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2001太空漫游(美国1968年斯坦利库布里克执导的科幻电影)

2001太空漫游(美国1968年斯坦利库布里克执导的科幻电影)

2001太空漫游(美国1968年斯坦利库布里克执导的科幻电影)

《2001太空漫游》(2001: A Space Odyssey)是由斯坦利·库布里克执导,根据科幻小说家亚瑟·克拉克小说改编的美国科幻电影,于1968年上映,被誉为“现代科幻电影技术的里程碑”

影片获得当年最佳美术指导、最佳导演、最佳编剧等4项奥斯卡奖提名,获最佳视觉效果奖,获1968年英国电影学院最佳摄影、最佳音响、最佳美工奖。

基本介绍

  • 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
  • 编剧:斯坦利·库布里克,亚瑟·克拉克
  • 主演:丹尼·瑞查特,威廉·西维斯特,加里洛克伍德
  • 製片人:斯坦利·库布里克,维克多·林登
  • 出品公司:华纳兄弟公司
  • 中文名:2001太空漫游
  • 外文名:2001: A Space Odyssey,Two Thousand and One: A Space Odyssey,Journey Beyond the Stars
  • 其它译名:2001:星际漫游
  • 出品时间:1968年4月2日
  • 製片地区:英国,美国
  • 製片成本:,500,000  (estimated)
  • 拍摄日期:1965年12月29日 - 1966年7月7日
  • 类型:科幻,冒险
  • 片长:160分钟
  • 上映时间:1968年4月2日
  • 分级:USA:G
  • 对白语言:英语,俄语
  • 色彩:彩色 
  • imdb编码:tt0062622
  • 主要奖项:奥斯卡奖最佳视觉效果
    奥斯卡奖最佳导演 提名
    奥斯卡奖最佳原创剧本 提名
    奥斯卡奖最佳艺术指导 提名

电影剧情

一群草食人猿正在广袤无际的非洲沙漠中觅食,当他们从睡梦中醒来,发现一块巨大的黑色石板平地而起,他们欢呼雀跃起来,在巨石的指引下,他们学会将骨头当作工具和武器,开始猎食动物,并收复了同类抢占的失地,随着他们的首领将骨头抛向空中,画面切换至数百万年后的未来。
影片截图影片截图
2000年,海伍德·弗洛伊德博士前往人类的月球基地,奉命调查月球上的不明物体,那是一块被埋藏了数百万年的黑色石板,与远古时期人猿们发现的石板相仿。在弗洛伊德等人进行实地考察时,太阳升至石板上空,石板随即发出了刺耳的无线电信号。
18个月后,“发现一号”太空船向木星进发,除了飞行员大卫·鲍曼和弗朗西斯·普尔之外,飞船上还有三名处在冬眠状态的科学家和一台具有人工智慧、掌控整个飞船的电脑“哈尔”9000。飞行途中,哈尔突然向鲍曼报告控制通讯装置的某个零件将在72小时内发生故障,可经过检测之后,鲍曼和普尔发现哈尔所说的故障零件一切正常,他们与地面控制中心取得联繫,得出了哈尔作出错误预测的结论,两人震惊不已,因为哈尔9000型电脑从未出过任何差错。
鲍曼和普尔开始质问哈尔,而哈尔建议将零件放回原处以观后效。为了避免让哈尔偷听到谈话内容,鲍曼和普尔躲进太空舱中交谈,普尔坦言感觉不妙,认为如果一旦证实哈尔出错,就必须将其关闭。两人万没想到,虽然哈尔听不到他们的声音,却可以透过视窗读取唇语。
哈尔决定先发制人,他用太空舱撞断了正在更换零件的普尔的氧气管,令其漂浮在太空中。鲍曼出舱营救,而冬眠的三位科学家随即因电脑失灵而悉数丧生。哈尔拒绝为返回的鲍曼打开舱门,万般无奈之下,鲍曼冒着患上减压病的危险通过紧急密封舱进入飞船,直奔哈尔的逻辑记忆中枢,当哈尔被彻底关闭时,鲍勃发现飞船已经飞抵木星。
海报海报
鲍勃乘太空舱驶离飞船,在木星轨道上发现了又一块黑色石板,接近石板的鲍勃突然高速穿过一条五彩斑斓的隧道,最终置身于一间风格古朴华丽的卧室。鲍勃迅速老去,在垂死之际,第四块石板出现在床边,石板将他变成透明光团中的胎儿——星孩,星孩凝视着浩瀚的宇宙,等待未知新生的到来。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演员备注
Dr. Dave Bowman凯尔·杜拉----
Dr. Frank Poole加里·洛克伍德----
HAL9000
道格拉斯·雷恩----
Mission ControllerFrank Miller----
Dr. Heywood R. FloydWilliam Sylvester----
Moon-WatcherDaniel Richter----
Dr. Andrei Smyslov雷纳德·洛塞特----
ElenaMargaret Tyzack----
Dr. Ralph Halvorsen罗伯特·比提----
Dr. Bill MichaelsSean Sullivan----
AstronautBill Weston----
Aries-1B Lunar Shuttle Captain (as Edward Bishop)Ed Bishop----
AstronautGlenn Beck----
Poole's FatherAlan Gifford----
Poole's MotherAnn Gillis----
Aries-1B StewardessEdwina Carroll----
StewardessPenny Brahms----
StewardessHeather Downham----
AstronautMike Lovell----
ApeJohn Ashley----
ApeJimmy Bell----
ApeDavid Charkham----
ApeSimon Davis----
ApeJonathan Daw----
ApePéter Delmár----
Ape Attacked by LeopardTerry Duggan----
ApeDavid Fleetwood----
ApeDanny Grover----
ApeBrian Hawley----
ApeDavid Hines----
ApeTony Jackson----
ApeJohn Jordan----
ApeScott MacKee----
ApeLaurence Marchant----
ApeDarryl Paes----
ApeJoe Refalo----
ApeAndy Wallace----
ApeBob Wilyman----
Ape Killed by Moon-WatcherRichard Woods----

