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湘桥区

湘桥区

湘桥区

湘桥区,隶属广东省潮州市,是潮州市的中心城区,地处韩江中下游,因域内有中国四大古桥之一的“湘子桥”而得名,辖区总面积325.35平方公里。湘桥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夏长冬短,日照充足。截至2018年,湘桥区辖9个街道、4个镇,区政府驻凤新街道。截至2017年末,湘桥区常住人口55.08万人。

潮州市湘桥区于1991年12月设立,2013年6月28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原潮安县的磷溪镇、官塘镇、铁铺镇三镇划归潮州市湘桥区管辖。湘桥区是潮文化核心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海滨邹鲁” 、“领海名邦”、“岭东首邑”之美誉,境内有笔架山、金山、葫芦山和韩江形成“三山一水护城廓”的自然风貌,有湘子桥、开元寺、韩文公祠等名胜古蹟,是历代郡、州、路、府、道和行署、专区、市、县行政机关所在地。

2017年,湘桥区实现生产总值225.5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6.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46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100.06亿元,增长5.2%;第三产业增加值121.03亿元,增长7.8%。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湘桥区
  • 外文名称:Xiangqiao District
  • 别名:府城
  •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 所属地区:中国广东省潮州市
  • 下辖地区:9个街道、4个镇
  • 政府驻地:凤新街道
  • 电话区号:0768
  • 邮政区码:521021
  • 地理位置:韩江中下游
  • 面积:325.35平方公里
  • 人口:55.08万人(2017年)
  • 气候条件: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 着名景点:凤凰洲公园、古大土庵、别峰古寺、松林古寺
  • 车牌代码:粤U
  • 行政区划代码:445102
  • 地区生产总值:225.55亿元(2017年)

历史沿革

今湘桥区属地在秦时属南海郡地,汉为南海郡揭阳县地。
湘桥区湘桥区
东晋鹹和六年(331年)分南海郡立东官郡,析揭阳地置海阳县以属东官郡,湘桥地域属海阳县。
东晋义熙九年(413年)分东官郡立义安郡,湘桥地域属义安郡海阳县。梁置东扬州,后改称瀛州,湘桥地域属瀛州之义安郡。
隋开皇十年(590年)废义安郡,省海阳县,在义安郡境置义安县,湘桥地域属义安县。开皇十一年(591年)在义安郡境立潮州。历唐至清,湘桥地域均属潮州之海阳县。
红山森林公园红山森林公园
民国三年(1914年),因与山东省海阳县同名,海阳遂改为潮安,湘桥地域属之。民国十九年(1930年)10月,实行分区自治,潮安县分8区,今湘桥地域属第一区(中山区)。辖长融、仁贤、里和、艮德、东关、西关、南关、北关8个镇和南厢、北厢2个乡,今之意溪镇其时属第三区(荣意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潮安实行新县制,把原8个区合併为5个区。今湘桥地域直属潮安县政府管辖,有里和镇、艮德镇、长仁镇、东关镇、西关镇、南关镇、北关镇、南厢乡、北厢乡。意溪镇仍属第三区。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月,潮安县裁区缩编,设20个乡、镇。今湘桥地域为在城镇(包括长仁镇、里和镇、艮德镇、东关镇)之全部及南厢乡、西厢乡之部分。此时意溪为独立之意溪乡。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潮安置8个区,湘桥地域为附城区的全部以及仁和区、荣意区的部分。
新中国成立初期,潮安行政区划及名称仍沿袭旧制。1950年,潮安原8个区按顺序改为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区),今湘桥属地城区及近郊为第一区;同年7月改为城关镇,置桥东、西关、南关、北关、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10个办事处;意溪属第三区。1953年1月,城关镇、意溪镇区以及城关镇郊的厦寺乡和宫后村从潮安县划出,设立潮安市,同年7月改称潮州市,为省辖。下辖汤平街道、西湖街道、第三街道、第四街道、第五街道、第六街道、第七街道;今凤新街道除东埔村属潮安第二区外,大部属潮安第一区。1955年5月,潮州市7个街道按地名更改名称,分别是:汤平、西湖、北马、太平、南春、桥东街道和意溪镇。
1956年1月,第六街道(意溪)撤销街道建制,划归潮安县管辖;潮安县的沙洲乡、吉街乡划归潮州市管辖。潮州市辖汤平街道、西湖街道、第三街道、第四街道、第五街道、第七街道。
1958年11月,撤销潮州市建制,原所辖行政区改设城关镇人民公社,下辖湘桥、西湖、金山、太平、南春5个管理区。
1959年7月,城关镇人民公社改为潮州镇(县级,隶属潮安县)。
1960年9月,潮州镇5个管理区改称分社。1976年,潮州镇5个分社(管理区)分别改称第一、二、三、四、五街道。
1980年,从潮安县析出潮州市,恢复潮州市建制,隶属汕头地区。辖区为原潮州镇、潮安县的镇郊公社以及意溪公社的下津大队,磷溪公社的卧石、社光、六亩、黄金塘4个大队。下辖第一街道、第二街道、第三街道、第四街道、第五街道、城东公社(1981年12月改称桥东公社)、城西公社。
1983年7月,潮安县併入潮州市。1984年,潮州市城区7个街道改变名称:第一街道改称湘桥街道,第二街道改称西湖街道,第三街道改称金山街道,第四街道改称太平街道,第五街道改称南春街道,第六街道改称西新街道,第七街道改称桥东街道。其中西新街道于同年5月从西湖街道析出成立。1987年1月,城西区改为城西街道。
1989年1月,潮州市归省直接领导,并享受市(地)一级经济管理许可权。1990年1月,潮州市定为副地级市。
1991年12月,潮州市升格扩大区域,原潮州市的区划为新设定的湘桥区和新恢复的潮安县。
湘桥区于1992年4月23日正式挂牌办公。1992年5月,从潮安县的枫溪镇划出陈桥、凤山、花园、大新乡等13个管理区和古巷镇东埔管理区,设立凤新街道。至此,湘桥区下辖湘桥、西湖、金山、太平、南春、西新、桥东、城西、凤新9个街道和意溪1个镇。
2013年6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潮安县(2013年7月改为潮安区)的磷溪镇、官塘镇、铁铺镇三镇划归潮州市湘桥区管辖。

