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揭东县曲溪镇港畔国小
揭东县曲溪镇港畔国小已于2013年8月20日正式更名为揭阳市揭东区第七国小。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揭东县曲溪镇港畔国小
- 地区:揭东县
- 类型:学校
- 国家:中国
学校概况
揭东县曲溪镇港畔国小现位于揭东县曲溪街道港畔村206国道旁,揭东县城东部,现有教学班11个,学生近600人,教职员工27人。本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强化学校管理,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教育综合实力逐年提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学校配套有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美术室、图书阅览室、电脑室、广播室等功能室。此外,学校以“办人民民众满意的教育”为目标,确立了“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强化学校管理,着力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综合实力逐年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港畔国小学生参加县、镇学科质量抽查、质量检查、毕业考试成绩名列全县、全镇前茅,学生参加省、县、镇教育部门举办的数学奥林匹克、书法、绘画、英语、徵文、桌球等比赛频频获奖,并有多篇学生习作、书画作品在《揭阳日报·教育周刊》上。
回眸近百年历程,感动先人,展望未来,我们深感任重道远。港畔国小师生正以饱满的激情,昂扬的斗志,励精图治,与时具进,锐意进取, 努力把港畔国小办成一所“社会认可,家长满意,学生嚮往”的学校。
文化立校
学校十分重视德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以德育为核心,充分发掘校园环境的育人因素,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开闢黑板报、文化长廊、红领巾广播站等思想文化阵地,成立书画、桌球、潮乐、舞蹈等兴趣小组,开展文艺演出、桌球比赛、“感恩小天使”评选、创建“书香班级”等活动,不断提升学校文化品位,形成自己的校园文化特色。
管理强校
去年以来,学校在广泛徵求意见的基础上,对一系列规章制度进行了认真的修订、完善,规範学校各方面的管理。通过修订、实施了《教师管理条款》、《教师绩效考核细则》、《教学常规工作要求》、《校本教研工作制度》、《安全管理条例》、《学生礼仪常规》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提高学校科学管理水平,使学校管理制度化、规範化,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按章办事,教师安教、乐教。
质量兴校
“质量兴校,科研兴教”是港畔国小一贯的办学思路。学校确立“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县城学校的质量应敢为全县前”的质量意识,一方面坚持不懈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学质量动态管理,一方面以研促教,开展“新课程、新理念、新方法”为课题的研究活动,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学校侧重特色品牌的打造,已初步形成奥数、习作、英语、语文、书画五大拳头产品。港畔国小教学的教学成绩在全镇名列前茅。
硕果纍纍
港畔国小各项工作成绩喜人,硕果纍纍。
学生
2009年,学校顺利通过县第二批校园文化建设达标单位的评估验收;
2008—2009学年度县四年语、数、英抽考,港畔国小语、数、英三科的平均分分别超出全县平均分4.28分、4.54分、5.43分,江佳俊、江曼二位同学总分进入全县前100名;
2009—2010学年度县六年语、数抽考,语、数二科的平均分分别超出全县平均分4.24分、4.08分,江燕帆同学总分进入全县前100名;
2009—2010学年度揭东县国小毕业质量检查,港畔国小取得了语、数、英三科总平均分曲溪镇第一名的好成绩,全镇前30名的学生中,港畔国小占了7人。
近二年,学生参加学科竞赛、作文比赛、书画比赛、才艺比赛,共3人次获得省等级奖,2人次获得市等级奖,13人次获得县等级奖,并有6篇学生习作发表在《揭阳日报·教育周刊》上:
其中2008—2009学年度,江妍英参加县六年数学竞赛获县一等奖,江燕帆参加县五年英语竞赛获县二等奖,江步云参加县五年数学竞赛获县三等奖;
