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少林五祖(民间传说)

少林五祖(民间传说)

少林五祖(民间传说)

清朝初期,朝廷"火烧北少林"后,胡德帝、李式开、马超兴、方大洪、蔡德忠五人逃到福建借南少林掩护,秘密开展"反清复明"活动,称为少林五祖。另有同名电影为《少林五祖》。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马超兴 
  • 别名:马九龙
  • 出生地:江西
  • 主要成就:反清复明"活动
  • 年代:清朝初期

传说

民间传说,清朝初期,朝廷"火烧北少林"后,胡德帝、李式开、马超兴、方大洪、蔡德忠五人逃到福建借南少林掩护,秘密开展"反清复明"活动,称为少林五祖。
海报海报

人物简介

马超兴,又名马九龙,原籍江西。因慕南少林武功,辗转寻访入闽,投奔南少林寺,苦练数载,功力深厚,曾一掌击出,使祠堂大柱倾斜,屋顶坍塌,还能用筷子夹住疾射铁丸。后因私闯寺内验武机关“十八铜人阵”,右手中指被打断,因此得了个“九爪师”的诨号。
马超兴因武功火候稍逊,只得从狗洞钻出寺外。师父派师兄蔡德忠前往追赶,行至一个山岭处,见马超兴在路边小店用餐。蔡德忠欲试其武功深浅,从囊中取出铁弹丸,从后向其头部疾发。马超兴佯装不知,头部略偏、轻抬右手,用筷子将铁弹丸夹住。蔡德忠对其绝技也深为佩服,师兄弟见面,相聚数日,同返寺中,拜见师父。从此,马超兴谨遵师训、潜心修练,武艺日精。后因南少林寺僧参与反清复明活动,被清兵围剿并放火焚毁寺庙。马超兴与师兄弟蔡德忠、方大洪、胡德帝、李式开等共五人以高超的武艺杀出重围,流落到民间,在云霄等闽南各地,组织民众,传授武艺,继续开展反清复明活动,被后人称为“洪门前五祖”。
马超兴逃至云霄县,在当地民众的支持帮助下,在漳江东岸大臣山西北麓虹岭建起一座寺庙,取名“雪云寺”,有暗寓誓雪少林之耻之意,后改名为应石寺,民间俗称下城树洞岩。马超兴主持应石寺后,不仅乐善好施,且时常仗义除恶,他的诸如:“诛杀左道游医”和“刬除横山恶霸廖龙盘”等事迹在民间广为传颂,深受百姓的拥护和爱戴。后人将其塑像供奉在如今尚存的应石寺中,供人祭祀瞻仰。
蔡德忠,乳名顺祥,福建云霄县下河村人。明末清初的反清复明爱国组织洪门的创始人之一。家境贫寒,自幼与胞兄顺正随父母苦事农耕,常遭乡里豪强欺凌。少年时期,便离家投奔南少林寺学艺。初入寺时,被安排在膳房当伙夫,每当夜间闲时,常取厨柜中的桂圆乾果含食并喷吐核籽。数年之后,竟能口含铁丸喷射目标,不但百发百中,而且力度极强,能远距离穿入人体,堪称一绝。与方大洪、马超兴、胡德帝、李式开等被后人称为“洪门前五祖”(又称少林五祖)。
生平经历 因南少林寺僧众参与反清复明活动,触犯清廷。康熙十三年(1674年)七月二十五日夜,清兵围剿南少林寺,放火焚烧寺庙,屠杀寺僧。(另有一种说法:蔡德忠、方大洪、马超兴、胡德帝、李式开等五人,师从南少林下院铜山苦菜寺道宗禅师习武。康熙三年,清兵焚毁寺院。)蔡德忠、方大洪、马超兴、胡德帝、李式开等五人,凭着精湛的武功杀出重围,逃至云霄高溪“灵着王庙”暂住,暗中组织力量,伺机开展反清复明活动,成为天地会早期的组织和领导者,因此被后人称为“洪门前五祖”。
后来,马超兴在高溪庙山后岳坑村结识了一位叫朱垂裕的老农,成为挚友。朱垂裕协助马超兴在附近的大臣山西北麓虹岭建造一座佛寺,取名“雪云寺”,后改为“应石寺”,俗称下城树洞岩。马超兴入主该寺后,做了许多扶贫济困,惩恶除暴的好事。至今犹存的应石寺中依然供奉着马超兴和朱垂裕的塑像。另有胡德帝、李式开二人则在云霄马铺乡山区的“博泗古”村设馆传艺,广授门徒,后因李式开与师兄不睦,就独自到广东南部摆擂炫武,设馆传徒,终老于广东高州。方大洪乘船欲往广东寻访师弟李式开,途中因故误了航程,方大洪在岸边望着远去的商船,急忙找来一叠瓦片,夹于腋下,施展水上轻功,飞瓦踩奔追赶商船。不料海上突起狂风,瓦又用尽,不幸沉海而殁。唯有蔡德忠一人不知其所终。
方大洪:郑成功部将,明末清初的反清复明爱国组织洪门的创始人之一。为洪门“前五祖”之一(又称少林五祖)。五祖在全国分设"天地会”"三合会”“袍哥"“哥老会”“小刀会”.方大洪为"三合会"创始人。
方惠成:明末清初的反清复明爱国组织洪门“中五祖”之一。前五祖逃出少林寺后,中途遇清兵追索,在沙湾口幸有勇士吴天成、方惠成、张敬之、杨仗佑、林大江5人掩护得脱,此五人在洪门中被尊为“中五祖”。“后五祖”分别是李式地、洪太岁、吴天佑、林永超、姚必达。
方七娘:福建霞浦县人,后居永春,清代武林宗师,为南少林五祖拳(太祖拳、罗汉拳、达尊拳、行者拳、白鹤拳五种)之一的白鹤拳创始祖师。白鹤拳也称永春拳,在闽粤海外影响巨大。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