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大庄乡(甘肃省甘谷县大庄乡)

大庄乡(甘肃省甘谷县大庄乡)

大庄乡(甘肃省甘谷县大庄乡)

大庄镇位于甘谷县东北部,海拔1800米,占地面积107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109个村民小组,3785户19858人,共有耕地面积64579.5亩,果园面积3000多亩,农作物主要以小麦、洋芋、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主要以药材为主,油料作物主要以胡麻、菜籽、油葵为主。

2015年10月9日,根据《甘肃省民政厅关于天水市秦州区齐寿乡等22个乡撤乡改镇的批覆》(甘民复〔2015〕113号),同意甘谷县大庄乡、改为大庄镇。乡改镇后,实行镇管村体制,其行政区域不变,政府驻地不变。2015年12月2日,甘谷县大庄乡举行“撤乡改镇”揭牌仪式。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大庄镇
  • 外文名称:Dasso township
  • 行政区类别:中国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下辖乡
  • 所属地区:中国西北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
  • 下辖地区:大庄村,杨家河村,傅家河村,松树岔村,小河口村等
  • 政府驻地:大庄村
  • 电话区号:0938
  • 邮政区码:741205
  • 地理位置:甘谷县东北部山区
  • 面积:107平方公里
  • 人口:2.0万人(2010年)
  • 方言:甘谷方言
  • 气候条件: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 着名景点:大庄微波站
  • 机场:天水机场
  • 火车站:甘谷站
  • 车牌代码:甘·E
  • 学校:甘谷县大庄国中,甘谷县大庄国小
  • 总户数:3785户
  • 耕地面积:64579.5亩
  • 友好乡镇:大像山镇,安远镇,八里湾乡

概况

大庄镇位于甘谷县最北部,平均海拔1860米。面积107.1平方千米,人口4385户20396人(2008年末)。辖18个行政村,109个村民小组。乡政府驻大庄村,距县城40千米。

沿革

1949年设大庄乡,1958年改为公社,1983年改乡。1996年,面积92平方千米,人口1.6万人,辖席家大庄、朱权家、小庄、王家河、韩家岔、付家河、杨家坡、苏家湾、蔺家坪、小河口、松树岔、苍王山、城子、席家沟、魏家峡、芦家湾、席家曲、碌碡滩、巩家山19个行政村。

基本概况

大庄镇位于甘谷县东北部,属散渡河流域。西接通渭县襄南乡,东临秦安县郭集乡。总面积107平方公里,地域广阔。海拔1700-1800米,气候高寒阴湿,交通便利。
甘谷大庄乡
全镇有18个行政村,109个村民小组,3608户17251人。有耕地面积64579.5亩,林地面积14224.5亩。2002年全乡产粮食产量765.1万公斤,人均纯收入1005元。

撤乡改镇

2015年12月2日,甘谷县大庄乡举行“撤乡改镇”揭牌仪式,县委常委、副县长邵宏伟,县委常委、人武部部长田晖,县委常委、统战部长潘慧琴,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百家,县政协副主席王金生出席揭牌仪式。
揭牌仪式上,邵宏伟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大庄乡撤乡改镇表示祝贺。他说,近年来,大庄乡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广大干部民众,艰苦奋斗,扎实苦干,基础设施持续改善,项目建设强势推进,小城镇开发初具规模,新农村建设引人瞩目,全乡经济及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撤乡改镇是大庄乡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大庄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撤乡改镇为大庄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和空间,希望全镇广大干部民众要以此为契机,牢牢把握髮展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按照乡镇发展规划,继续加大建设力度,为实现大庄镇新腾飞,新跨越再立新功。

经济状况

党委、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西部大开发总揽工作全局,立足乡情、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不断进取,全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长足发展。农业生产条件显着改善。新修乡村公路8条,56.5公里。农业生产乡村公路的网路化。兴修梯田8900亩,其中席家局、芦家湾、魏家峡、巩家山等村基本实现了梯田化。连续多年被县委、县政府给予表彰奖励。乡党委、乡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充分发挥民众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实施人饮解困工程,解决贫困人口1012户5120人。改善了民众的生产生活水平,扶贫开发卓有成效。以大庄乡建筑公司为龙头,劳务输出已初具规模。全乡年均劳务收入1200万元。
天水甘谷大庄乡天水甘谷大庄乡