行政区划

1991年12月7日,湘桥区辖原潮州市西湖等8个街道,意溪镇及枫溪镇、古巷镇的部分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潮州市太平路。
2002年,湘桥区辖9个街道(湘桥、西湖、金山、太平、南春、西新、桥东、城西、凤新)、1个镇(意溪)。
2013年8月原潮安县的磷溪镇、官塘镇、铁铺镇划归潮州市湘桥区管辖。
2017年1月1日,根据《潮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凤泉湖高新区(潮州经济开发区)建设和管理若干问题的决定》,铁铺镇人财物整体託管凤泉湖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管理。
截至2018年,湘桥区辖9个街道(凤新街道、湘桥街道、西湖街道、金山街道、太平街道、南春街道、西新街道、桥东街道、城西街道)、4个镇(意溪镇、磷溪镇、官塘镇、铁铺镇),区政府驻凤新街道。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湘桥区位于潮州市中心城区,中心位置约在东经116°38′,北纬23°40′,东与饶平县、汕头市澄海区交界,西与潮安区、枫溪区相连,南与潮安区、汕头市澄海区相接,北与潮安区、饶平县接壤,辖区面积为325.35平方公里。
湘桥区

地形地貌

湘桥区总体地貌是北部高,南部低,自北向南倾斜,由山地、丘陵、平原逐渐过渡。湘桥区地形可分为山地、丘陵和平原三种。山地面积约80平方公里,约占全区总面积的53.3%;丘陵面积约20平方公里,约占全区总面积的13.3%;平原面积50平方公里,约占全区总面积的33.4%。
湘桥区境内山脉多为北北西和北北东走向。以桥东和意溪为主要丘陵区,丘陵地貌较为破碎,分布也较分散。平原区主要是在韩江西岸的城区,以竹竿山顶点,向南作扇状扩散展开,南连线潮安县。
湘桥区境内主要山峰海拔都在千米以下。城区的笔架山(韩山)121米、葫芦山72.4米、竹竿山122米,意溪镇的草岚武山888.4米(饶平界山)、南山431米、客鸟尾山533米、黄厝山255米、大坪湖山337米(归湖界山)、金凤山114米、成林峰218米、凤新街道的光公帽山298米(归湖界山)、大旦山178米。