职员表

製作人原着导演副导演(助理)编剧摄影剪辑艺术指导美术设计
斯坦利·库布里克 Victor Lyndon阿瑟·克拉克斯坦利·库布里克Derek Cracknell Richard Hoult Richard Jenkis斯坦利·库布里克 阿瑟·克拉克杰弗里·安斯沃思Ray LovejoyAnthony Masters Ernest Archer Harry LangeJohn Hoesil
[以上内容来自]

角色演员介绍

  • 2001太空漫游(美国1968年斯坦利库布里克执导的科幻电影)
    大卫·鲍曼
    演员:凯尔·杜拉
    宇宙飞船“发现者号”的船长,是飞船上两个清醒的船员之一,前往木星研究神秘的黑石碑。
  • 2001太空漫游(美国1968年斯坦利库布里克执导的科幻电影)
    弗兰克·普尔
    演员:加里·洛克伍德
    大卫·鲍曼的搭档,与鲍曼共同策划关闭哈尔,但被哈尔察觉。
  • 2001太空漫游(美国1968年斯坦利库布里克执导的科幻电影)
    哈尔 9000
    演员:道格拉斯·雷恩
    掌控“发现者号”的人工智慧,有超强的计算能力,能模拟出大部分人脑的活动。
  • 2001太空漫游(美国1968年斯坦利库布里克执导的科幻电影)
    海伍德·弗洛伊德
    演员:William Sylvester
    一名博士,前往人类的月球基地,奉命调查月球上的不明物体。
[以上内容来自]

原声资料

《2001太空漫游》使用了几个着名作曲家的作品。如在壮观的太空站会合点与月球降落过程中使用的哈恰图良(芭蕾舞剧“盖亚妮”)、小约翰·史特劳斯的华尔兹圆舞曲“蓝色多瑙河”和作为开场乐的理查·史特劳斯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OST收录曲目
曲目名称时长
1
Overture:Atmospheres
2:49
2
Main Title ; Also Spranch Zarathustra(Thus Spake Zarathustra)
1:41
3
Requiem For Soprano, Mezzo Soprano,Two Mixed Choirs
& Orchestra
6:33
4
The Blue Danube(Excerpt)
5:42
5
Lux Aeterna
2:52
6
Gayane Ballet Suite(Adagio)
5:15
7
Jupiter And Beyond:
a)Requiem For Soprano,Mezzo Soprano ,Two Mixed Choirs ﹠Orchestra
b)Atmospheres
c)Adventures(Aletered For Film)
15:13
8
Also Spranch Zarathustra
1:41
9
The blue Danube(Reprise)
8:17
10
Also Spranch Zarathustra
1:39
11
Lux Aeterna
5:59
12
Adventures(Unaltered)
10:51
13
HAL 9000
9:41
[以上内容来自]

