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添拳
叶添,清末海丰县人(附城镇道山乡出祖移居联安镇联田墩头村),早年拜罗浮山广进禅师(至善禅师之高徒)为师,习练少林龙形拳,亦练峨嵋拳等。其后叶添结合多种武术创出别具风格拳种,人们把他传授的拳术称为“叶添拳”、“添师拳”、亦称“道山叶添拳”。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叶添拳
- 别名:添师拳、道山叶添拳
- 创始人:叶添
- 创立年代:清末
人物简介
叶添(族号:展怡),清末海丰县人(附城镇道山乡出祖移居联安镇联田墩头村),早年拜罗浮山广进禅师(至善禅师之高徒)为师,习练少林龙形拳,亦练峨嵋拳等。其拳打卧牛之地,子午桥手,硬马吞吐,技手技法,与太祖拳一脉传承。其后叶添结合南少林五祖拳等多种武术拳法,创出别具风格拳种,人们把他传授的拳术称为“添师拳,即“叶添拳”。因叶添先祖出自道山乡“追远堂”,叶添拳推广、传播、发展过程,多以先祖籍地道山乡为中心,传承人和外出设舘传授“叶添拳”者较多且名气大,故“叶添拳”亦称“道山叶添拳”。
“叶添拳”的技手套路和地盘套路有:硬马吞吐、半蹲架、花拳。主要有:三步拳、撩打、站打、脱打、吊打(摸虾仔)、长龙、摘茶、爬船打、硬潘打、软潘打、抱打、雪架、落地拔竹、倒头门、二门象、倒跳二门、倒插金钗等二十多条套路。
人物简历
1927年(农民运动时期),为弘扬添师拳术及参加革命活动,由海丰县道山地下共产党员叶木露(叶庆宣)、叶水明等人组织“道山乡同志舘”,叶木露为舘长,叶水明为农会长,舘址设在道山乡四房公厅。公开习武出狮,以设舞狮舘为名,进行地下革命活动。既组织和团结了宗亲,又传播革命火种,同时开展土地革命斗争。
拳术价值
由于“叶添拳”促进了舞狮,舞狮也促进了拳术的提高。出狮必须围炉食立誓(即开舘习武),道山乡同志舘内有祖师爷的神座,神座对联是:起步从师教,技变在人心。横联:风火院,火字是倒写,意思是各人习武应有像火那样越烧越旺的热情。每次到舘习武就要上香三叩首,祖师爷庇佑。在道山乡同志舘带领影响下,我族内先后组织起有:圆埔乡共和舘、前港乡义和舘、邬厝塘乡和顺舘(联诗:高手指步闻世海,学成武艺能护国)、仙垭乡义兴舘(联诗:义气忠心名远播,兴文振武誉长传)、乌石叶乡和兴舘等。
拳术传承
叶添拳术的推广和发展,造就了本族本乡好多名师,如传承人有:叶营(应胜,外号老四营)、叶层、叶耀(展乡)、叶礼準、叶怀(睿枝)、叶集两、叶展济、叶宣辉、叶乃贵、叶随(睿山,外号老四随)、叶火土(本如)、叶妈孙(奕惠)、叶连(庆连)、叶乃贵、叶乃明(庆珠)、叶木东,叶树营、叶柱、叶辅跃、叶汉、叶顶、叶梓存、叶创造等,均有外出传授拳术,收授徒弟数千人,遍布海陆丰、惠东等县区。现还有叶亮、叶流(本流)、叶粒(永明)、叶锦招、叶光富、叶镇录(树传)、叶辑、叶庆呈、叶继醒等等。
第一代传人叶营师,族号:叶应胜,外号:老四营,海丰县道山乡人,是“叶添拳”最正宗最着名的第一代传承人代表,其继承“叶添拳”拳谱套路和技手技法原汁原味,功夫高超运用神奇,提“叶添拳”必谈“老四营”许多高超武术之传奇故事。武功高强,授徒无数,在海内外“叶添拳”传承人中其弟子最多,是新中国成立前后几十年海陆丰武术界的显赫名师。
叶继醒,“叶添拳”有特色有影响力的传承人,汕尾市武术协会主席,海丰县联安镇圆埔村人,1950年1月出生。青少年时,经叶添拳着名传承人叶营(老四营)大武师及其高徒传授和指导得真传,打下扎实基础。几十年以来一贯坚持研练“叶添拳”套路桥马、招式技手、攻防技法,兼学博取多种南拳之精华真谛,传承、掌握的“叶添拳”正宗、精细、纯熟、实用,有创新有特色;拳法、拳技已达到新境界。2012年被推选为汕尾市首届武术协会主席。
多年来“叶添拳”流传到海陆丰、惠东、惠阳等地,如红草镇的南汾叶、十三乡的头寮曾;联安镇英厝寮;梅陇镇的谢厝乡、水踏村、横路村、田脚徐;海城镇铜钱山;城东镇小汾村、青年水库村西屯;鹅埠镇的蛟湖叶;惠东县黄埠、平海、黄家洲、墩仔下、如兰前村等乡村。外姓名师有:黄永鑫、黄经秀、林样、钟元雄、罗标(潮州九)、许祥进、杨其昌、黄国义等。“添师拳”在东南亚及澳港地区影响也很大,以前有香港“叶树营健身学院(武舘)”、香港“叶柱健身学院”、香港“叶辅跃健身学院”、香港“黄氏健身学院”(黄经秀任总教练)、香港“林样健身学院”、香港“钟元雄健身学院”,现有“马来西亚威勇龙狮团”、香港“南少林添师国术会” 等,设院传播叶添拳术。
杨其昌(“叶添拳”传承人之一):海丰县人,12岁起从师黄永鑫之高徒黄经秀、林样、钟元雄、罗标等练习“添师拳” (海丰梅陇南山罗标授棍术)。杨其昌从师多人,集众师拳艺为一体。1962年杨其昌定居香港,2000年杨其昌同黄国义创立香港“南少林添师国术会”任国术总教练,兼任香港“广东汕尾市瑞麟金狮文化国术总会”国术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