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汉语汉字)
沈,中国汉字之一,是“瀋”的简化字。
沈(shěn)①汁:“为榆~”;②姓氏;③中国辽宁省瀋阳市的简称。
沈(chén)意同“沉”。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沈
- 部首:氵
- 部外笔画:4
- 总笔画:7
- 繁体字:瀋
- 五笔86&98:ipqn
- 仓颉:elbu
- 笔顺编号:4414535
- 四角号码:34112
- 郑码:vwrd
- Unicode:CJK
- 统一汉字:U+6C88
详细字义
shěn 沈
(1) 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名 [Shen state]
伐沈。——《左传·文公三年》。 朱骏声曰:“国在今河南汝州汝阳县东南。定(公)四年蔡灭之。”
(2) 姬姓。一说姒姓。始封之君为周文王之子季载。在今河南平舆北。公元前506年为蔡所灭
(3) 水名。瀋水 [Shen River] 旧名小瀋河,俗称五里河。在辽宁省瀋阳市南。源出县东哈达岭观音阁下,流入浑河,再流至三岔河注入辽河
(4) 姓。如:宋代有沈括

(5) 汁 [juice]
沈,汁也。从水,审声。——《说文》

无备而官办者,犹拾瀋也。——《左传·哀公三年》。释文:“北土呼汁为沈。”
为榆沈。——《礼记·檀弓》
布绞取沈,以和花汁。——《齐民要术》
(6) 又如:沈液(汁液)
(7) 瀋阳市的简称 [Shenyang]。如:辽瀋战役
chén 沈
意同“沉”
字形结构
汉字首尾分解: 氵冘
汉字部件分解: 氵冘
笔顺读写:点点提竖横折撇竖弯钩
相关地名
瀋阳
演变过程
如图所示:

相关词语
沈闷 | 沈昏 | 沈箱 | 沈邃 | 沈研 | 沈锢 |
沈族 | 沈郁 | 沈泥 | 沈默 | 沈黑 | 沈毅 |
郁沈 | 榆沈 | 冤沈 | 沈剧 | 沈壮 | 沈毒 |
实沈 | 沈销 | 沈痗 | 沈覆 | 沈吟 | 沈和 |
沈殆 | 沈漭 | 沈潭 | 沈佚 | 沈枪 | 沈哀 |
沈纶 | 沈滓 | 沈围 | 沈压 | 沈辜 | 沈卧 |
沈红 | 沈江 | 沈机 | 沈悼 | 沈坠 | 沈瘵 |
沈悴 | 沈瞀 | 沈浑 | 沈纡 | 沈香 | 沈婉 |
沈奥 | 沈悲 | 沈阏 | 沈恨 | 沈忌 | 沈刻 |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字部】沈 ·康熙笔画:8 ·部外笔画:4
《唐韵》直深切《集韵》《韵会》《正韵》持林切,𠀤音霃。《说文》陵上滈水也。一曰浊黕也。《风俗通·山泽篇》沈者,莽也。言其平望,莽莽无涯际也。沈泽之无水斥卤之类也。《前汉·𠛬法志》山川沈斥。《注》斥卽斥卤,沈卽川泽。《庄子·达生篇》沈有履。《注》瀋水,汚泥也。
又齐人谓湖曰沈。《郭缘生述征记》有鸟当沈。
又没也。《诗·小雅》载沈载浮。《战国策》智伯攻赵,围晋阳而水之,城之不沈者三板。《又》常民溺于习俗,学者沈于所闻。
又以毒瀋水也。《周礼·秋官》雍氏禁山之为苑,泽之沈者。《注》谓毒鱼及水虫之属。
又五齐之一。《周礼·天官·酒正》五齐,三曰沈齐。《注》沈者,成而滓沈,如今造淸酒。
又九天之一。《扬子·太𤣥经》九天,八为沈天。
又水名。《后汉·光武纪》辅威将军臧宫,与公孙述将延岑战于瀋水。《注》瀋水出广汉县。
又实沈,星次也。属晋分。《左传·昭元年》参为晋星,实沈,参神也。
又绿沈,画工设色之名。《邺中记》石虎造象牙桃枝扇,或绿沈色。《王羲之·笔记》有人以绿沈漆管见遗。《野客丛书》物色之深者皆为绿沈。
又《广韵》《集韵》《韵会》𠀤直禁切,音鸩。亦没也。一曰投物水中也。或作湛。《周礼·春官》以貍沈祭山林川泽。《注》沈如字,刘注直䕃反。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式荏切,音审。古国名。《左传·昭元年》沈姒蓐黄,实守其祀。《注》四国台骀之后。
又姓。《广韵》出吴兴。本周文王第十子聃季,食采于沈,子孙以国为氏。
又沈丘,县名。《广舆记》属开封府,古沈子国,隋瀋州,唐沈丘。
又《集韵》《正韵》𠀤昌枕切,音瞫。与瀋同。汁也。《礼·檀弓》为楡沈故设拨。《注》以水浇楡白皮之汁,有急以播地,于引輴车滑也。
又《集韵》《韵会》徒南切《正韵》徒含切,𠀤音覃。沈沈,宫室深邃貌。《史记·陈涉世家》颗颐,涉之为王沈沈者。《注》应劭曰:沈,长含反。通作潭。亦作㽎。
说文解字
【卷十一】【水部】沈
陵上滈水也。从水冘声。一曰浊黕也。直深切。又,尸甚切〖注〗臣铉等曰:今俗别作沉,冗不成字,非是。
说文解字注
(沈) 陵上滈水也。谓陵上雨积停潦也。古多假借为湛𣳚之湛。如小雅载沈载浮是。又或借为瀋字。檀弓为榆沈是也。从水。冘声。直深切。又尸甚切。八部。一曰浊黕也。黑部曰。黕、滓垢也。黕沈同音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