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珍珠(唐代宗睿真皇后)
睿真皇后沈氏,名字不详(相传名为沈珍珠,实则无载),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官宦世家出身。堂伯沈从道为《书史会要》记载的唐代书法家,曾任冀州刺史,广平郡太守。沈氏的父亲生前曾任大理正,后被追赠为秘书监,又被唐德宗再度追封为太师。
开元末年,沈氏以良家子身份被选进东宫,太子李亨将沈氏赐给当时的皇长孙广平郡王李俶(后改为李豫)。742年,沈氏在长安皇宫大内的东宫为15岁的广平王李俶生下皇长曾孙李适,即日后的唐德宗,746年崔氏凭藉杨家权势成为广平王正妃。
755年,安史之乱中玄宗仓皇出逃,广平王妃崔氏由于母家权势得以同玄宗出逃,而沈氏以及部分宗亲未能有幸随驾出逃。756年,李豫收复洛阳,于掖庭宫中见到沈氏,其收复北地重任在身,没有迎回长安,遂李豫将沈氏安排在洛阳。然而不想洛阳再次陷落,沈氏从此下落不明,生死未卜。
762年,唐代宗即位,同年收复洛阳,并未得到沈氏下落,因此下旨寻找沈氏。779年,唐代宗去世,李适继位为唐德宗,册封生母沈氏为皇太后,册封仪式上,德宗及大臣对着空气跪拜,可谓“子欲养而亲不待”,朝臣都为之哭泣。
公元805年,沈氏的曾孙唐宪宗即位,追尊沈氏为太皇太后,上谥号为睿真皇后,认为沈氏己死,为其发丧,葬衣冠冢,神位主祔代宗庙。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沈氏
- 国籍:中国(唐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日期:727年左右
- 逝世日期:不详
- 职业:唐德宗生母
- 信仰:佛教
- 主要成就:唐德宗生母 唐代宗睿真皇后
- 谥号:睿真皇后
- 父亲:沈易直
- 夫君:唐代宗李豫
- 儿子:唐德宗李适
- 母亲:颜氏(存疑)
- 兄弟:沈震,沈豫,沈损,沈随
- 女儿:不明
人物生平
名门望族
吴兴沈氏为东汉海昏候沈戎之后。沈氏的先祖即为南梁安陆太守沈勰,因侯景之乱入周,后仕北周为官,官至尚书左僕射。沈氏的高祖即沈勰之子沈琳,为隋水部郎中、大理卿。曾祖沈士衡为陕州司马。祖沈介福为尚书司封员外郎,试长安令。父亲为沈易直,生前官至大理正。可谓世代为官,名门望族。
世家出身
唐代宗睿真皇后沈氏,吴兴人,汉族,出身着名世家“吴兴沈氏”。玄宗开元末年以良家子身份被选入宫中,时肃宗李亨为东宫皇太子,将沈氏赐予广平王李豫(李亨长子,亦即日后的唐代宗)。
唐代于宫廷外採选良家子为皇子孙妃嫔及宫内女官的补充,被选之人需要按礼聘纳。唐代对良家子的要求祖上为非刑戮之家,也非微寒之族,因此身世良好的世家官宦之女就成了首选对象。按照玄宗朝採选标準,沈氏应该是个身材高挑,姿容美丽的女子。
天宝元年(742年),沈氏为15岁的皇长孙李豫生下长子李适,即日后的唐德宗,日后沈氏母凭子贵,被遥尊为皇太后并由唐宪宗追尊为睿真皇后。
大唐天宝十五年(756年),安禄山叛唐后进逼长安,唐玄宗带着杨贵妃及诸皇子皇孙皇子妃皇孙妃仓皇出逃,太子李亨等皇子皇孙也在其中,沈氏则不知是何原因没有跟从,根据资质通鉴记载“妃、主、皇孙之在外者,皆委之而去”,则沈氏当时可能不在宫廷中,未被及时带走。
莫名失蹤
李亨在灵武称帝后,封长子李豫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至德二年(757年),李豫收复东都洛阳,在东都掖庭中找到了已被叛军关押一年多的沈氏。乾元元年(758年),李豫被立为皇太子,由于複杂的原因以及出于对沈氏安全的考虑未能将其迎回长安,而是一直住在洛阳宫中(据考证,沈氏族人于北周时由吴兴北迁至洛阳,故沈氏之前极有可能随家族定居于洛阳)。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再次攻陷洛阳,而此时洛阳是一座空城,沈氏极有可能为了丈夫与儿子的前途故意出走,从此失蹤。
