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台学
西台学是研究公元前2千纪建都哈吐沙城的西台人的语言、历史和文化等领域的一门学科。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西台学
- 外文名:Hittitology
西台文明发展史
西台历史的发展以安纳托利亚高原中部、南部、东南部以及叙利亚北部为中心。在西台文明形成之前,安纳托利亚高原史前文明就已经十分发达。大约在公元前7000年,安纳托利亚东南部居民进入定居生活,新石器时代开始。公元前2000年以后,大规模的印欧人迁徙运动开始。大约在公元前19世纪,西台人到达安纳托利亚中部。
前西台国家时期,安纳托利亚中部和南部分布着数个大大小小的城邦,它们与两河流域北方的古亚述商人建立了密切的贸易关係,同时又从他们那里接受了古老的两河流域文化。因此,西台文化从一开始就具有鲜明的两河流域文明特徵。
约公元前1650年,西台王哈图西里一世统一安纳托利亚各个城邦国家,以哈图沙为首都,建立王国,称西台古王国。哈图西里一世的孙子穆尔西里一世统治时期,古王国发展达到鼎盛,他率领西台军队南下攻陷两河流域名城巴比伦城。穆尔西里一世死后,王位继承权之争迅即展开。约公元前1525年,铁列平王颁布王位继承法,这是迄今所知最早的、记录在案的王位继承法。
之后的100多年时间里,西台历史进入中王国时期。这个时期,西台王位斗争仍然持续,西台王表顺序存在诸多混乱之处,但是西台国家的发展并未停止。研究显示,西台中王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相对稳定,中央和地方沟通顺畅,对外联繫稳步发展。
当王表顺序再次清晰起来的时候,西台历史进入帝国时期。苏皮路里乌玛一世(约公元前1344—前1322年)开创了帝国时代。当时西亚北非诸强中,西台、埃及、米坦尼和巴比伦是最为强大的国家,亚述国家后来居上,逐渐取代了米坦尼和巴比伦的强国地位。西台帝国的辉煌持续了100余年,西台文明也在这个时期达到鼎盛。
帝国瓦解后,西台人散落各地。从公元前11世纪至前9世纪,叙利亚北部先后出现多个自称“哈梯王国”的城市国家,这个时期因此称“新西台时期”。最终,在亚述王国的扩张运动中,这些小国被纳入亚述版图。
新西台人以西台帝国的继承者自居,但他们已经不再是安纳托利亚高原的主人。在这个阶段,弗里吉亚人、吕西亚人、吕底亚人、卡里亚人先后入主安纳托利亚高原中南部。与此同时,希腊人在爱琴海诸岛和高原西部沿海建立众多殖民地。之后,经过希腊波斯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扩张,安纳托利亚高原文化逐渐融入希腊、罗马文明的发展进程。
西台学研究的时间跨度
西台学研究的时间跨度为西台人到达安纳托利亚高原后(约公元前19世纪)至高原被纳入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大帝的统治範围(约公元前334年)。与西亚北非其他古代文明如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代埃及文明相同,西台文明也早已被淹没在历史发展的大潮中,成为已经死亡的文明。西台学的兴起建立在今人对这个文明重新发现、重新阐释的基础上。
国际研究
早在1834年,时任法国驻安卡拉领事查理·特克希耶就已经报告,在安卡拉附近发现一个遗址,可能属于一个尚不为人所知的文明。特克希耶报告的遗址就是西台国家的首都哈图沙,今名博阿兹卡勒,它位于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以东约150公里处。1906年,德国东方学会正式在这里展开科学考古工作,它标誌着西台学正式创立。1917年,西台语楔形文字破译成功,西台学研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西台学起源于欧洲,在其形成发展的最初30多年时间里,西台学研究者主要集中在欧洲。20世纪30年代,欧洲政局发生重大变化,部分欧洲学者特别是德国学者离开欧洲寻求生存和发展。与此同时,以凯末尔为首的土耳其政府大力发展教育事业。1935—1949年,一批欧洲学者在安卡拉大学任教,他们参与考古发掘,培养出第一批土耳其本土的西台学者,并创立了安卡拉国家博物馆,为西台学在土耳其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目前,土耳其西台考古学者已经成为各个主要考古遗址的主持人。后来,这批欧洲学者又大多前往美国,他们与美国学者共同努力,使得西台学研究在美国取得长足发展。目前,国际西台学研究中,欧美学者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经过100余年的发展,国际西台学研究成果斐然。首先,西台考古取得重大进展,博阿兹卡勒发掘已经持续100余年,是西亚地区持续发掘时间最长的遗址之一。除此之外,考古学者已经在近30个遗址展开深入发掘,发现了大量各个时期的建筑、艺术和文献遗蹟。
20世纪80年代以来,考古学者先后在多个遗址发现楔形文字和象形文字文献。在此之前,博阿兹卡勒是唯一发现文献的遗址。目前,考古学者已先后在马沙特休于、奥尔塔柯伊、库沙克勒、卡亚勒颇纳尔、奥伊玛阿等遗址发现大量文献,这极大地改变了此前学界单纯依靠哈图沙文献从事西台学研究的状况,丰富和扩展了西台历史研究的领域。
西台文字和文献研究取得巨大进步。在西台境内发现的文献涉及多种语言,目前已经确认的语言至少有8种,其中包括印欧语系的语言,如西台语、卢维语、帕莱语,也包括塞含语系语言,如阿卡德语,另外也有一些语系归属不明的语言,如哈梯语、胡里语、苏美尔语等。经过多年研究,多数安纳托利亚语言的语法脉络日益清晰,文献研究成果丰硕。
另外,国际西台学者不断开拓研究领域,印欧语言起源和比较语言学、西台年代学、西台历史地理学、西台王权特徵、中央政府与地方统治的关係、西台与周边国家关係、西台民族构成、西台宗教、西台仪式学、西台社会生活传统等问题是历年来国际西台学界研究和关注的主要问题。
国内研究
中国西台学研究于1984年起步。1986年,东北师範大学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开始邀请西方学者教授西台学。之后,在接近10年时间里,先后有5名西方西台学和印欧语言学者在东北师範大学任教,他们培养出10余名学生。这些学生和学者先后发表了数篇西台学研究成果,标誌着西台学在中国确立并发展。
但是中国的西台学发展仍然相对迟缓,原因之一是西台学研究区域和研究时段具有局限性。东北师範大学从1994年开始就不再培养西台学专业的学生,直到2006年左右,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才开始重新招收西台学专业研究生。其次,由于专业研究难度大、毕业生就业困难等因素,目前国内仍然从事该专业研究者仅余两人,所覆盖的研究领域十分有限,很难形成团体优势加入到国际西台学研究中。再次,国内学术机构很少系统地收集购买西台学研究资料,中国西台学者难以全面系统地跟蹤国际西台学研究动态。
目前,东北师範大学已经着手恢复西台学专业,他们开始补充研究资料,与北京大学联合培养西台学专业学生。我们期望在不久的将来,在北京大学、东北师範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台学者的共同努力下,西台学研究者人数能够大幅增加,迅速赶上国际研究水平,并参与到国际西台学研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