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隶属沿革

隶属沿革

隶属沿革是从古到今的变化。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隶属沿革
  • 外文名:Membership evolution

建县前境域归属

夏时,地属嵎夷,亦称东夷。商时,属青州。周时,属莱国。春秋时期,先后为齐国莱地、牟子国地。秦时,属齐郡腄县(治所在今烟台市福山区古现村)。
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置育犁县(治所在今育黎镇城阴村南),此为境内第一次置县,属青州东莱郡。东汉建武五年(公元29年),育犁县併入东牟县。三国时,属魏国青州长广郡东牟县。晋时,属青州东莱郡牟平县。
北魏时,属光州东牟郡观阳县(治所一说为今牟平观水,一说在今海阳发城)。北齐天统四年(568年),由牟平县、观阳县析置文登县,境域改属光州长广郡文登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改属青州东莱郡观阳县。

渔民劳作
渔民劳作渔民劳作
唐武德四年(621年),属河南道登州东牟郡观阳县。贞观元年(627年),改属莱州文登县。麟德二年(665年),属登州牟平县。五代因之。宋时,属京东东路登州牟平县。金时,属山东东路宁海州牟平县。元初,属益都路宁海州牟平县。明洪武元年(1368年),牟平县省入宁海州,属山东省登州府宁海州。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置海阳县,境内原属宁海州的乳山乡全部(辖于疃社、石山社、野子社、玉泉社、宽洪社、龙山社、登宁社、邵村社、桃花社)和城阴乡的鲁济、兴善两社划归海阳县,其余仍归宁海州。
民国三年(1914年),宁海州改称牟平县,境内分属山东省胶东道(民国十七年改称东海道)牟平、海阳两县。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分属山东省第七行政区牟平县、海阳县。

建县后政区隶属

1941年2月,中共胶东区委决定划牟平县南部和海阳县东部建一个新的县级行政区。2月20日,中共东海地委派林孟舒、刘善洲到下万口村主持召开建立新政区筹备会议,会上决定:新政区範围为牟平县八、九、十区全部和六区的崖子、崮头、嵩村、二海4个乡,七区的午极、自由2个乡共452个自然村;海阳县三区全部和二区的岠嵎、界河2乡共255个自然村,合计707个自然村。以牟平、海阳县名首字取名牟海县。3月7日,牟海县的革命组织代表、民众团体代表和爱国人士代表共121人,在徐家村村召开首届牟海县临时参议会,宣告牟海行政公署正式成立,隶属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简称山东战工会)胶东区行政联合办事处东海专员公署。1942年9月,牟海县全境解放,改属胶东行政区东海专区。
1945年1月26日,牟海县更名乳山县(以境内南部的大乳山命名),隶属不变,并确定夏村为县城。1950年5月,胶东行政区撤销,东海专区改为文登专区,乳山县属之。1956年3月,文登专区撤销,乳山改属莱阳专区。1958年10月,撤销乳山县,原所辖育黎、崖子、午极、冯家、诸往、石头圈、下初、上册8个公社划归烟台市(1959年1 1月划归牟平县),夏村、乳山寨、白沙滩、唐家、海阳所5个公社划归海阳县,南黄、洋村公社划归文登县。
1961年10月5日,根据国务院〔1961〕议字34号文《关于恢复山东省禹城等22个县和设兖州、崂山两县的决定》,恢复乳山县,隶属烟台专区。翌年1月1日,县人民委员会正式挂牌办公。1983年8月,烟台专区改为省辖烟台市,乳山县隶属烟台市。1987年6月,威海市升为地级市,乳山县改属威海市。

相聚乳山
相聚乳山相聚乳山
1993年7月17日,国家民政部以民批〔1993〕153号档案批覆,同意撤销乳山县,设立乳山市(县级),以原乳山县的行政区划为乳山市的行政区划。8月8日,市政府正式挂牌办公。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