皇帝寻母
李豫即位后,命太子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与郭子仪李光弼共同领命收复洛阳。宝应元年,洛阳收复,但沈氏依然没有下落。唐代宗因此下诏寻找沈氏,虽派使者到处寻访,十余年却始终一无所获。在唐代宗永泰元年曾有寿州(今安徽寿县附近)崇善寺尼姑广澄诈称沈氏,经过有司检验其实广澄从前的身份是少阳院的乳母。

大曆十四年(779年)代宗驾崩,太子李适即位,于次年建中元年(780年)遥尊生母沈氏为“皇太后”,举办封册之礼在含元殿,好像皇太后亲自来临,李适亲奉册伏拜痛哭不止,左右群臣皆泣。为了寻找生母,德宗李适採纳了中书舍人高参的建议,任命睦王李述为奉迎使,沈氏族人四人为判官,派使多人分行天下,四处寻访,多方查找,同时对沈氏家族大加封赠,以期母子团聚。
建中二年(781年),讯息传来,沈太后在洛阳找到了,长安城中一片喜悦,唐德宗将其迎入东都上阳宫,派遣宫女百余人,怀着御赐之物到上阳宫供奉“沈太后”。然而,很快就证实所谓的“沈太后”只是高力士的一位养女,因为年纪相貌酷似沈氏并与之在宫中有所接触,诱于名利而行冒充之举。德宗左右都很气愤,纷纷请求对之治罪,而思母心切的德宗不但不予治罪,还对身边的人说:“只要能找到真正的生母,我受一百次骗也没关係。”从此之后,冒名者越来越多,然而,终德宗一生,也未能找到真正的沈太后。
德宗在位26年而崩,长子顺宗即位并于七月后驾崩,由其长子宪宗即位。此时,寻访沈氏的工作已经进行了几十年,仍无音讯,有司建议予以停止,同时发诏,在肃章内殿为沈氏发丧,上太皇太后号,建衣冠冢于代宗陵并立神位于代宗庙。
人物评价
总观沈皇后一生,命运多艰,屡遭离乱,结局更是千古之谜。其与旧唐书中称“宇量弘深,仁孝温恭”的唐代宗的感情问题,与唐代宗妃嫔崔氏、独孤氏的关係也成为后人探索争论的热点。沈皇后与唐代宗为少年夫妻,况且沈后能通过严苛的玄宗朝的採选并被分配到当时的东宫,其样貌与才学一定不会差,她的儿子唐德宗的文才在旧唐书中被高度评价,想来沈皇后也可能像历史上其他吴兴沈氏一样精通文学。
唐代宗登基以后,追赠沈皇后的父亲前大理正沈易直为秘书监,兄弟沈震累升官至秘书少监,唐德宗李适在皇太子让表中自称嫡长子,在大曆八年唐代宗任命吴兴沈氏宗亲沈怡为全检校宗事,由湖州官府出资助沈氏一族修缮金鹅山上因战乱荒废多年的沈氏先茔,诗人皎然还曾作诗与沈氏宗亲共贺此事。可见沈皇后的家族与儿子均得到了厚待。更不用说唐代宗在唐朝刚经历安史之乱后物匮乏时,仍不惜耗费大量物力人力找寻沈氏,可见两人之间应曾有深厚感情,要说这全是惺惺作态他完全可以宣告沈氏死亡,何必如此大费周章。
沈皇后的下落、她与唐代宗的真实感情,这些历史的真相早就随着时间流逝而成为了永远的秘密,真实的情况恐怕只有当事人才清楚,现代层出不穷的说法也都只是推测罢了。
史书记载
《旧唐书代宗睿真皇后沈氏传》
《新唐书卷七十七 列传第二》
代宗睿真皇后沈氏,吴兴人。开元末,以良家子入东宫,太子以赐广平王,实生德宗。
天宝乱,贼囚后东都掖廷。王入洛,复留宫中。时方北讨,未及归长安,而河南为史思明所没,遂失后所在。代宗立,以德宗为皇太子,诏访后在亡,不能得。
德宗即位,乃先下诏赠后曾祖士衡太保,祖介福太傅,父易直太师,弟易良司空,易直子震太尉。一日封拜百二十七人,诏制皆锦翠池饰,以廄马负载赐其家。易良妻崔入谒,帝易服,召王、韦美人出拜,诏崔勿答。