气候

湘桥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夏长冬短,日照充足。年平均雨量1668.3毫米,年平均气温21.7°,年平均日照1996.6小时,春、夏、秋三季盛行东南风,冬季为偏北风,极少霜期。

水文

韩江干流
湘桥区主干河道韩江自西北向东南斜穿境区。韩江上游分为梅江和汀江。潮州河段在湘子桥南分东、西、北三溪分流入海。分流的北溪,在澄海东里与南溪汇合后,经义丰溪入海,长30公里。东、西溪曲折南流,中部由蓬洞河相互沟通。东溪经莲阳河北港入海,长38公里;西溪下游再分梅溪、新津河、外砂河入海,长42公里。若以潮州市界为起止点计,干流韩江(入市境至北溪口)长31.4公里;西溪33.6公里;东溪13.1公里;北溪17.9公里;四流合计总长96公里。
桂坑水
桂坑水发源于饶平县坪溪尖石崬,流经饶平县坪溪镇,湘桥区意溪镇、桥东街道、潮安县磷溪镇,最后在磷溪镇的温湖汇入韩江支流北溪。流域总集雨面积117平方公里,河长31公里。桂坑水上游坡陡流急,下游河床窄浅水流滞慢,上游河床比降34.4‰,下游河床比降0.40‰,全河道平均坡降14.l‰。
文祠水
文祠水发源于潮安县凤凰镇和文祠镇交界的牛踏溪石坑水,流经文祠、意溪镇并归槽文祠截洪后,直接注入韩江。流域总集雨面积63平方公里,河长18.6公里,河流坡度为6.5‰。
三利溪
三利溪是北宋时开挖的人工渠,在市区境内的人工河长5.5公里,集雨面积18.87平方公里。原经南门涵、环城西路、新乡、云梯等地于枫溪长美流入西山溪。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湘桥区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飞天燕”高岭土(瓷土矿)、建筑用石矿、砖瓦粘土矿、河砂、花岗岩和黄蜡石等。其中瓷土矿埋藏量丰富,探明储量3200多万吨。建筑用石矿和河砂矿量也丰富,主要分布在意溪镇、凤新街道和韩江河道一带。

植物资源

湘桥区境内山区林地材用林树种有100多种。主要有:马尾松、杉木、三尖杉、南方红豆杉、黄杞、珍珠栗、锥栗、黧蒴栲、南岭栲、柯树、大果石柯、朴树、榔榆、白桂木、榕树、木莲、阴香、樟、黄樟、牛筋树、潺槁树、华楠、黄桢楠、猴高铁、蕈树、细柄蕈树、海南蕈树、大果马蹄香、杜仲、围涎树、皂荚、苦木、楝树、香椿、红椿、油桐、五月茶、秋风、黄桐、粗糠柴、乌桕、南酸枣、铁冬青、无患子、香皮树、笔罗子、拐枣、华杜英、破布叶、木棉、假苹婆、毛药红淡、木荷、胡桐、薄叶红厚壳、多花山竹子、岭南山竹子、柞木、长叶柞目、八角枫、长毛八角枫、铁榄、乌材、罗浮柿、黄牛奶树、老鼠矢、破布木、厚壳树、山牡荆等。
湘桥区境内野生药用植物有1000多种。主要有:垂穗石松、卷柏、海金沙、金毛狗、乌毛蕨(贯众)、三尖杉、蕺菜(鱼腥草)、山蒟、粗叶榕、火炭母、商陆、威灵仙、山木通、黄连、阔叶十大功劳、木防己、冷饭糰、异形南五味子、龙芽草、金樱子、望江南(草决明)、决明、金钱草、绿花崖豆藤、野葛、鸡骨香、秤星树、毛冬青、粤蛇葡萄、翻白叶树、毛花猕猴桃、黄毛猕猴桃、多花猕猴桃、了哥王、金锦香、刚毛刺五加、女贞子、三脉马钱、马蓝、匍匐九节、茜草、钩藤、山银花、艾、大泽兰、毛大丁草、羊耳菊、千里光、豨莶、苍耳、淡竹叶、金丝草、广东万年青、海芋、千年健、犁头尖、谷精草、萱草、麦冬、七叶一支花、土茯苓、黑紫藜芦、仙茅、射干、红豆蔻、艳山姜、石斛、石仙桃、绶草等。

