育现状:民主化转型的困境
第八章 面向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扩招、调整和全球化

第四部分 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与公平实现
第九章 开发中国家高等教育的公平效应:入学机会、选择权与就读持续性

第五部分 新的压力与责任形式
第十章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确立开发中国家的有效政策

第六部分 支持大学教师的新角色
第十一章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背景:对教师问题的解析
第十二章 转型时期的大学教师:角色、挑战和职业发展需求

第七部分 结论、教训和未来方向
第十三章 平衡压力 促进合作
译者后记
作者简介

文摘

第一章 开发中国家高等教育不断变化的背景
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导,全世界高等教育的就读学生中有半数在开发中国家(World Bank,2000)。据统计,学院和大学的注册学生数将从1991年的65,000,000人增长到2015年的97,000,000人(World Bank,2000)。毋庸置疑,大部分开发中国家的政府都会把扩大高等教育人学机会和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作为国家优先决策的重点。人口因素、政治和经济的挑战、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增强国家自豪感等因素,推动各国政府越来越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同时很多政府也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境,其他部门也在竞争公共财政,这限制了政府在大学校园建设、教师工资和学生奖学金和助学金等方面的投入。大部分开发中国家的政府领导人和教育领导人都在积极寻求经济、更创新的方式,以扩大高等教育的普及率并改善其质量。
然而,领导者们发现,政府部门和高等教育机构对如何进行变革以及大学和学院应该如何运作这两个方面很难达到预期的共识。面临对高等教育进行重塑和改革这一複杂议题,政府官员和教育者都在争取重新确定新的结构、新的规划、新的程式以及政府和高校间新的关係。高等教育的结构和运作方面的每一个变化所引发的连锁效应,都会对高等教育机构、学生、教师、市民以及与政府的关係产生影响。

后记

经过近一年的共同努力,这部译着终于完成了。参加该书翻译工作的人员如下:范怡红:丛书总序、第一章、第二章、第十三章;洪荣丰: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十二章;黎斌: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谭敏: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作者简介。全书由范怡红统稿、修改、审校,蔡春燕进行格式整理。
由于原着涉及很多开发中国家的背景知识,对每个翻译组成员都是一项挑战,同时也是极好的锻鍊机会,统稿、修改、审校也花了很多工夫。在此感谢全组成员的认真工作。译文中如有翻译不当的地方,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序言

中国高等教育在过去的二十年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这种发展为相当广泛的学生群体开放并拓展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目前,中国已有2000多所普通高校,每年招收600多万学生。此外,中国还是国际留学生的第六大主要目的地国家。
中国高等教育令人瞩目的成就不仅仅是入学规模的扩充,中国的大学已经成长为一股重要的科研力量。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授予国,2005年中国用于研究与开发的支出高居全球第三(占全球10%)。
中国高等教育是在高校管理、经费划拨、本科评估等主要方面改革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高等教育责任与管理权进一步下放给院校管理者,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高校的运营方式。同时,管理权的下放对高校管理人员的经营与领导技能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自高校扩招以来,中国高校教师数迅速增长。因此,高校有必要关注教师职业发展规划与激励机制的效能,以帮助这些学术人员适应他们的新角色。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系统的扩充及多样化,很有必要对高等教育系统自身进行更多的研究与分析,以此作为评价相关政策及实践的基础。中国在这方面取得的一个积极进展就是越来越多的人有意将高等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在中国,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教育中心与机构已由1990年的4家增长到2006年的16家,这些机构正共同致力于高等教育的科学研究。
儘管中国高校管理者和教学人员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具有其独特性,但实际上这些也是许多其他国家正在应对的问题。在《开发中国家的高等教育》一书中,我们力求能够分享不同国家的高等教育经验与见解,希望这种分享能够成为人们进行高等教育研究与分析的基础,最终为改善中国及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有所贡献。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