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台班
安徽省太湖县清代戏班,清光绪末年(1908),徐家桥艺人韦春台,邀集桃花铺的甘致祥和望江的蔡仲贤等组成“三打七唱”的徽剧草台班社,人称春台班,四大徽班之一。四大徽班,即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春台班
- 外文名:Chuntaiclass
- 性质:徽州戏班
- 荣誉:四大徽班之一、京剧奠基团体
- 创始人:韦春台
- 创立时间:1908
- 解散时间:民国
- 活动範围:京城、安徽等地
历史沿革
初步建立
安徽省太湖县清代戏班,清光绪末年(1908),徐家桥艺人韦春台,邀集桃花铺的甘致祥和望江的蔡仲贤等组成“三打七唱”的徽剧草台班社,人称春台班,在徐家桥杨泗庙和县东南乡以及望江、宿松等地演唱黄梅调。黄梅戏第一位女演员胡普伢曾在此班就艺,故又称阴阳班。
没落
民国初年解散。
影响
京剧形成
清初,徽剧盛行于安徽及江浙一带,在南方流布甚广;清中期,风靡全国。清乾隆年间,“三庆”、“春台”、“四喜”、“和春”四大徽班先后进入北京演出,名噪华夏,这就是着名的徽班进京。
发展
清道光、鹹丰年间,徽剧在北京同湖北汉剧等剧种结合,逐渐演变成京剧。清代后期,京剧兴盛,徽剧艺人多改学新腔,但徽剧在徽州部分地区仍然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