动物资源

湘桥区境内有无脊椎动物:环节动物,主要有参环毛蚓(地龙)、宽体金线蚂蟥(水蛭)等;软体动物,主要有蚌、田螺、石螺、蚬、蜗牛、蛞蝓等;节肢动物,主要有蝉、大刀螂、竹筒蜂(乌蜂)、蜣螂(牛屎核)、蜚蠊、蟋蟀、蝼蛄、蜈蚣等。
湘桥区境内有脊椎动物:鱼类,据调查,湘桥区除四大家鱼外,野生杂鱼有几十种。主要有鲫、团头鲂、蝙、赤眼鳟、银鲷、泥鳅、鲶、鳗鲡(白鳝)、鲻鱼、黄鳝、叉尾斗鱼和圆尾斗鱼等;两栖类,主要有黑眶蟾蜍、花姬蛙(地牛)、虎皮蛙(水鸡)、沼蛙、棘胸蛙(石蛤)等;爬行类,主要有乌龟、大头平胸龟、鳖、壁虎(钱龙)、大壁虎(蛤蚧)、蟒蛇(琴蛇)、灰鼠蛇、金环蛇、银环蛇(雨伞柄)、眼镜蛇和眼镜王等;鸟类,主要有鹈鹕(布袋鹤)、鸬鹚、池鹭、白鹭、大雁、绿翅鸭、绿头鸭、红脚隼(舅龟鹰)、灰胸竹鸡、鹧鸪、雉鸡、白胸苦恶鸡(田鸡)、白骨顶(乌鸡)、针尾沙雉、山斑鸠(花甲)、珠颈斑鸠、褐翅鸦鹃(大毛鸡)、小鸦鹃(小毛鸡)、四声杜鹃、杜鹃、桑鹃(嫂侯)、鱼狗、白胸翡翠、斑啄木鸟、家燕、白头鸰、棕背伯劳、黑卷尾、普通八哥、红嘴兰鹃、秃鼻乌鸦、大嘴乌鸦、喜鹊、乌鸦、鹃鸲、画眉、褐胸嗓鹛、麻雀、红胁绣眼鸟(青啼鸟)等;哺乳类,主要有蝙蝠、狐、猪獾(粉猪)、水獭、果子狸、大灵猫、小灵猫、野猪、穿山甲、豪猪(河猪)和野兔(华南兔)等。

林业资源

截至2017年,湘桥区林地面积14741.9公顷,森林覆盖率50.29%,活立木蓄积量625031立方米。

人口

截至2017年末,湘桥区常住人口55.0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1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93.35%,公安户籍人口47.47万人。全年常住人口出生6565人(计生口径,下同),出生率13.83%0,死亡人口3137人,死亡率6.75%,自然增长率7.08%。