2009—2010学年度,江曼参加县五年数学竞赛获县三等奖,江佳俊参加“我和我的祖国”徵文大赛获县三等奖,江泽佳、江志锴参加揭阳市五年语文综合知识竞赛分别获市二、三等奖;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吴小萱参加揭东县中小学生“安全在我心中”手抄报创作比赛荣获小高组一等奖,六年级学生参加参加揭东县六年级语文、数学竞赛成绩突出,获奖总人数创竞赛新高,语文科竞赛全镇一共有3名学生获奖,我校占了两名,六(1)班江泽佳荣获县一等奖(全县第7名),六(2)班江志锴荣获县三等奖;数学科竞赛全镇一共有3名学生获奖,我校占了两名,六(1)班杨雁清、六(2)班江曼荣获县三等奖;钟斯涵同学参加揭东县“忠诚·感恩”徵文大赛,荣获县二等奖。
2010年,江耿欢参加广东省第三届小学生艺术展演获省二等奖;
2010年,六年级学生江钟涵荣获中国戏剧小梅花金花奖;
2009年5月《潮州大锣鼓》参加县第三届中国小师生才艺大赛获县一等奖;
2010年5月舞蹈节目《走进新时代》参加县首届校园文化节艺术展演获优秀奖。 2011年4月江耿桂参加 “光辉的旗帜”广东省少年儿童美术书法摄影比赛荣获省三等奖。
2011年7月,六年学生参加县毕业水平测试,港畔国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总平均分再次夺取全镇第一名,语文科平均成绩排全镇第一名,数学科平均成绩排全镇第二名,英语科平均成绩排全镇第一名,被揭东第一国中录取的全镇13名学生中,港畔国小有7人(7位同学的全部进入全县总分前100名),其中江泽佳同学以总分288分获取全镇第一名、全县第二名,柯国濠、王嘉惠排全镇第四名(全县第23名) , 江曼排全镇第六名(全县第26名),江志锴排全镇第八名(全县第39名),江卓涵排全镇第九名(全县第62名), 江佳俊排全镇第十名(全县第82名)。
2012年7月,六年学生参加县毕业水平测试港畔国小再创佳绩,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总平均分以校为单位排全镇第一名.实现“三连冠”。而毕业会考,该校语文单科平均分排全镇第一名,数学单科平均成绩排全镇第一名,英语单科平均成绩排全镇第二名。优生人数众多,优分率高,体现学校整体优良的教学质量,江佳妮、林梓瑶、陈梓璇三位同学分数达到揭东第一国中在曲溪镇录取分数线。
2013年国小毕业水平测试,港畔国小师生不负众望,再创佳绩,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总平均分以校为单位排全镇第一名.从2010年起,该校已经连续四年毕业会考三科总平均分排全镇第一名,实现“四连冠”。2013年毕业会考,该校语文单科平均分排全镇第三名,数学单科平均成绩排全镇第一名,英语单科平均成绩排全镇第一名。优生人数众多,优分率高,分数进入全镇前100名(266分)的有25人。
2013年7月25日《揭阳日报》在第6版【“县区新闻”】以《兴学育才硕果丰--------曲溪港畔国小连续4年毕业水平测试成绩街道第一 》为题对港畔社区兴学育才和港畔国小的办学业绩进行综合报导。
教师
在学生取得骄人成绩的背后,是一支素质过硬、团结协作、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勇于拼搏的教师队伍。2000年以来,该校教师参加各级教育部门举办的论文评选、班主任能力大赛等各项比赛,共有5人次获省等级奖,4人次获市等级奖,8人次获县等级奖,王洁平、江慧芬、杨淑华、吴锦香、吴炎彬等教师撰写的教学论文参加县教育学会学术年会论文评选获县等级奖;江舜霞老师的英语论文参加揭阳市教育局举办的2012年揭阳市国小英语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比获市二等奖,黄丽选老师的论文参加广东教育学会国小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举办的2012年广东省优秀论文评比活动荣获省二等奖。
再接再厉
在上级的关心指导下,港畔国小的教育教学工作成效显着,务实的校风、严谨的学风、规範的管理、良好的业绩,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好评。2010年9月,学校被中共曲溪街道工作委员会、曲溪街道办事处评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2012年10月,学校少先队大队部被共青团揭东县委、揭东县教育局评为“先进少先队大队部”。学校将继续深化课程改革,努力提升办学品位,精心打造学校品牌,力争把港畔国小打造成一所“家长放心、学生嚮往、社会认可”的县城名校、强校、视窗学校。
校史沿革
港畔国小创建于民国元年(1912年)。由当时县参议员兼梅北(现在的埔田)乡长江启坚,向上级提出申请,并在自家产地自费建设学校,并聘请一些当时名人执教,创办 “港畔高等学校”,取名为“抗希别筑”,取自三国嵇康《幽愤》中的“抗心希古,任其所尚。”,寓意以古代的贤人为榜样,选址于旧“三山国王庙”(三山国王庙于文化革命时被毁,具体年代失考)旁边。也就是“宫前”附近,(至2016年)年龄大概在(龙砂80以上的老人都曾是这学校的学生)也知道这段历史!很多老人都记得这位老先生!
江启坚老先生

第一任校长由时任县参议员、梅北乡乡长的江启坚先生兼任。
随着学校的扩张,临近各地很多乡亲都慕名而来,为了更好的管理,江启坚让自己的四子江文洁、五子江文彦和乡贤江文金协助管理,在江启坚、江文洁、江文金、江文彦、江文友等人的共同努力下,教育教学成绩显着。其实在龙砂地区有一套完整的辈序,每个学生在读书前先生都会给他起书名。书名正常是第一个字是辈序!
