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村(浙江省宁海县梅林镇花园村)
花园村隶属于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梅林镇,位于宁海县北部,距县城9公里。隶属梅林镇,与镇人民政府所在地梅林村相毗邻。省道甬临线与象西线交汇于村西,全村人口998人。村民有李、陈、王、张等36姓,李姓占全村人口的60%。唐末黄巢起义时,唐太宗十三世孙李泳为避战乱,携眷挈家南迁至此,繁衍生息,遂成村庄。因先祖李渊生于陇西太原郡花园,故以花园为村名,以示纪念。自唐至宋,花园曾人才辈出,先后出任资政殿学士、国子监祭酒、光禄大夫、宣教使、知府、知县等职的有10余人。1992年,全村308户,耕地889亩。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花园村
- 行政区类别:村
- 所属地区: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梅林镇
- 人口:998人
海角小粮仓
花园村地处宁北平原,土地广阔,农业生产条件优越,素有"海角小粮仓"之誉。村民向来从事单一农业,牛耕手种,以田为本。旧时由于1300多亩耕地大多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粮食亩产仅400斤左右。1949年后,经过土地改革,农民的创业精神得到充分发挥。60~70年代开展农田基本建设,改土400多亩,并改善水利设施,使750亩耕地旱涝保收。1978年粮食亩产超千斤。从70年代开始,每年完成国家粮食徵购任务110吨左右,占梅林镇34个村的1 10。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梅林镇花园村
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花园村从单一的农业经济转向亦工亦农,村集体积累迅速增长,每年提取的资金由1978年的2万元增到1992年的10万元。富裕后的花园村不忘农业这个根本,十余年来,共投入30多万元资金用以改造农业,巩固"海角小粮仓",把500余亩浅层夹石田、靠天田改造成良田;挖通400多米长的排灌渠道,改建两座翻水站,彻底解决了农田灌溉困难;购置收割脱粒机、电动打稻机、除虫机等一批新型农机具,由集体投资、统一使用;更新两台大型变压器和所有的输电线路。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成立村级农机服务队,专管农机具修理;村里统一供应粮种、农药,统一防治病虫害时间。随着农田基本设施的改善和科学管理的加强,1992年全村粮食平均亩产660公斤,总产达586吨。花园有山林1580亩,一直由集体管辖,封山育林,满山郁郁葱葱;村办的50亩茶园和40亩桔园已经获益,年收入在2万元以上;户种的2000多株杨梅也即将投产。
橡胶工业兴
花园村在1965年开始探索办厂。先办陶器厂,后又办五金综合加工厂,摸索了十几年,产值一直徘徊在2~3万元。1975年,村办五金综合加工厂吸收了几家生产队办小工厂,筹集资金,聘用一位从上海回乡的技术人员,改称宁海县橡胶四厂,生产橡胶密封圈,当年产值12万元,税利2万元。1982年与上海国泰橡胶五金商店联营,产品供不应求。1985年投资150万元,更新橡胶四厂的设备,新增炼胶机3台,自动化平板机18台。并新办建新橡胶厂,购置全套生产橡塑製品的设备,专门为杭州洗衣机总厂生产配套的橡胶塑胶件。当年,建新厂试製成功高难度的旋转轴承唇密封圈产品,生产能力猛增到700吨,年产值跃上25万元。1991年,两厂的产值均超过500万元。1992年,两厂总产值达到1535万元,共有职工530人。
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花园两个厂O型、V型和Y型密封圈一直以优质的声誉在同行中立足。1991年,建新橡胶厂的旋转轴唇型密封圈获宁波市优质产品称号;洗衣机橡塑配件的各类指标都达到国际标準,1990年在余姚的公开测试评比中夺冠。1991年8月,橡胶四厂又试製成功抗菌素橡胶瓶塞,经国家技术部门鉴定合格后,直接提供给华北製药厂配套,年销售量在200吨以上。华北製药厂对产品质量十分满意,主动向全国各大药厂推销了200多万元的业务,使四厂当年就赚回了全部试製投资。1992年,两个橡胶厂共上缴国家税金337万元,创利170万元。目前,全村还有联户和家庭办厂7家。村里打算再投资100万元兴办包装厂和加油站,建立以橡胶工业为龙头的卫星企业。
村容似花园
随着经济的发展,花园人的生活水準跃上一个新台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每个整劳力一个劳动日的收入不到1元钱。1992年,全村人均收入达1992元。1978~1992年,村中已有196户建新房,占全村总户数的85%;村集体给建房户的补助款超过26万元。1989年,村里投资4万元进行道路修整和改建,拓宽路面500米,疏通水渠1500米,新建标準公共厕所2个。1990年投资23万元兴建自来水厂,家家户户用上自来水。电视机已在村民中普及,彩电占半数以上。全村有程控电话40门,国内直拨电话10家,传真机2台,轿车2辆,货车8辆(其中个体4辆)。农户烧饭由木柴改为液化气,农家衣食由温饱型转变到讲究漂亮和营养。
随着经济发展,花园更重视抓教育工作。从1992年开始,对于考上大学、中专和县级高中的子弟,分别给予1000元、500元、200元的奖学金。幼儿、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和巩固率达到100%。自1978年以来,已有10多人考入大学和中专。村里成立了教育领导小组,专抓成人教育。1992年被宁波市评为扫盲工作先进单位。
1986年,村投资65000元,建立了一所花园式的娱乐中心,设定凉亭、花坛,开闢电视室、图书室、青年活动室、老年活动室和灯光球场等活动场所,并配两名老人专职管理。1992年开始,全村实行养老金制度,凡60周岁以上的老人,每月可领养老金30元,对有特殊困难的户给予临时补助,1992年给5家困难户发放补助金5000元。全村70%以上的户分别被评为文明户、五好家庭或遵纪守法户。从1986年起,村集体连续7年被评为市级文明村,1991、1992年被评为县级红旗村。现在,村容整洁、道路宽畅、环境优美,村民勤奋、富裕、文明,花园村成了名符其实的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