经济

综述

2017年,湘桥区实现生产总值225.5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6.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46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100.06亿元,增长5.2%;第三产业增加值121.03亿元,增长7.8%。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1.7%、36.2%、62.1%,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2.0:44.4:53.6.第三产业增加值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5.5%,批发零售业增长14.1%, 住宿餐饮业增长4.1%,金融业增长2.5%,房地产业增长10.2%,其他服务业增长7.7%。全区人均GDP为40987 元,跃上全市平均水平,增长6.3%,按平均汇率折算人均6070.5美元,约为全国的68.7%,全省的50.5%。
2017年,湘桥区三次产业在调整最佳化中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第一、三产业保持平稳增长,第二产业稳中有回,第三产业对经济成长的贡献凸显,贡献率比上年提高6.5%,拉动GDP增长4.1%。其中,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和营利性服务业贡献大,拉动GDP增长3.5%,建筑业、金融业和非营利性服务业有所回落,对CDP增长贡献减弱。
2017年,湘桥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1.3%,涨幅同比回落0.2%。八大类商品价格涨跌情况如下:食品菸酒类价格与去年同期持平,衣着类价格下跌0.5%,居住类价格上涨1.8%,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2.7%,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上涨1.0%,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上涨2.2%,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6.2%,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1.1%。另外,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上涨1.8%,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上涨1.7%。
2017年,湘桥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9亿元,下降10.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87亿元,增长0.9%。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0.95亿元,下降3.2%;公共安全支出0.16亿元,下降12.1%;教育支出5.07亿元,增长1.0%;科学技术支出0.10亿元,下降47.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30亿元,下降8.6%;医疗卫生支出3.01亿元,增长9.1%;节能环保支出0.04亿元,增长16.0%;城乡社区事务支出0.66亿元,增长45.6%。
2017年,湘桥区各项税收总额28.31亿元,比上年增长2.9%,其中国税税收收入11.90亿元,增长0.8%,地税税收收入16.41亿元,增长4.4%。全区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131.63亿元,比年初增长2.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93.39亿元,增长1.4%,贷款余额53.45亿元,增长11.3%。
2017年,湘桥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20.64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其中,项目投资75.43亿元,增长15.0%;房地产开发投资45.21亿元,增长7.4%。从产业投资情况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0.96亿元,下降40.9%,第二产业29.58亿元,增长29.0%,其中工业技改10.37亿元,增长47.1%;第三产业90.10亿元,增长8.4%。总投资中,基础设施投资28.66亿元,增长41.3%;民间投资90.76亿元,增长3.3%;全年新增固定资产70.79亿元,同比增长10.5%。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453.08万平方米,增长52.3%,商品房竣工面积109.58万平方米,增长384.2%,商品房销售面积90.60万平方米,增长35.9%,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70.07万平方米,下降14.7%。
2017年,湘桥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31元,增长5.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61元,增长5.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89元,增长7.9%。

第一产业

2017年,湘桥区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36亿元,比上年增长5.2%,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51亿元,增长5.2%。粮食总播种面积4.44万亩,其中水稻面积3.32万亩、番薯0.57万亩,粮食总产量2.04万吨,下降4.9%;蔬菜种植面积2.62万亩,总产量6.31万吨,增长2.4%;茶叶种植面积0.27万亩,总产量0.04万吨,增长257.3%;水果种植面积1.84万亩,总产量4.1万吨,增长4.1%;生猪饲养量6.38万头,增长16.5%,出栏3.46万头,比增8.9%,年末存栏2.92万头,增长27.2%。韩金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和绿辉生态农业2家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国家级示範社,全区专业合作社达到75家。

第二产业

2017年,湘桥区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3%。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50.54亿元,增长37.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2.57亿元,增长6.7%。在完成工业总产值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股份制企业和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分别增长1.5%、6.5%、25.1%、69.4%和11.8%,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下降8.4%;民营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86.91亿元,增长48.6%,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81.8%;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29.31亿元,增长10.9%,增幅比去年同期提升10%。
2017年,湘桥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73.18%,比上年提高25.99%;规模以上工业总资产贡献率14.43%,比上年回落1.24%;资产负债率45.34%,比上年下降0.7%,流动资产周转次数5.65次;成本费用利润率3.31%,比上年回落1.4%;全员劳动生产率22.76万元/人年,比上年提高17.2%;工业产品销售率99.5%,比上年提高0.2%。实现利润总额11.06亿元,下降0.7%,产品销售收入345.58亿元,比增38.4%。
2017年,湘桥区建筑业增加值19.05亿元,比上年增长7.8%。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29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7.75亿元,比上年增长1.7%;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18.20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8.0%;竣工产值23.5亿元,增长39.7%。

