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苦竹
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道桥教研室副教授、博士,本科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水利系技术经济(工程管理)专业。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水力发电系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繫结构工程专业博士学位。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朱苦竹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
- 出生日期:1976年8 月
- 职业:副教授
- 毕业院校: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 政治面貌:民众
- 学历:硕士
人物经历
教育背景
本科阶段,1996,9-2000,6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水利系,技术经济(工程管理)专业;
硕士阶段,2000,9-2003,6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水力发电系,水利水电工程专业;
博士阶段,2003,9-2007,7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结构工程专业。
工作履历
2007,8-2009,12 桂林工学院,土木工程系,道桥教研室,讲师;
2010-至今 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道桥教研室,副教授。
研究方向
主要为研究领域:公路与水路运输、水利水电工程、电力工业,获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计画资助科研基金。
主要贡献
科研项目
序号 | 项目、课题名称及编号 | 项目来源或类型 | 项目起讫时间 | 项目负责人 | 科研经费 (万元) |
1 | 基于渐进性破坏的滑坡与隧道相互作用机理研究(4110220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2012-2014 | 朱苦竹 | 25 |
2 | 山区公路隧道洞口病害调查与稳定性分析(2010GXNSFB013012) |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2010-2013 | 朱苦竹 | 4 |
3 | 软弱破碎隧道围岩渐进性破坏分析与鬆动荷载预测研究(4067218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2006-2007 | 朱合华 | 38 |
4 | 连拱隧道建设的关键技术研究 | 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 | 2003-2004 | 朱合华 | 200 |
5 | 公路隧道健康诊断套用技术研究 | 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 | 2003-2004 | 朱合华 | 180 |
6 | 广州龙头山八车道公路隧道关键技术研究 | 广东省交通厅科技项目 | 2006-2007 | 朱合华 | 360 |
7 | 大直径近间距双线越江盾构隧道施工相互影响规律和控制技术研究 | 上海市科技项目 | 2003 | 朱合华 | 200 |
8 | 上海市明珠线二期上体馆车站穿越段施工三维数值模拟 | 上海市申通捷运公司 | 2004 | 蔡永昌 | 40 |
9 | 福堂水电站调压井围岩稳定与结构三维有限元分析计算 | 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 | 2001-2002 | 李青麒 | 30 |
10 | 元磨高速公路隧道动态反馈设计与信息化施工研究 | 云南省交通厅科技项目 | 2004 | 朱合华 | 180 |
11 | 云南省元磨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监控量测 | 横向 | 2003-2004 | 朱合华 | 800 |
12 | 滑坡与隧道相互作用机理研究 | 广西建筑工程检测与试验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 2008-2010 | 朱苦竹 | 1 |
13 | 隧道洞口段边坡与隧道相互作用分析 | 广西岩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 2012-2013 | 朱苦竹 | 4 |
科研论文
序号 | 论文名称 | 本人排名 | 期刊名称 | 发表日期 |
1 | 某水电站引水隧道系统的三维粘弹塑性有限元分析 | 1 |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 2005 |
2 | 滑坡与隧道相互作用机理实例分析 | 1 |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 2006 |
3 | 不良围岩条件下水电站调压井衬砌结构选型研究 | 1 | 水力发电学报 | 2007 |
4 | 不良地质条件下调压井施工期稳定性分析 | 1 |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 2009 |
5 | 公路隧道衬砌裂缝成因分析及其治理 | 1 | 桂林工学院学报 | 2009 |
6 | 滑坡与隧道相互作用实例监测分析 | 1 | 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 | 2010 |
7 | 偏压连拱隧道施工的动态模拟及最最佳化分析 | 2 | 岩土力学 | 2009 |
8 | 基于模糊神经网路的水工隧洞病害诊断研究 | 2 |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 2009 |