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家尖街道
朱家尖街道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舟山群岛东南部,陆域面积74平方公里,与海天佛国普陀山、世界渔港沈家门隔海相望,构成普陀旅游金三角,岛东部28.8平方公里与普陀山并称为普陀山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朱家尖于1992年以岛建镇,2007年撤镇建街道。人口27981人(2010年),下辖8个社区,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7个渔农村经济合作社。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朱家尖街道
- 行政区类别:街道
- 所属地区: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
- 下辖地区:8个社区,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7个渔农村经济合作社
- 电话区号:0580
- 地理位置: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舟山群岛东南部
- 面积:74平方公里
- 人口:27981人(2010年)
- 气候条件: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 机场:舟山普陀山机场
- 车牌代码:浙L
建置沿革
朱家尖历史悠久,据黄沙村兵船湾出土的石戈等文物考证,早在商、周时已有人在境内居住。春秋时属扬州百越之地,战国时属楚国辖地。秦统一中国,建立郡县,属会稽郡鄮县东境。西汉至两晋南朝沿用秦制。隋朝时属会稽郡(吴州、越州)句章县(鄞、鄮併入)地。唐时废郡置州。开元26年(738)置翁山县(此为舟山置县之始),属明州翁山县安期乡马秦里地。宋以后历为昌国县(州)安期乡马秦里(都、村)地。康熙27年(1688)建定海县,朱家尖属定海县安期乡洛迦岙地。道光21年(1841)定海县升直隶厅,改岙设庄,境内属定海直隶厅安期乡洛迦庄地。光绪26年(1900),安期乡废,后依次属定海直隶厅(县)舵岙区、第二区、洛舵自治区、洛舵乡地。民国初沿袭清制。民国23年后,依次属定海县第二区、第二乡镇联合办事处,普陀区,沈家门区。境内初设朱南、朱北、顺母3个乡,后设朱家尖、顺母2个乡,25年设朱家尖乡,辖21保217甲。
解放初沿用民国制。1953年始建普陀县,境内设庙跟、月岙、五眼、龙眼、里岙、西岙、顺母6乡,属舟山专区普陀县地。1956年合併为庙跟、月岙、西岙、顺母四乡,1958年合併各乡成立朱家尖人民公社,1961年建朱家尖区公所,分设朱家尖、西岙、顺母公社,1983年改公社为乡,1986年改普陀县为普陀区,朱家尖隶舟山市普陀区。1992年5月,调整机构,撤消了朱家尖区,合併朱家尖、顺母、西岙3乡建立朱家尖镇,隶舟山市普陀区。1993年3月成立“舟山市普陀区朱家尖开发建设管委会”,1998年5月撤销朱家尖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成立“舟山市普陀区朱家尖风景旅游管委会”,并与镇委、镇政府合署办公。2007年10月,朱家尖撤镇建街道。
荣誉
朱家尖街道曾相继获得全国文明乡镇、中国最佳休闲度假胜地、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浙江省十大最佳旅游度假胜地、浙江省新农村十大特色乡镇、中国最美海岸线等荣誉。
交通
朱家尖海陆空立体交通便捷,海峡大桥与舟山本岛相连,329国道贯通全岛,位于朱家尖西北部的舟山民航机场已开通北京、上海、福建、厦门等多条航线,朱家尖海峡大桥複线也已于2011年10月正式通车。
朱家尖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朱家尖境内的土壤类型为淡涂泥、涂泥土、鹹泥土和老塘泥田、淡涂田和涂泥田,在沿山麓地带分布一些沙泥田和烂滃田等。朱家尖山地土壤以红壤、黄红壤为主,在海拔300-350米以上的山体,形成山地黄壤。全岛耕地资源有限,人均占有耕地面积正逐渐减少,且分布不均。
水资源
朱家尖多年平均水资源2098.9万立方米,全岛水库总库容390万立方米,其中纱帽尖水库库容38万立方米,翁蒲湾水库库容58万立方米,红旗水库库容120万立方米,南丈坑水库库容量23万立方米,庙跟水库库容54万立方米,小田湾水库库容18万立方米,其它水库库容合计79万立方米。
旅游资源
朱家尖具有丰富的风景旅游资源,山海风光秀丽迷人。岛上金沙连绵,碧波蕩漾,奇石峻拔,洞礁错置,海光迷幻,森林广布,潮音不绝,空气清新,有“海上盆景”、“海上雁荡”之誉。在28.8平方公里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分布有乌石塘、白山、南沙、大青山四大着名景区。南沙景区,拥有华东地区最大的沙滩群——青沙、里沙、千沙、南沙、东沙五大沙滩湾湾相连,绵延5千米,景色极为壮观,滨海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经济
朱家尖是一个以旅游为导向,渔农工、交通商贸多业并举的舟山大岛。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全局,街道上下合力同心,狠抓工作落实,保持了街道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2010年全街道实现工农渔业总产值20.25亿元;地方财政税收突破一亿元,达10852万元;渔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4675元。渔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增产增效态势良好。2010年街道实现渔农业总产值7.18亿元;渔业总产量4.7万吨,其中捕捞产量44091吨,养殖产量3138吨,养殖面积6600亩。街道现有机动渔船481艘,其中生产渔船416艘,辅助渔船65艘。渔船总功率90528千瓦,总吨位50131吨。2010年街道积极引导发展特色优质农产品种养业,朱家尖西瓜、西红花、牛角湾柑橘、朱家尖梭子蟹等品牌进一步打响,经济效益显着提高,全年实现农业产值3679万元,稳中有升。2010年街道围绕全年的工业经济目标,通过项目带动,加大招商力度,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全年实现工业产值13.07亿元,同比增长20.6%。全年共引进工业企业15家,实际利用区内外资金1.5亿元,完成工业性投入1.3亿元。全年建筑业产值7542万元,利润总额55万元,税金229万元,实现增加值1892万元。
朱家尖