第三产业

2017年,湘桥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9.16亿元,比上年增长9.8%。限上批发零售业实现商品销售总额119.93亿元,增长7.3%,其中限上批发业商品销售额91.96亿元,增长6.3%,限上零售业商品销售额27.98亿元,增长10.6%。限上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6.17亿元,增长15.6%,其中,限上住宿业营业额1.49亿元,与上年持平,限上餐饮业营业额4.68亿元,增长21.7%。
湘桥区湘桥区
2017年,湘桥区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中,粮油、食品类下降27.88%,饮料类增长22.72%,菸酒类增长2.2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8.47%,日用品类下降2.4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8.09%,中西药品类增长16.09%,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5.31%,石油及製品类下降18.53%,化工材料及製品类增长9.77%,汽车类增长13.75%。
2017年,湘桥区外贸进出口总额55618万美元,同比下降6.3%,其中出口额53523万美元,下降6.4%,进口额2095万美元,下降4.8%。全年实际利用外资765万美元,全年新增外贸进出口权备案企业23家,年末“三资”企业数126家。
2017年,湘桥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5.86亿元,比上年增长5.5%。全年邮政业务总量7.01亿元,增长33.0%,通信业务总量16.20亿元,增长68.1%。
2017年,湘桥区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337万人次,比增19.71%,旅游总收入40亿元,比增17.64%,全区旅游市场秩序良好,无出现旅游安全事故和重大旅游质量投诉。截至2017年底,古城对外开放的“非遗”等文化展馆已达数十家,茶馆20多家,客栈29家。

社会事业

科学技述

截至2017年末,湘桥区专业技术人员15656人,增长1.4%,其中高级技术职称564人,中级技术职称3897人,初级技术职称1195人。全年规模上工业R&D经费支出合计197641万元,增长63.5%(初步)。全年立项科技项目13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项,省级2项,市级10项;专利申请872项,发明申请45项,PCT申请2项,专利申请授权量71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年末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共30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3家,高新技术企业18家。

教育事业

截至2017年末,湘桥区拥有各类学校(不含非学历培训)242所,其中幼稚园140所,国小76所,完全中学1所,普通高中2所,国中15所,职业技术学校1所,成人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5所,十二年一贯制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总数为59022人,其中普高5020人,职校187人,国中14658人,国小39094人,特殊教育学校63人,幼稚园在园幼儿21712人。全区共有教职工4178人(含民校),幼儿教师2135人,我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学历已整体达标,其中国中本科以上达标率80.19%、国小本科以上达标率45.33%,均已超过“创现”标準。

文化事业

截至2017年末,湘桥区拥有国家二级文化馆1个、国家三级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图书藏量17.66千册,其中少儿文献3千册,文化站特级站1个、一级站1个、二级站5个、三级站5个,农家书屋(社区书屋)172家。全区现有“非遗”保护项目15个,“非遗”传承基地3个,“非遗”传承人62名,民间文学“潮州讲古”、传统手工技艺“潮州玉雕”两个项目列入湘桥区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也列入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医疗卫生

截至2017年末,湘桥区共有各类卫生事业机构389个,其中综合医院1个,乡镇卫生院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个,各类门诊部、所174个,专科防治站1个,卫生防疫站197个,卫生机构拥有床位559张,拥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260人,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646人,注册护士315人。2017全区免疫规划疫苗各苗接种率均在95%以上,全年门诊量180.95万人次。

体育事业

2017年,湘桥区体育健儿参加了2017年市运会,31支代表队、415名运动员参加十八大项的角逐,少年组团体获得团体第二名成年组获团体第三名。城基中学学子夺世界教育机器人大赛(WER)2017赛季世界锦标赛国中组的亚军,实现历史性突破;在第17届广东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意溪中学分别获得VEX机器人工程挑战赛高中组冠军和机器人创意比赛国中组二等奖,并代表广东省参加国赛,这也是潮州第一支在该赛事沖入全国赛的队伍。