建中元年,乃具册前上皇太后尊号,帝供张含元殿,具衮冕,出自左序,立东方,群臣在位,帝再拜奉册,欷歔感咽,左右皆泣。于是中书舍人高参上议:"汉文帝即位,遣薄昭迎太后于代。今宜用汉故事,令有司择日分遣诸沈行州县物色咨访,以述宣皇帝孝思意,冀上天降休,灵命允答。须审知皇太后行在,然后遣大臣备法驾奉迎。"帝乃以睦王述为奉迎使,工部尚书乔琳副之,昇平公主侍起居,使者分行天下。
故中官高力士女颇能言禁中事,与女官李真一尝从后游。李见高,疑问之,含糊不坚,而年状差似后。又后尝削脯哺帝,伤左指,高亦尝剖瓜伤指。是时宫中无识后者。于是迎还上阳宫,驰以闻。帝喜,群臣皆贺。力士子知非是,具言其情,诏贷之。帝谓左右:"吾宁受百罔,冀一得真。"于是自谓太后者数矣,及索验左,皆辞穷,终帝世无闻焉。贞元七年,诏赠外高祖琳为司徒,封徐国公,为立五庙,以琳为始祖,诏族子房为金吾将军,奉其祀。
宪宗即位,有司建言:"皇太后沈氏厌代二十有七年,大行皇帝至孝,哀思罔极,建中时,发明诏,遣使者奉迎,凡舟车所至罔不逮,岁推月迁,参访理绝。请因大行皇帝启殡,诏群臣为皇太后发哀肃章内殿,中人奉廞衣置幄坐,宫中朝夕上食,告天地宗庙,上太皇太后謚册,作神主祔代宗庙,备法驾,奉袆衣,纳于元陵祠至。"诏曰"可"。
天宝乱,贼囚后东都掖廷。王入洛,复留宫中。时方北讨,未及归长安,而河南为史思明所没,遂失后所在。代宗立,以德宗为皇太子,诏访后在亡,不能得。
德宗即位,乃先下诏赠后曾祖士衡太保,祖介福太傅,父易直太师,弟易良司空,易直子震太尉。一日封拜百二十七人,诏制皆锦翠池饰,以廄马负载赐其家。易良妻崔入谒,帝易服,召王、韦美人出拜,诏崔勿答。
建中元年,乃具册前上皇太后尊号,帝供张含元殿,具衮冕,出自左序,立东方,群臣在位,帝再拜奉册,欷歔感咽,左右皆泣。于是中书舍人高参上议:"汉文帝即位,遣薄昭迎太后于代。今宜用汉故事,令有司择日分遣诸沈行州县物色咨访,以述宣皇帝孝思意,冀上天降休,灵命允答。须审知皇太后行在,然后遣大臣备法驾奉迎。"帝乃以睦王述为奉迎使,工部尚书乔琳副之,昇平公主侍起居,使者分行天下。
故中官高力士女颇能言禁中事,与女官李真一尝从后游。李见高,疑问之,含糊不坚,而年状差似后。又后尝削脯哺帝,伤左指,高亦尝剖瓜伤指。是时宫中无识后者。于是迎还上阳宫,驰以闻。帝喜,群臣皆贺。力士子知非是,具言其情,诏贷之。帝谓左右:"吾宁受百罔,冀一得真。"于是自谓太后者数矣,及索验左,皆辞穷,终帝世无闻焉。贞元七年,诏赠外高祖琳为司徒,封徐国公,为立五庙,以琳为始祖,诏族子房为金吾将军,奉其祀。
宪宗即位,有司建言:"皇太后沈氏厌代二十有七年,大行皇帝至孝,哀思罔极,建中时,发明诏,遣使者奉迎,凡舟车所至罔不逮,岁推月迁,参访理绝。请因大行皇帝启殡,诏群臣为皇太后发哀肃章内殿,中人奉廞衣置幄坐,宫中朝夕上食,告天地宗庙,上太皇太后謚册,作神主祔代宗庙,备法驾,奉袆衣,纳于元陵祠至。"诏曰"可"。
轶事典故
民间流传
当代观众对于睿真皇后的了解,多来源于电视系列剧《珍珠传奇》(1989)(施思饰)中的描述;尤其是片头曲《望断西京留传奇》中的歌词,“天姿蒙珍宠,明眸转珠辉。兰心慧质出名门,吴兴才女沈珍珠。”
现在一些观众对沈珍珠的了解还来源于《大唐荣耀》(2017)(景甜饰);插曲及片尾曲《唐韵》中的“墨浓映画眉,朱红落点唇。”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 传奇小说《大唐后妃传之珍珠传奇》
影视形象
1987年台湾电视剧《珍珠传奇》——施思饰演沈珍珠
2017年内地电视剧《大唐荣耀》——景甜饰演沈珍珠
2018年内地电视剧《大唐荣耀2》——景甜饰演沈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