重点产业
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是朱家尖十几年来培育的重点产业。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住宿、餐饮、交通、购物等与旅游配套的服务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连续成功举办了十三届被评为“中国十大魅力节庆”的中国舟山国际沙雕节。2010年旅游人次达到309.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3.6亿元。朱家尖以打造国际知名滨海度假休闲基地为目标,依託国家4A级景区优势,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加强科学管理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定位、合理规划,以“时尚海洋、自在生活”为形象定位,着力将朱家尖打造成为:赋海洋生活以深厚文化底蕴、赋传统佛教文化以时代气息的集海岛旅游休闲、滨海体育休闲、海上运动休闲、海岛生态居住、旅游交通集散、临港生态工业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舟山群岛旅游的核心区块。
朱家尖

社会事业
朱家尖十分重视发展科教文卫等各项事业,不断改善社会民生。不断提高渔农民保障覆盖面和保障水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渔农村五保、最低生活保障、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渔农民大病医疗救助、独生子女家庭奖励、困难家庭子女就学救助等各项社会保障措施全面落实,困难家庭帮扶结对率、困难家庭危房改造率、困难家庭子女就学救助率、低保户应保尽保率、渔农民政策性住房保险率全部达到了100%,2011年完成了朱家尖中学食堂及3号楼校安工程建设,并投入使用;中心国小校安工程正抓紧建设;中心幼稚园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加强中国小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待遇,稳定教师队伍,教育质量显着提升;充分发挥社区学院、老年大学作用,做好成人教育、双证制培训、素质工程培训等工作,2011年全年受培训和教育人数达 5500人次。2011年莲花和中欣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面建成,中心卫生院改扩建及南沙社区等3个卫生服务站建设工程正加快推进。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做好劳动保障和劳动监察工作,定期发布劳动就业、招聘信息,及时调解处置各类劳动纠纷。
朱家尖

发展定位
2011年6月30日,国务院正式批覆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朱家尖作为舟山群岛新区、舟山群岛海洋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核心发展区域,在舟山、普陀大开发、大开放、大发展新的历史背景下,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对朱家尖作出的“舟山旅游门户和核心板块”的定位及目标,进一步最佳化全岛发展定位,明确重点区块功能布局,加快引进、建设高端旅游项目,力促全岛旅游开发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