社会保障

截至2017年末,湘桥区有镇办敬老院3所,拥有养老床位数为2431个。在册低保对象共1792户,3737人,低保率占全区户籍人口的0.8%。特困供养对象386人。共有各类优抚对象2836人,其中参战人员1163人。
2017年,湘桥区精準扶贫建档立卡扶贫户1427户,2750人。其中,低保贫困户1054户,2264人,占全区农村低保户58.8%,占全区农村低保人数60.6%。列入扶贫户的五保贫困户318户,319人,占全区五保户82.6%、占全区五保人数82.6%,一般贫困户(即不享受低保、五保待遇)55户167人。
2017年,湘桥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91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731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人数25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3%、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3.26%以上。组织创业培训8个班次,培训人员235人,组织劳动力技能晋升培训803人。
截至2017年末,湘桥区参加城乡养老保险参保146492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74099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3668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72318人,参加失业保险54688人,参加工伤保险59182人,参加生育保险54465人。

环境保护

2017年,湘桥区造林面积0.06万公顷,年末全区森林面积1.05万公顷,生态公益林总面积0.31万公顷。全区现有镇级森林公园1个。

交通运输

2017年,湘桥区货物运输量1361万吨,增长8.0%;货物周转量22.30亿吨公里,增长8.1%;客运量265万人,增长6.1%;旅客周转量6.92亿人公里,增长8.4%。

历史文化

潮州工夫茶

潮州工夫茶,有广义与狭义两种说法。广义上说,工夫茶指以乌龙茶类为沖泡茶种;狭义上说,指讲究水、火、茶叶、茶具、沖法和品尝的茶艺。从“茶道”上考究,潮州有一套独特的小巧工夫茶具,讲究“高沖低洒”、“刮沫淋盖”、“关公巡城”、“韩信点兵”等一套沖泡手艺和谦恭礼让的茶礼。但这还是小工夫,大工夫则指那些除此以外的更加讲究的包含有哲理、宗教、思想修养和文学艺术等丰富内涵的茶道。因此,潮州工夫茶不论从源流,还是对茶道的研究上,都是具有独特的风味和格调,堪称“中国茶道”的集中体现者。
潮州工夫茶潮州工夫茶

潮州花灯

元宵张灯风俗起源很上。潮州素有元宵闹花灯的民俗,纱灯(花灯)是节目里耀眼的明珠。纱灯分“企灯”和“活灯”企灯把人物、亭台数阁固定在灯屏上,活灯则安装上不同的机关,使人物的头与手能转动,以至全萤幕走动。纱灯的特色是:工艺细緻,造型美观,比例準确,举手投足,极富舞蹈动感;物饰华丽,一折一皱,皆自然洒脱,栩栩如生。

潮州菜

在许多研究中国饮食文化的学者眼里,潮州菜在饮食王国之中,只是蕞尔小邦,一般只把它归入粤菜系统。但通行粤菜不能包括潮州菜的特点。地道的潮州菜,在客人入座后,宴席中间和结束之前,要上四五道茶。这是潮州菜的一大特色,粤菜所无。把潮州菜与粤菜放到一起比较,它的特色还是十分明显的。
其一,粤菜用料甚广,河海鱼鲜,禽畜野味,几乎无所不用;潮州菜用料虽然参差似之,但偏重鱼鲜,配以禽畜,野味常用者,蛙鳖而已。
其二,粤菜风味偏重清、鲜、滑、爽,潮菜也参差似之,而相比之下,潮菜风味,更加清淡鲜美。
潮州菜潮州菜
其三,潮州菜注重佐食调料,调料的品种和使用的讲究,远远超过粤菜。
其四,潮菜筵席必用小吃配搭,这又与粤菜有别。

潮州方言

潮州方言,即潮州话,属汉语方言八大语系之一的闽南语系。它的辞彙丰富,幽默生动,富有极强的表现力,并保存着很多古汉语的成份,因而为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所重视。潮州方言有自己的字典《潮州字典》,以及《潮语十五音》等研究地方语言的专着潮州话。潮州人的方言,古朴典雅,辞彙丰富,语法特殊,保留古音古词古义多,语言生动又富幽默感。对潮州人来说,潮州话是维繫感情的纽带,有巨大凝聚力。尤其在异域他乡。乡音相同,胜似“自己人”。

