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珏(台湾资深电影演员)
王珏(1919年——2015年),男,辽宁省安东县八道沟杏花村人(位于今丹东市),1935年考入东北大学经济系,后转至历史系。
1938年加入“中国电影製片厂”,1939年演出重庆首部电影作品《保家乡》。1978年回台定居,演出《皇天后土》、《辛亥双十》、《古宁头大战》等片,并以《皇天后土》一片荣获第十八届金马奖最佳男配角。2009年获颁第46届金马奖“特别贡献奖”。2013年,高龄演出导演王家卫执导的《一代宗师》。2015年,王珏逝世,享年96岁。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王珏
- 别名:王春阳
- 国籍:中国
- 出生地:辽宁省安东县
- 出生日期:1919年
- 逝世日期:2015年
- 职业:演员
- 毕业院校:东北大学
- 主要成就:第18届金马奖最佳男配角
第46届金马奖特别贡献奖 - 代表作品:皇天后土、一代宗师、近在咫尺
人物经历
王珏本名王春阳,大学时改为今名。
1935年考入东北大学经济系,后转至历史系。
1937年芦沟桥事变爆发后,辍学加入救亡图存运动,在华北各地演出话剧宣传抗日。
1938年加入“中国电影製片厂”,
1939年演出重庆首部电影作品《保家乡》。在重庆除电影之外,也演出话剧;与同台演出的罗扬交往,后来两人结缡,育有一女二子(一子为着名演员王道)。
战后随厂迁至上海工作。
1947年赴台拍摄《花莲港》,次年再度来台为描述远征军的《缅甸蕩寇志》勘景,但因上海情势吃紧,未能拍成。
1949年带领中国电影製片厂大部分人员、器材撤往台湾。在台之初,于中山堂演出话剧,并与妻子经营四川餐馆“蜀园”。
1950年起任台湾製片厂技术组组长,并主演《恶梦初醒》、《永不分离》、《军中芳草》等片。在电影工作之外,亦积极推广话剧。
1959年王珏赴义大利拍摄中义合资的《万里长城》(后改名《上海最后列车》、《黄河的启示》,Apocalisse sul fiume giallo)后,选择留在影业蓬勃的当地发展,参演《北京五十五日》、《蒙古人》等近五十部电影。
1960、1970年代,王珏几乎是唯一活跃于欧美影坛的东方男演员,于义大利影业有影响力,乃至促成义方与邵氏合作拍摄《财星高照》。
1976年与子王道在港自组“王氏影业公司”,製作了午马导演、王道主演的《南拳北腿活阎王》及《血玉》。 1978年回台定居,演出《皇天后土》、《辛亥双十》、《古宁头大战》等片,并以《皇天后土》一片荣获第十八届金马奖最佳男配角。
曾在1984年、1996年、1998年三度担任金马奖评审,
2000年以后仍演出台湾电视剧、电影,与年轻七十岁的后辈对戏。
2009年获颁第46届金马奖“特别贡献奖”。
2015年,王珏逝世,享年96岁。
主要作品
参演电视剧
共5部
- 2006《东方茱丽叶》饰 拉佛尔.卡尔马尼
- 2004《香草恋人馆》饰 易爷爷
- 2003《孽子》饰 傅老爷子
- 2003《名扬四海》饰 李耀明
- 1982《苦海余生》
参演电影
- 2010《近在咫尺》饰 杰爷爷判
- 1993《饮食男女》饰 航空公司经理
- 1987《六祖慧能传》
- 1986《日内瓦的黄昏》
- 1984《大纽约华埠风云》
- 1984《战争前夕》
- 1983《最长的一夜》
- 1982《阎王的喜宴》
- 1982《血溅归乡路》
- 1982《苦恋》
- 1981《辛亥双十》
- 1980《源》
- 1980《古宁头大战》
- 1980《皇天后土》
- 1965《自君别后》
- 1963《北京五十五日》
- 1958《上海最后列车》
- 1958《翠玲长春》
- 1955《罂粟花》
- 1952《军中芳草》
- 1951《黑名单》
- 1951《永不分离》
- 1951《恶梦初醒》
- 1949《杀人夜》
- 1947《出卖影子的人》
- 1947《花莲港》
- 1945《警魂歌》
- 1943《白云故乡》
- 1943《气壮山河》
- 1943《日本间谍》
- 1940《东亚之光》
- 1939《好丈夫》饰 王镖
- 1939《保家乡》
指导影片
1998年 《军中芳草》
获奖记录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2009 | 第4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特别贡献奖 | ---- | 获奖 |
1981 | 第1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奖 | 皇天后土 | 获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