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城棒棒军
《山城棒棒军》是重庆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学研究会合作出品的方言喜剧,该剧由束一德执导,庞祖云、赵亮、王群英、张新、仇小豹、谢先丽等联袂主演,该剧于1997年首播。
该剧讲述了一群棒棒军在重庆朝天门码头一带,靠着一根竹棒、两条绳索,下力讨生活的故事。
基本介绍
- 集数:20集
- 每集长度:50分钟
- 线上播放平台:腾讯视频
- 製片地区:中国大陆
- 类型:喜剧
- 首播时间:1997年
- 导演:束一德
- 编剧:王逸虹、束一德
- 主演:庞祖云,赵亮,王群英,张新,仇小豹,谢先丽
- 中文名:山城棒棒军
- 出品时间:1996年
- 出品公司:重庆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学研究会
- 拍摄地点:中国重庆
- 发行公司:重庆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学研究会
- 上映时间:1997年
- 製片人:吴瑞金
- 主要奖项:中宣部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
重庆市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 - 语言:重庆话/国语
角色演员介绍
- 梅老坎演员:庞祖云身材瘦小,相貌丑陋,但心肠好并且为人忠厚老实,比较会做人,所以人际网很广。为了让家里的女儿读书并且生活稍微宽裕,选择了到城里面当棒棒军。老家里有一个老婆以及三个小女儿。
- 毛子演员:赵亮和于芳、蛮牛来自一个村子,由于没有多少文化,所以很多时候做出无厘头的事,赚钱是为了找媳妇是毛子的人生座右铭。虽然心肠不错,人又老实,但对万事总是少个心眼,为人缺乏变通,爱占小便宜,三句话不离钱和女人,所以经常遭到住在同一工棚的棒棒军的冷眼和嘲笑,不过有点无知的他也不计较。喜欢梅老坎村里的王家英。
- 蛮牛演员:王群英来自大湾山里的一个村子.,和于芳是从小的青梅竹马.,为人正义、勇敢、豁达、踏实,平时话不多,但正直并且有骨气,受大家的喜欢。在干活儿的时候认识了一对搞地质的老夫妇,最后老夫妇被强盗绑架,为了营救老夫妇与歹徒搏斗,壮烈牺牲。
- 巴倒烫演员:仇小豹火锅店老闆,非常赏识张淑惠的能力。讨厌胖妹的专横和霸道,但由于有亲戚关係,很多时候被迫妥协。 最后爱上了张淑惠,但得知张淑惠已婚以后,深受打击。当张淑惠想接下巴倒烫火锅店的时候,为了不让她蒙受损失,说出了火锅店周围即将被拆迁的内幕,让张淑惠深为感动。
- 王达明演员:张新以前工厂里的红人,最后下岗,因为过分要面子,下岗之后非常窝囊,最后自己老婆因为过度劳累病倒,决定要乾一番事业,经过自己的努力,在自己三爸的帮助下,先是养鱼,后来承包了水产公司,日子过得红红火火,非常爱自己的老婆车车灯。
- 张淑惠演员:谢先丽赵嘉陵的老婆,到城里来一心想学厨艺,在巴倒烫火锅店,从最底层的勤杂工乾起,最后乾到了领班,为火锅店招揽了不少食客,为人非常懂事并且识大体,最后攒够了钱和老公一起回乡準备开火锅店。
- 于芳演员:陈丽娟蛮牛从小的青梅竹马,由于自己哥哥要拿自己去换亲,不得已跑到城里来。于芳能力过人,善于为人并且敢打敢拼,几经周折以后,和朋友吴鹏一起努力当上了厂长。但对蛮牛一直非常专一,在蛮牛牺牲的头一天,没有见上蛮牛一面,为此她非常自责。
- 孟小渝演员:陈亮来自朱家陀涨谷坝,18岁,高中毕业生,为了攒读大学的学费,选择到城里当棒棒. 是一个老实懂事的小伙子.,在城里认识了自己的生父陈凯。干活儿的时候认识了重庆大学的胡教授,在陈凯和胡教授的帮助下,最后凭藉自己的努力和勤奋,考上了北京农业大学。
- 赵嘉陵演员:罗德元张淑惠的丈夫,和梅老坎一个村,和自己老婆到城里来,想学一点厨艺回老家开个火锅店,为了让自己的老婆能在火锅店工作,不得不对外说自己是张淑惠的哥哥,为此他自己也非常耿耿于怀,心里一直怕老婆和别人跑,为人谦虚老实。
- 江疯子演员:唐玉生当年村子里的生产队队长,比起工棚里的其他棒棒,江疯子显得更加成熟和稳重,平时最喜欢用菸斗抽叶子烟。
注:资料来源
音乐原声
类型 | 歌曲 | 作词 | 作曲 | 演唱 |
---|---|---|---|---|
片头 | 《山城棒棒军》 片头曲 | 张鲁 王光池 | 翔兵 肖岗 | 吴国松 |
片尾 | 《山城棒棒军》 片尾曲 | 张鲁 王光池 | 翔兵 肖岗 | 王石明 |
幕后花絮
- 编剧王逸虹创作剧本时,许多灵感和细节取材于“棒棒军”--农民兄弟的生活。
- 导演束一德到战旗话剧团选饰演于芳的演员,巧的是陈丽娟看过剧本后也喜欢上这个角色,双方的想法和选择不谋而合。
- 饰演胖妹的刘军是NG最多的演员,一场“骂街”戏,整整拍了十遍,每次都认真去“骂”,还能将台词不断变换,毫不重複,连民众都甘拜下风。
获奖记录
获奖时间 | 作品 | 奖项 | 级别 | 授奖单位 |
---|---|---|---|---|
1996年 | 《山城棒棒军》 | 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 国家级 | 中共中央宣传部 |
幕后製作
创作背景
编剧王逸虹想到农民和农村,觉得自己一下子有灵感了。1970年的时候,王逸虹曾在农村当知青,两年的知青岁月里,王逸虹和农民同吃同睡,同感同悲。有了生活来源,王逸虹毅然“受命”,很快和该剧导演束一德一起,在党校招待所租了一间客房,不分昼夜地开始了《山城棒棒军》的剧本创作。
方言定位
正式开拍前,主创在一起开会讨论方言风格定位问题,认为要想突出喜剧特色,塑造人物和语言表达方式上,要下功夫用好四川方言。因此拍摄过程中,融入了四川方言剧《抓壮丁》的风格,还直接用到一些川剧的表现手法。
剧集评价
该剧取材于重庆棒棒们的真实生活,剧中的梅老坎、毛子等人物鲜明可爱,展示了重庆的风土人情,讴歌了重庆人民智慧大气的性格。(重庆日报 评)
该剧反映的是山城人民经历过的时代,还有它反映的是市井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很多观众在看这个电视剧的时候,都觉得这个事情好象发生在他们身边。人物性格塑造到位,都非常的农村生活化,与城市生活形成明显反差。(新华网 评)
方言剧《山城棒棒军》开播,在重庆乃至整个西南都引起了轰动。该剧的热播,也使重庆棒棒军全国闻名,成为一道“独特的民俗文化景观”、一张非正式的“重庆名片”。如今,剧中的主角、主题歌已成为一代人的共同回忆。(重庆晨报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