潮剧

潮剧的声腔在明代称潮腔,也称朝调;潮调也是剧种的名称。清朝福建漳浦人蔡 在《官音汇释解义》“戏耍音乐”条中载:“做正音,唱官腔;做白字,唱泉腔;做大班,唱崑腔;做潮调,唱潮腔”,说明名明代的潮腔,是与官腔、崑腔、泉腔并列的地方腔。
潮剧从诞生历经明、清、民国和“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前夕各个不同时期的演变,以及解放后改革发展和各种运动的冲击,在曲折的道路上生存发展,既有繁荣的黄金时期,也有困难的年代。由于潮剧深深地植根于潮州这片文化沃土,因而得以顽强地生存,并成为有一定影响的地方戏曲剧种,后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保护。潮剧的历史,是伴随着农村文化生活贫乏和民俗活动需求而发展的,因而在长期的活动中形成二大功能,一是观赏性(娱乐性),是满足民众文化生活需求的重要形式,其内容对社会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一是仪式性,是民俗活动中一项重要仪式,如游神赛会戏、喜庆祝福戏等,并产生了“五福连”、“六国封相”等一类剧目。

风景名胜

综述

湘桥区主要旅游景点有金山、葫芦山、笔架山、别峰山、西湖、北阁佛灯景区、祭鳄台景区、太平街义兴甲巷、石庵、淡浮院、紫莲森林度假村、千果山旅游区、凤凰洲公园、人民广场、滨江长廊、古大土庵、别峰古寺、松林古寺、泰佛殿、涵碧楼、葫芦山摩崖石刻、广济门城楼、凤凰塔、已略黄公祠、开元镇国禅寺、许驸马府、广济桥、红山森林公园、饶宗颐学术馆、北阁佛灯等。

主要景点

凤凰洲公园
凤凰洲公园位于韩江大桥下沙洲头,兴建于1999年。公园景观是潮州八大胜景之一“凤凰时雨”所在地。相传古时凤凰山上的凤凰,慕潮州府城“三山一水”景色,常到这江心绿色的沙洲栖息、游玩。明代隆庆二年(1568年)潮州知府侯必登曾多次游览沙洲,赞其景色清静幽雅,认为这里是传说中凤凰栖息之所,绝非老鸦投林之处,遂把原名的“老鸦洲”改称为“凤凰洲”,井筑建一座十余高的石台,命名为“凤凰台”。
凤凰洲公园凤凰洲公园
涵碧楼
涵碧楼位于潮州西湖公园湖畔上,在近代历史上的国民革命军两次东征中,周恩来、周逸群等曾驻扎于此。民国十四年(1925年)10月第一次东征时,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东征军总指挥蒋介石曾住在潮州,那时他以“左”派面目出现,时常早起来此,手捧中正剑,高声朗读孙中山总理遗嘱。民国十六年(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军转战人粤,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郭沫若等领导人,9月23日进人潮州,至30日撤退,前后共七日,史称“潮州七日红”。楼前被称为英雄树的木棉据说已有400多年的树龄。
涵碧楼涵碧楼
北阁佛灯
北阁景区与北阁佛灯北阁是金山东面的一组楼阁的总称。这里地理位置独特,古城墙在此揽绕金山,亭台楼阁高低错落,曲径幽深。凳临北阁,北堤上“鳄渡秋风”,隔江相望的“韩词橡木”,韩江下游的“湘桥春涨”,“凤凰时雨”诸多胜景历历在目,北阁景区,闢建于宋,形成于明,历代均有兴废。
湘桥区

特产美食

湘桥区土特产有潮州工夫茶、潮州菜、潮州小食和橄榄、金佛手、黄皮、杂交猪、茶叶等。潮式点心,俗称潮州小食,主、杂、荤、素具备,蒸、煎、烤、炸齐全;用料讲究,製作精细,乡土风味浓厚;色、香、味、形俱佳,尤以甜食、海产品着称,是中国点心八大派系之一。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