字序:
万世朝君伯仲齐鸣举家和顺永建泰宁创垂宏远树德荣昌克承先烈佑我贤良。
辈序:
福一初大有日士必钟英毓萃翼启文明经纶伟略才俊奋扬圭璋特达长发其祥。
民国二十四年“梅岗真儒”者江文金受江启坚委託到上海筹集资金,同时并聘请了一批博学贤良之士到校任教。由于学校的办学特色鲜明,教学质量上乘,学生学以致用,梅东乡、梅西乡、梅北乡等地的学子纷纷慕名到校求学。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港畔高等学校升格为“梅南中心国小”,重聘江文金任校长。
1940年,“港畔高等学校”更名为“龙砂一小”。
1947年曾经迁至枫口市并改名为“梅南第二中心国小”,后来又迁回港畔村。
民国时期的港畔高等国小,学校历尽沧桑,培养出一批批优秀学生,其中的佼佼者有:1925年受周恩来亲切接见的革命烈士江明衿,潮揭丰边游击队团长杨兆民,游击队干部江泽、江建、江芳、前中央领导同志的秘书洪笃盛以及江明璧、江明清、刘业波等中共县处级以上干部。
1962年学校改名为“龙砂国小”,招生範围为港畔、龙砂寨内、云南三个村。
1965年改名为“港畔学校”。
1974年,告别老祠堂,搬进了新建的平房式学校,当时学校有8个教学班,学生335人,教师13人。
1993年,由港畔村出资530多万元在港畔国小原址兴建新校舍,并于次年9月竣工交付使用,学校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6041平方米,拥有六层综合楼一幢,三层教学楼二幢, 教学班12个,学生520人,教师23人。
1996年11月通过县一级学校评估验收。
1997年4月通过市一级学校评估验收。学校自创办以来,学生学习勤奋刻苦,成绩出色,人才辈出,江明衿、江芳、江泓、江经瑶等人都曾经就读于港畔学校,
2002年高考,同时考上北京大学,当时被人誉为“双凤齐飞”的江丹凤、江双凤姐妹也曾经就读于港畔国小。
2013年8月20日,因揭东城区学校布局调整,学校正式更名为:揭阳市揭东区第七国小。
信息化建设
2000年以来,港畔国小创新发展思路,紧跟时代步伐,着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并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该校重点抓好教育信息化的硬体建设、网路建设、教师培训、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利用,走出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教育信息化路子,取得了显着成效。硬体建设方面,该校大力加强设备配备,新配多媒体教室,为每间教师的集体办公室配备办公电脑,并接入宽频。在网路建设和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利用方面,该校注册并开通了港畔国小部落格网、港畔国小教研网、城东片区集体备课专用电子信箱。港畔国小部落格网开设有校园新闻、安全工作、学生作品展示、教师论文、家长学校、管理制度等栏目,图文影音并茂,成为学校的宣传视窗和教师工作、学生学习的平台,深受师生、家长欢迎。
该校已搭建、整合了涵盖港畔国小部落格网、港畔国小教研网、集体备课专用电子信箱、校讯通、揭东教育互动资源库、百度文库的立体化教育信息化平台,为师生利用数位化、网路化技术开展教学、教研和学习提供了全新的模式,促进了优秀教学资源的广泛套用和共享,初步形成港畔国小的教育信息化特色。在教师培训方面,该校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网路培训”等方式,着重加强教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套用指导,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套用能力和水平,如邀请 “全国模範教师”、“南粤优秀教师”、“揭东县首届名教师”炮台镇竞智中心国小林彦彬老师为教师开设了“学科教学与多媒体技术整合”专题讲座。通过几年努力,港畔国小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喜人成绩。该校在2010年、2011年、2012年,连续三年被评为教育信息化先进单位。黄丽选老师、江舜霞老师新课程理念、藉助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经验论文参加省、市论文评选分别荣获省二等奖、市二等奖,杨淑华老师把自己在教学中套用信息技术取得的经验写成《国小语文多媒体教学之我见 》一文参加揭东县教育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交流并荣获三等奖。在由市教育局举办的“揭阳市2012年同步课堂杯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徵集与套用评比活动”中,该校吴婵如老师荣获市一奖,吴广吟老师荣获市二等奖,黄帅豪同学荣获市三等奖。吴炎彬、江涌生老师撰写的论文参加由广东教育学会中国小信息技术委员会举办的2013年广东省中国小信息技术优秀论文评选获省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