社会事业

社会各项事业长足发展。教学条件极大改善,教育水平明显提高,全乡自1998年以来新修大庄国中、大庄国小以及付家河、苍王山、碌碡滩、魏家峡等6所学校,改善校舍9所,配套课桌椅500余套,共投资建校资金约35万元。卫生工作明显进步,2000年新修二层卫生院办公大楼,新添了医疗设备。方便了民众医疗保健。民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篷勃开展,全乡18个村已有15个村创建为“安全文明村”,树立了科学、文明、健康的社会新风尚。商贸流通发展迅速,乡政府通过多方筹措资金20余万元、改建了乡政府所在地和微波站两处市场,招商引资60余万元,吸引外地商客20余户。目前已成为三县交界处最大的商贸流通集散地。
大庄乡小城镇综合市场大庄乡小城镇综合市场
乡党委、乡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新农村建设为目标,按照“调结构、兴产业;修道路、夯基础;建市场、活商贸;抓劳务、促收入;重民生、保稳定”的发展思路,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全乡农村农业及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基础设施极大改善。乡党委、乡政府按照“项目支撑、一事一议、社会帮扶”的办法筹集资金,先后硬化村级道路12.5公里,兴修通村公路50多公里,便民桥2座;机修梯田5000多亩;大庄街道及微波站小城镇基础设施全面改善,使得成为甘谷、通渭、秦安三县交界处最大的集贸市场,年交易收入达650万元,2011年大庄异地搬迁项目的实施必将进一步推动小城镇建设步伐。
二是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市级新农村建设示範村城子村,先后投入80万元,兴建1400平方米文化广场一处,420平方米村级文化活动大楼一栋;投入90万元衬彻灌溉渠道4000米,有效增加灌溉面积600亩;投入98万元,硬化村庄巷道3公里;投入3万元,栽植行道树3公里,大力开展“三清五改”,实现村庄环境美化、净化;投入90万元兴建养殖小区2处20栋,年存栏生猪1000多头,年创收入100多万元,发展苹果800亩,户均2.3亩;以培训“懂技术、能管理、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目标,共举办农民科技文化培训班12期1200人次。新农村建设正在我乡有条不紊的全面进行。
三是种养业进一步发展。先后建成大庄、城子、小河口养殖小区3处;小河口、城子千亩苹果园基地;松树岔、席家沟、碌碡滩千亩核桃园基地;苏家湾千亩油葵种植示範基地,採取协会+农户、小区+农户的发展模式,使种养业已成为全乡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
四是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以建设五好乡镇党委、村级党组织为目标,通过“加强学习,提高素质;转变作风、提高效率;坚定信念、牢记宗旨;建设阵地、凝聚人心;加强监督、廉洁执政”,充分发挥党委龙头带动作用和村级党组织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示範带头作用,使我乡农村经济更上了一个新台阶。
五是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全乡教育条件进一步改善,两免一补政策有效落实,大病医疗救助应补尽补,民众新农合参加人数达95%以上,农村上学难、就医难的问题彻底改善;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先后评选十星级文明农户450户,建成市级文明村一个,县级文明村6个,2010年我乡被评为“无毒乡镇”,同时兴建综合性文化站一栋,农家书屋4座,实现了农民读书的愿望,全乡呈现出一派团结和谐气象。

行政区划

  • 甘肃省甘谷县大庄乡大庄村民委员会[620523206201]
  • 甘肃省甘谷县大庄乡杨家坡村民委员会[620523206202]
  • 甘肃省甘谷县大庄乡付家河村民委员会[620523206203]
  • 甘肃省甘谷县大庄乡小庄村民委员会[620523206204]
  • 甘肃省甘谷县大庄乡王家河村民委员会[620523206205]
  • 甘肃省甘谷县大庄乡朱权村村民委员会[620523206206]
  • 甘肃省甘谷县大庄乡席家局村民委员会[620523206207]
  • 甘肃省甘谷县大庄乡芦家湾村民委员会[620523206208]
  • 甘肃省甘谷县大庄乡巩家山村民委员会[620523206209]
  • 甘肃省甘谷县大庄乡魏家峡村民委员会[620523206210]
  • 甘肃省甘谷县大庄乡蔺家枰村民委员会[620523206211]
  • 甘肃省甘谷县大庄乡松树岔村民委员会[620523206212]
  • 甘肃省甘谷县大庄乡碌碡滩村民委员会[620523206213]
  • 甘肃省甘谷县大庄乡小河口村民委员会[620523206214]
  • 甘肃省甘谷县大庄乡城子村村民委员会[620523206215]
  • 甘肃省甘谷县大庄乡苍王山村民委员会[620523206216]
  • 甘肃省甘谷县大庄乡席家沟村民委员会[620523206217]
  • 甘肃省甘谷县大庄乡苏家湾村民委员会[620523206218]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