影片段预告絮

  • 奈杰尔·达文波特和马丁·鲍尔萨姆都曾为片中电脑哈尔配音。当时达文波特已经赶到片场,在镜头外念出哈尔的台词,但导演库布里克认为达文波特的英语口音不佳,几周后便解僱了他。一位助理导演曾想兼任此职,但伦敦口音过重。后来,鲍尔萨姆在纽约录製了哈尔的对白,但库布里克仍不满意,最终,道格拉斯·雷恩在影片后期製作期间重新录製了哈尔的所有台词。
  • 在片中为任务控制配音的弗兰克·米勒是一名真正的美国空军指挥控制中心军官。
  • 在库布里克最初接触科幻作家亚瑟·克拉克时,克拉克曾建议改编自己于1948年完成的短篇小说《哨兵》,最终,影片中只有在月球上的桥段是源自这部小说。
  • 库布里克最初计画请阿历克斯·诺斯负责为本片配乐。但在影片拍摄期间,为了培养表演情绪,库布里克在片场放起了古典音乐,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随即,库布里克决定将古典音乐作为影片配乐。
  • 为了加快影片情节发展的节奏,在纽约首映之后,库布里克剪掉了19分钟画面。
  • 在片头场景中,除了两只小猩猩之外,所有的猿都是由演员扮演。
  • 虽然影片上映时是宽银幕立体电影,但影片并非是由三部摄影机摄製而成,而是用一台装有70毫米胶片和变形镜头的摄影机拍摄完成的。
  • 为了拍摄月球表面的场景,库布里克使用了数吨沙子,这些沙子都经过清洗和染色。
  • 当时美国人工智慧的领军人物马文·明斯克曾任本片顾问,在片场时差点被坠落的扳手砸死。
  • 片中电脑哈尔在关机时唱的歌出自IBM7094,当时是1961年,是第一首由电脑唱出的歌。
  • 在小说中,电脑哈尔的年龄只有4岁,在片中却有9岁。
  • 洛克·赫德森在看过本片首映后,走出门口说道:“谁愿意告诉我这部电影是关于什幺的?”
  • 编剧亚瑟·克拉克曾说道:“如果你能理解2001的全部,那我们就失败了,我们要提出的问题超出我们的想像。”
  • 在将影片卖给英国电视台时,库布里克要求影片以“信箱”格式播放,即在画面的上下方都有黑色区域。但BBC电视台抱怨说在外太空的画面中黑色区域容易与画面混淆,在首次播出时,电视台在黑色区域中添加了假星星,库布里克得知后强烈反对,于是电视台再没敢继续。
  • 库布里克的女儿在片中扮演了弗洛伊德博士的女儿。
  • 2001年,当苹果开发自己的MP3播放器时,聘请了一位独立文案创意人Vinnie Chieco为它起名字。当时贾伯斯是这样解释自己心中产品策略的:Mac将作为其它产品的中心基站。Vinnie Chieco由此想到了斯坦利库布里克科幻巨片《2001太空漫游》中的一句台词:“Open the pod bay door,Hal".片中的发现一号太空船相当于一个母舰,可以放出名为“EVA Pod”的小飞船,与Mac和MP3播放器之间的关係有异曲同工之妙,于是他们将“Pod"的名字拿过来,加上I和IMac形成呼应,IPod就此诞生了。
  • 剧本的最初版本只用了58天便创造完成。
  • 片中大概有88分钟没有对白。
  • 在《娱乐周刊》评选的“影史百部佳片”榜单中,本片名列第26位。
  • 为了纪念小说和本片,美国航天航空管理局将一颗火星命名为“2001火星漫游”。
  • 在影片刚刚开始的一段镜头中,地上死去的斑马是在一匹死马身上画上斑纹伪造成的。
  • 为了让电脑哈尔说话的语调悠闲舒缓,给它配音的道格拉斯·雷恩在录音棚中也彻底放鬆,将光着的双脚放在了枕头上。
  • 全片只有205个镜头是特效镜头。
  • 影片名片中出现“2001”是因为2001年是新世纪的第一年,1999年,亚瑟·克拉克曾召开新闻发布会,他称自己因太多人认为2000年是21世纪的第一年而感到不安和沮丧。
  • 当太空人进行首次舱外活动时,可以清晰发现悬吊演员绳索的阴影。
  • 在月球上的场景中,太空人的头盔映出了拿着手持摄影机的库布里克。
  • 当从分离舱重新回到飞船时,波曼深吸了一口气,这个动作是不合常理的,在进入真空的空间前,应该深呼气,否则肺部可能爆炸。
  • 当哈尔杀害冬眠中的机组成员时,虽然经历了数周的冬眠,但他们明显刮过脸,而冬眠时毛髮鬍鬚会继续生长。
[以上内容来自]

