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东溪岭

东溪岭

东溪岭

东溪岭位于象山县东溪村东北方六里处,是早年象山南北陆行唯一要道,名曰东溪岭。岭高海拔二百三十米,山势耸峙,岭道峻峭,千百年来留下不少动听的传说和故事。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东溪岭
  • 地理位置:象山县东溪村东北方六里
  • 海拔:230米

名称由来

从东溪出发,翻过该岭是樟岙村,樟岙也是一个有人口几百户的大村,近俟山岭。大约在明朝,岭道两边的山大约无主。樟岙人说是樟岙山,东溪人说是东溪山。这条岭樟岙人叫樟岙岭,东溪人叫东溪岭。几次纠纷只好诉之官,由县太爷来断定。县太爷亲自到山岭所在地作调查。樟岙人得知后,在沿途放牛娃中作佐证,向岭旁每位孩童发一双馒头,叫他们见到县太爷就不停地呼:东溪人争樟岙山了,东溪人争樟岙山了。这一动机被东溪人知道了,东溪人也加上在放牛娃中做工作,每位孩童发大饼一双,让他们看到县太爷就不停喊:樟岙人争东溪岭了,樟岙人争东溪岭了。县太爷亲临那天,就判山是樟岙山,岭是东溪岭,从此一锤定音。
东陈乡樟岙村,从这里进入千年古道东溪岭东陈乡樟岙村,从这里进入千年古道东溪岭

历史故事

明万曆年间昌国出了位邵景尧。是科举时代象山“最高学位”获得者。少年与着名学者杨守阯结社赋诗,号称“浙东十四子”。万曆二十五年中顺天府乡试(举人)第二十名,万曆二十六年中戊戌科赵秉忠榜进士第二名。邵榜眼夺魁前,离家外出活动,来来去去,绕不开过东溪岭。
有一日,与随从们爬上岭,一路艰辛,步步高升,同时领略到五狮山脉宜人风景,顿时豪情满怀心旷神怡,并对自己的前程充满信心,踌躇满志地对旁人说,将来我功成名就,要挖平东溪岭。中魁后他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子监司业,司经局洗马兼修撰等,曾官至左谕德。某日衣锦还乡,在蚶城(丹城)造了榜眼牌坊,坐八抬大轿前呼后拥,直往昌国故里。这次过东溪岭,有几位是旧从。他们遇岭高路滑步履维艰时,相起当年邵学子要削平东溪岭豪言,遂问坐在轿上的邵大人何日平东溪岭。邵榜眼仰天一笑,灵机一动,说我已平你们不平。
近代东陈陈德闻先生有《东溪岭》诗:“我平汝不平,前言不记省。”句,并注:县人邵谕德景尧尝欲改东溪岭路。后即贵,人问之,曰:我平汝不平。

人文景观

登上东溪岭顶,极目四顾,无限风光有离尘脱俗之感。历代文人墨客因此留有美妙诗句、文章、丹青。清乾隆年间,族人励元灏作诗《东岭卿云》:
龙山开蜀道,缥渺半霄中。紫气凝初日,卿云入晓风。
离披千嶂彩,灿烂五狮雄。仰盼丹霞上,华封振岭东。
卿云:是一种彩云,古以为祥瑞之气。《竹书纪年·帝舜有虞氏》有“十四年卿云见,命禹代虞事。”《史记·天官书》有“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困,是谓卿云”。今复旦大学有卿云楼。华封:太阳周围带光环的範围。
一九二七年一月十日,蔡元培、马叙伦两先生及随从数人,从丹城直往东溪。两先生坐肩舆而来,一路谈笑风生。在岭顶见五狮山麓林川毓秀,望东溪一带风景如画。有千丈塘岸挡海水往东进,一脉溪流顺地形向西去。劲松应风涛挺拔,情鸟鸣交响乐曲。山峦逶迤,炊烟袅袅。一致认为此处地灵是龙虎之地。马先生曾说,晚年归隐此林泉之间,着书立说,吾生足矣。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