获奖记录

年份届数组织奖项获奖者种类
1969
第41届
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视觉效果
斯坦利·库布里克
获奖
最佳导演
斯坦利·库布里克
提名
最佳原创剧本
斯坦利·库布里克
亚瑟·克拉克
提名
最佳艺术指导
Anthony Masters
Harry Lange
Ernest Archer
提名
1969
第22届
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
电影奖-最佳摄影
杰弗里·安斯沃思
获奖
电影奖-最佳艺术指导
Anthony Masters
Harry Lange
Ernest Archer
获奖
电影奖-最佳原声
Winston Ryder
获奖
联合国奖
斯坦利·库布里克
提名
电影奖-最佳影片
斯坦利·库布里克
提名
1969
第13届
义大利大卫奖
最佳外国製作
斯坦利·库布里克
获奖
2012
第38届
土星奖
最佳DVD套装
获奖
[以上内容来自]

幕后製作

酝酿过程

在完成《奇爱博士》之后,斯坦利·库布里克对外太空生命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决定拍摄一部意味深长的科幻片。在哥伦比亚公司职员罗杰·卡拉斯(Roger Caras)的建议下,库布里克找到亚瑟·克拉克联手创作剧本。在酝酿初期,库布里克和克拉克将本片戏称为“太阳系开拓史”(How the Solar System Was Won),与1962年史诗片《西部开拓史》的片名如出一辙,而且打算和该片一样也分章节拍摄。经过反覆斟酌,克拉克决定改编自己在1950年发表的短篇小说《哨兵》(The Sentinel),以此作为影片故事的起点。另外,库布里克和克拉克曾想先完成不受剧本局限的小说,然后再加以改编,不过在实际运作中,剧本需要与小说同步完成,最终,小说在影片上映后不久出版,而作者署名只有亚瑟·克拉克。
电影剧照电影剧照
库布里克和克拉克曾向天文学家卡尔·萨根请教怎样才能最好的描绘外星人,库布里克出于方便起见希望由演员扮演外星人,可萨根认为外星人与地球人毫无相似之处,如果打造出类人外星人,那幺影片的基本要素就已经失实了,他建议影片在情节中暗示出地外文明,而不是去清晰描绘。萨根后来出席了首映式,他非常欣喜的看到自己对影片有所帮助,他说有很多苏联科学家都认为《2001太空漫游》是他们看过最棒的美国片。
1965年2月22日,米高梅公司宣称正在筹备库布里克的科幻新片,片名暂定为“Journey Beyond the Stars”。后来接受採访时,库布里克将影片比作一次“太空漫游”。4月,影片正式定名为“2001太空漫游”。克拉克曾出版了《The Lost Worlds of 2001》一书,书中讲述了《2001太空漫游》的幕后故事,透露在1965年初敲定影片投资方时,他和库布里克仍没确定鲍曼在穿越“星际之门”之后的故事情节。按照最初的情节设计,太空船的太空人们将全部倖存下来,1965年10月3日,库布里克和克拉克决定让鲍曼成为唯一的倖存者,并回归至婴儿期。另外,电脑哈尔的原名为“雅典娜”,具有女性声音和面貌。有传言称,哈尔名字“HAL”中每个字母都在IBM之前是一种刻意设计,但克拉克坦言HAL其实是“Heuristically programmed ALgorithmic computer”或“Heuristic ALgorithmic computer”的缩写。

拍摄过程

影片于1965年12月29日在英国谢伯顿製片厂开拍,製片方之所以会选择那里,是因为该製片厂可以容纳和拍摄月球上第谷环形山的挖掘场景(尺寸为60‘x 120’x 60‘)。从1966年开始,剧组转道位于博海姆伍德的米高梅英国製片厂,以便拍摄大规模的特效场景。
工作照工作照
製片方本打算像《西部开拓史》一样用三个银幕宽度的新艺拉玛系统拍摄本片,但摄影效果总监道格拉斯·特鲁姆布认为影片画面会因此变形,于是改用Super Panavision 70摄影机拍摄。库布里克于1968年3月开始剪辑,影片最初的拍摄预算为600万美元,但最终超支450万,而且拍摄周期也延误了16个月。

特效製作

由于影片摄影指导杰弗里·安斯沃思不愿使用複杂的洗印特效,所以片中所有特效画面全部在摄影机前拍摄完成。因为当时广泛採用的静态背景幕和背投影的动态画面无法打造出库布里克想要的真实效果,所以本片开创了前投影视觉特效技术,片中人猿学用工具场景中的非洲背景和大量太空船场景都是这种特效技术的杰作。在本片问世后,这项技术开始普遍套用,直到90年代才逐渐被绿屏系统取代。
前投影技术需要使用一部单独的投影机,并在摄影机前方45度放置一面单面镜,与摄影机呈90度角的投影机将背景画面投向单面镜,单面镜再将影像反射给演员和由回射反射材料製成的背景幕,摄影机于是将演员和背景幕上的影像一併纳入镜中,在这过程中,演员不会受到影响,因为镜面反射的光线很弱,远远暗于现场光线,而与此同时,高反射率背景幕上的画面又能清晰显现在摄影机中。为拍摄出辽阔的非洲画面,影片剧组需要高达40英尺的背景幕,这种尺寸在当时是前所未有的。如此巨大的背景幕当然需要规格最大的投影机,可当时现有的大型投影机投放在背景幕上的画面颗粒感过重,于是剧组和米高梅的特效总监汤姆·霍华德(Tom Howard)联手设计出一款使用8 x10英寸投影片和最大水冷弧光灯的投影机。
工作照工作照
片中太空之旅的画面也都在摄影机前拍摄完成,“发现一号”太空船模型沿着一条轨道移动,并与摄影机相连,在拍摄第一遍时,模型处在黑暗之中以掩盖星空,之后模型和胶片都回到起点,在有光线的条件下拍摄第二遍,第三遍时,动态影像被投射在模型视窗上,从而显现出飞船内部画面。飞船内部有一台用于产生人工重力的巨型离心机,这台机器足有30吨重,由Vickers-Armstrong Engineering Group建造,耗资高达75万美元。在以往的科幻片中,太空中的漂浮效果和飞船内的失重效果是最让剧组技师头疼的难题,不过本片剧组灵机一动,想到把演员悬吊在天花板上,将摄影机置于太空人脚下垂直仰拍,这样既可以隐藏吊线,又能打造出非常真实可信的漂浮场景。

发行信息

上映国家/地区时间
美国
1968年4月2日
日本
1968年4月11日
阿根廷
1968年4月18日
巴西
1968年4月29日
澳大利亚
1968年5月2日
英国
1968年5月10日
瑞典
1968年8月28日
联邦德国
1968年9月11日
芬兰
1968年9月20日
法国
1968年9月27日
葡萄牙
1968年10月1日
荷兰
1968年10月3日
西班牙
1968年10月17日
义大利
1968年12月11日
挪威
1969年2月28日
香港
1969年3月1日
土耳其
1973年11月19日
匈牙利
1979年3月22日
[以上内容来自]

影片评价

正面评价

1968年问世以来,《2001太空漫游》从未丢失其“最佳科幻电影”的桂冠。这部漫长晦涩甚至有些枯燥,但同时又极其璀璨震撼的电影,其实已经脱离科幻电影的範畴,成为探索生命与宇宙的经典之作。看《2001太空漫游》是需要耐心和宽容的。冷寂的时候,全片对白少于40分钟且大都无情感且缺乏叙事主旨,大量古典音乐作配乐,以冷酷的环境音乐填补声音和情感上的空白;狂乱的时候,那段十来分钟的坠入星际门之后的景象,瑰丽的光影剧烈交织,宇宙因异常的光线和诡异的色彩而变得扭曲和疯狂。(《东方早报》评)
科幻,从字面意义上看是幻想科学的发展,而实际上,或者说真正伟大的科幻,是预言人类社会未来的命运。《2001太空漫游》正是这样一部电影。(《新快报》评)
《2001太空漫游》以近二小时半的篇幅,描绘了在广阔的宇宙空间中,人类将面对不可思议之事。该片广集特殊摄影技巧与精準画面感拍摄而成,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人类对宇宙的畅想。大公网评)
《2001》的伟大在于将人类的想像力抽离出来,以宇宙、时空、极限、生命等概念阐释着一部精神哲学似的太空史诗,宏大而深邃。(时光网
史上NO.1的科幻片。(美国电影学会
电影海报电影海报
世上只有一个库布里克,《2001》是纯粹的电影。(克里斯托弗·诺兰
在超过30年后仍保持了它的艺术成就。(华盛顿邮报》评
只有屈指可数的几部电影是卓越的、其音乐、愿景和浩瀚星空能超越我们想像的……在科幻电影中脱颖而出的《2001太空漫游》主要不是为了製造惊悚效果,而是激起我们的惊叹。(芝加哥太阳报》评
仍然是所有科幻电影中最伟大的。(娱乐周刊》评
英国老牌电影杂誌《完全电影》(TOTAL FILM)评选的“最伟大五十部科幻电影”中,《2001太空漫游》居第三位。

负面评价

一部不切实际的疯狂作品,自命不凡,节奏极慢,演技业余。(华盛顿邮报》评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